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1/3)

第一百二十九章 闻听黄忠领长沙兵夜袭大营之后、竟又旁若无人地撤离,蔡熏恼怒不已,也不顾兄弟的颜面,毫不客气地将蔡和叱责了一番。

黄忠袭营之战中蔡和有临阵避战的举动,对自家兄长的叱骂,他也不敢反口,只能自认倒霉。

骂完蔡和后,蔡熏一面下令调集兵马加强对沿江的防守,另一面急遣使者返回襄阳,通报刘磐勾结锦帆水军、意欲救援刘琦之事,并请蔡瑁继续加调兵马前来增援。

与此同时,蔡熏还传令马超以铁骑加强对江陵城至江畔之间的巡逻。



马超军营,中军大帐 “……蔡熏这狗头,居然敢以这种口气对我马超吆三喝四,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马超随手将一纸绢书丢入火盆中,声音中透露出一股森然的寒意。

“这蔡家兄弟确实无用之极,近5万步卒,加上这么多攻城器械,十多天下来居然连个江陵都攻不下来!”

马岱不屑地接口说道。

马岱与马超有5分相像,俊秀的面庞上带着几分西凉人特有的彪悍气息,“如今被袭了营,竟然还有脸面对我等命令来命令去。

惹火了我等,索性宰了这些废材,夺了他的大军!”

马岱的话泄愤的意味较浓,连他自己都没怎么当真,但马超听了后却是眼睛一亮。

蔡熏、蔡和等人无论是治军用兵之能,还是本身的武艺,根本入不了马超的眼,但蔡氏兄弟手下的数万大军却是令人心动不已。

“军主,眼前当务之急,还是先协助蔡氏诛除蒯良、蒯越兄弟。



法正察言观色,已明了马超心中所想。

出声劝荐道,“蒯氏于荆州深浮威望,若让他兄弟二人逃出江陵、渡江南下,他日振臂一呼,响应者必众。

军主若欲夺荆州,不除蒯氏,事恐难成。

若蒯氏如一犬,蔡氏便是一兔。

犬尚有獠牙,兔有何?”

“……”

马超也非愚笨人,听了法正这一番话后,拧眉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这话倒也有理。

也罢,就先忍一时之气,帮这些废材剿灭了蒯良、蒯越。

然后再跟他们算帐!”

“如今刘备和荆南的援军已到,蒯良、蒯越究竟会据江陵待援反击,还是会突围南渡?”

猛将庞德带着几分疑惑询问道。

在马家军中,庞德是除却几个马家子弟外,马超最为信任之人。

论及武艺。

庞德仅在马超之下,而更为难得的是,他用兵行事颇为谨慎。

“……”

显然马超、马岱等人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时间竟都楞住了。

小半晌后。

马超将目光转向法正。

“蒯氏兄弟据守江陵十数日里,守军伤亡颇重,若不是蔡熏恨不下来——不惜一切代价攻城,恐怕江陵早几日已被攻破,继续据守江陵极不实际。

况且江陵周遭地形利于骑战,若在野战中遭遇军主的铁骑,任凭荆南有多少兵马,也难逃败亡命运!”

明白马超目光中地意思。

法正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分析解说的重任。

马超微微颔首,对麾下的铁骑,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蒯良、蒯越皆是通晓兵法之人,定也明了眼前形势。

故而,以正之见,他们突围南渡的可能较大,而且恐怕就在这几日!”

法正相当肯定地说道。

马超站起身来,鹰眼微眯。

在帐中来回走动了起来。

法正止住了自己的话语。

和马岱等人静静地观望着马超。

“马岱、庞德,你二人各领2000铁骑。

以3时辰为一班,轮流巡逻于江陵东南一翼,一旦有异状,便以羌笛示警,我会即刻率领大队铁骑前往支援!”

片刻后,马超止步,沉声命令道,“巡逻时给我小心些,尽量避开刘备水军的注意。

到底该怎么做,也不需我教你们了!”

“得令!”

马岱、庞德二人一齐出列领命道。

……………………………………………………… 出乎蔡熏等人的意料,加强了对沿江地防范后,锦帆水军与刘磐的兵马反而没什么动作了,似乎并不着急解江陵之困。

但尽管如此,江陵守军的士气却很明显地提升了————毕竟援军就近在眼前!

蔡熏一日里组织了两次攻城,都被守军轻易地击退。

更要命的是,蔡军将士的军心已有所动摇。

很多蔡军的将士从一开始就不明了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刘琦是前任州牧的大公子;蒯良、蒯越荆州的别驾和长史,名望卓著;江陵城中地“敌军”

根本就是昔日的同袍……尽管蔡熏、蔡和等人宣称刘琦、蒯良等人谋篡造反,但很多人仍然搞不懂身为嫡长子的刘琦为何要谋篡?

而随后,形形色色的流言从四面八方传来————有道蔡瑁为篡权意欲加害刘琦,刘琦不得已才逃到江陵,甚至还有流言道刘表就是被蔡瑁勾结国贼曹操刺杀身亡,蔡瑁日后将会把荆州献给“杀人魔王”

曹操……种种不一而足的流言,搞得人心大乱。

蔡熏、蔡和虽然有所察觉,但处理地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以杀止诽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军心的动摇,自然就反映在士卒的战力上。

近几日,不少人在攻城时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

对现状深感无奈地蔡熏,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蔡瑁的后继援军之上。

所谓攻城,已成为例行的公务了!



建安八年,正月初七 虽是新年初至,但江陵城中却没有半点喜庆的气氛。

战争阴云笼罩下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惟恐城破时会遭遇屠戮的命运。

夜幕还未降临,行人百姓早早地躲回家中,街道上冷冷清清,只余军卒们步履匆忙地走来走去。

郡守府中 刘琦、蒯越、诸葛亮等人都在侍从的协助下,将一件软甲穿在了贴身处。

预定的突围日期就在今晚。

由于围城敌军甚众,刀剑无眼,穿层护甲毕竟安全一些。

“仲邈,你身肩诱敌重任,务必小心谨慎!”

蒯越外套一件普通布袍,浑然不似堂堂长史。

“蒯督放心,末将定不会有负使命!”

霍峻面色坚毅,毫无胆怯之意。

“周校尉。

你武艺高超,霍某望尘莫及,还请你悉心护卫我家主公和蒯督突围!”

霍峻躬身向肃立诸葛亮身旁地周仓行了一礼,诚恳地说道。

先前从襄阳突围时,周仓阵斩蔡瑁族弟蔡庆之事令霍峻钦佩不已。

蔡庆素负勇名,霍峻自认与其武艺在伯仲之间,但周仓却在乱军之中将其斩杀。

尽管这其中占了些偷袭地便宜,但周仓的武勇却是丝毫不用怀疑的。

“恩!”

周仓话虽不多。

但却让人感到很可信。

蒯越从袖中拿出一封绢书,交给身边亲随,吩咐道:“将此信札放置在主公书房桌案深处,切记不可令人轻易寻见,但亦不要过于隐秘!”

亲随领命离去后。

刘琦不解地询问道:“异度公,将那信札放置我 书房中是何意?”

“主公,那封信札是为挑惹蔡氏与马超内斗所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