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2/2)

这一下,又更加调起了众人的胃口,个个全神贯注,眼睛都不眨一下。

300步难道还不是极限?

6名体型彪硕的军士一声大喝。

同时奋尽全力拉动绳索。

只听“嘎吱”

一声,斜指向天地长长弹射杆尾部迅速下沉,放置在弹射杆勺状顶部的石块如同炮弹一般疾速飞出。

带着凌厉风声的石块,只在眨眼间就飞到了顶点,而后成抛物线状迅速下落。

“轰”

地一声,一枚木制标牌无巧不巧地恰好被石块击中,立时被砸成稀巴烂。

落地后石块余劲不减地继续向前滚行了十多余步后才停了下来。

“超过350步了?!!”

魏延望着石块落下的地点,不敢置信地惊叹道。

在场的众人无不瞠目结舌。

“还能射得更远么?”

大哥也是身经百战之人。

自然知道这样地射程意味着什么。

“启禀主公,若将石块减少到20斤,应该可以达到400步!”

一名负责指挥投石机的都尉立即禀报道。

400步?

已经超出曹军霹雳车的最大射程100步了!

虽然只是区区的一百步,但对于投石机而言,已经可以形成绝对性地优势。

这种投石机,完全可以将曹军霹雳车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同样也能压制住绝大部分的弩弓。

或许,也只能用恐怕两字来形容这种新型投石机了。

虽说战争胜利与否的决定因素是人。

而非一两种新式的武器(或者说器械)。

但毫无疑问,这种新型投石机的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军的战力。

而这一切。

都得归功于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传说中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的真正发明者,一位貌丑却绝智地女子。

据说,仅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黄月英在家中听诸葛亮提及到曹军霹雳车的厉害与难以仿制。

一时好奇,黄月英就请自己夫君将一架已被拆开的霹雳车移至家中。

仅仅用了一月时间,聪颖无比的黄月英就破解了霹雳车的所有奥秘,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对霹雳车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眼前的这台射程超远地投石机,正是第一架成功地样品。

………………………………………… 建安八年十月初五晨,二嫂为二哥添了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