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1/3)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口孺子,你笑什么?”

黄祖手摁剑柄,厉声朝诸葛亮喝问道。

“亮一介文弱,黄将军何需惊悸如斯……”

诸葛亮面无惧色,微笑回道。

“笑话!”

黄祖额头青筋爆出,目射寒光,“锵”

地一声抽出佩剑直指诸葛亮,厉声怒骂道,“黄某岂会惧你这黄口孺子!”

“既如此……”

诸葛亮指了指黄祖掌中佩剑,淡然问道,“黄将军何需以剑相对乎?”

“哼~~!”

黄祖一时语塞,沉吟了片刻,强自回道,“刘备贼子刺杀我主,与我荆州便是死仇。

你身为刘备之臣,便是我敌。

与敌人何需客气?”

“呵呵……”

诸葛亮再次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说道,“人皆言黄伏波乃荆襄英豪,文武兼备,威震海内,亮闻名敬慕已久……”

世人皆喜听奉承之言,黄祖亦不例外。

听得诸葛亮此言,黄祖也不由得面色稍缓。

一旁的蒯良、蒯越却是眼中现出兴味之色,静静地看着诸葛亮。

“……然今日一见,亮却大失所望!”

诸葛亮话风突然一转,“纵再如何威名远震,若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亦难称真英雄。

在亮眼中,黄伏波尚难称真英雄!”

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弱冠青年小觑如此,实在令人颜面难存。

黄祖脸色森寒,剑锋直指诸葛亮,急怒喝道:“孺子安敢欺我!

黄某如何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你与我一一道来,若你信口雌黄,黄某必取你首级!”

“好!

黄将军请听亮一言……”

诸葛亮面色平和。

从容说道,“黄将军道我主是刺杀刘荆州主使之人,可有凭证?”

“哼!

早知你有此一说……”

蔡熏冷哼一声,接口说道,“有刺客所遗绢书一封,那绢书正是汝主刘备之军师徐庶给予刺客的行刺计划。

如今绢书尚在,任你巧舌如璜,也无从抵赖!”

“蔡将军可曾听闻过贾诩此人?”

诸葛亮微微一笑。

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听过又如何?”

蔡熏一楞,点头说道。

当年刘表与张绣曾有同盟之约,而那时贾诩就在张绣军中,故而蔡氏兄弟曾与贾诩打过交道。

“贾诩此人狡诈如狐,以擅奇计而闻于天下,连曹操亦曾数败于贾诩计谋之下,以至子侄、爱将典韦皆丧于宛城……”

诸葛亮缓缓叙述着贾诩的事迹。

“贾诩多谋之事人尽皆知,何需你多言?”

黄祖恼怒地责问道。

“……你究竟想说什么?”

“呵呵……”

诸葛亮笑笑说道。

“如黄将军所言‘贾诩多谋之事人尽皆知’,但黄将军可曾听闻过贾诩年前曾惨败于寿春之事?”

“……”

黄祖、蔡熏不明所以地点点头。

张辽、贾诩偷袭寿春不成、反遭完败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诸位可知设计挫败贾诩者是何人?

正是我主之军师将军徐庶徐元直。



诸葛亮点到了正题,“元直以寡敌众、以弱击强,而能大败贾诩,使数万曹军葬身寿春城下。

曹操麾下大将张辽更是战死当场。

经此一战,足可见元直之才实不下于那以智计闻名天下的贾诩。

试想,以徐元直如此多谋善略之人,如若当真设计刺杀刘荆州。

岂会给刺客留下什么‘计划绢书’这样的物事?

口授计划,岂不比这绢书安全许多?

况且刺客行刺得手之后,为何不将这等物证湮灭,反而故意留在军兵擒拿时才吞咽下肚?

即便要在匆忙中掩藏绢书,丢于火中焚毁岂不更加妥当?”

诸葛亮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分析,立即将厅中众人说得楞住了。

自寻得这绢书后,荆州群臣几乎未曾怀疑过它的真伪,毕竟刺客隐藏得还是很巧妙的。

其时。

若不是蒯良寻得了一些蛛丝马迹,根本就不可能捕获到那些刺客同党。

“这……”

黄祖、蔡熏等人面色阴晴不定,张口欲言,却说不出什么来。

“故而……”

诸葛亮从容自信地说道,“这所谓的计划绢书,根本就是刺客故意栽赃陷害之举。

其目的,正在于引起荆州与我主之争。

常言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若我两家两败俱伤。

那幕后主使之人正可渔翁得利!”

“难道是曹……”

从事中郎韩嵩略一思索,愕然说道。

诸葛亮分析的如此明了。

只要稍一思索,便很容易想到曹操头上去。

毕竟,最忌讳二刘同盟之人,就是曹操。

“那刺客所用毒针上所施剧毒,正是由山越族独家调配而成,而如今山越已归刘备治下……”

蔡瑁阴恻恻地说道,“此事你又如何解释?”

“蔡督所说针毒之事,亮已有所耳闻……”

诸葛亮客气地回道,“山越归附我主麾下不假。

蔡督可能亦知我军中有一旅之师皆是由山越族人组建而成,名曰无当飞军!

飞军士兵所用弓弩之上,皆涂抹剧毒,或与刺杀刘荆州之毒属于一类!”

蔡瑁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

“先前张平南率军会同荆州大军讨伐孙氏之时,飞军亦曾出战,并屡与孙氏兵马交战,并有三一之数的飞军士卒阵亡失踪。

其间,恐不免有随身携带、用以涂抹箭矢的毒药,为外人所获。



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