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1/2)

第八十八章 锦帆水军自组建以来,便一直与江东水军纠缠不已,其间,虽屡获胜利,但却始终被强大的江东水军压制着。

以甘宁纵横大江十多年罕逢敌手的强悍水战本领,也不敢正面缨江东水军主力舰队的锋芒,只能以游击骚扰战术与其周旋。

但这次,甘宁以弱击强,充分利用三大因素,仅以一战便将过往的恩怨彻底了结: 晴朗干燥的天气,强劲的西北风,为甘宁的火攻提供必备的“天时”

因素。

交战的战场,也是甘宁精心挑选出来的。

这段水域本就是长江较为狭窄的地段,而且江水也相对较浅。

更为关键的是,这段江域没有其他的河口,杜绝了江东水军的撤退可能————这便是“地利”

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和”



此战事先的筹谋计划,完全针对蒋钦及其麾下水军的情况而设计,环环相扣,大胆而又细致,几乎已将战事进展的每一种可能预计到。

计划出台后,甘宁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更亲自担任“纵火”

的危险任务。

天时、地利、人和俱失的情况下,任蒋钦如何能耐通天,也无法扭转自己的败局了。

蒋钦毕竟不是周瑜,临阵指挥是其所长,但运筹帷幄、识破敌谋却是其短!

战局初定之后,甘宁便立即派遣快船至太平报捷。



长江大战后第二日,甘宁来到太平县。

我亲自出城,将这位大功臣迎入城中。

太平县衙大堂 听甘宁将大破江东水军的经过和最终战果汇报过后,我当即拍案叫绝,大笑说道:“此战过后,江东水军根基已动,再无能为也。

凭此一战。

兴霸足可名垂青史!

我当即刻为兴霸表奏如此奇功!”

“多谢将军夸奖!”

甘宁起身出列,躬身抱拳深施一礼,激动地说道,“此一战,其实胜在将军、参军的筹谋计划,宁只是照将军计划行事罢了。

虽有薄功,实不敢挂齿!”

“过便罚,功便赏。

兴霸就不必自谦了!”

我摆摆手,笑着说道,“兴霸大破江东水军,固然功莫大焉;但定国、伯道、正方……齐心奋战,终击溃程普大军,同样居功甚伟,我亦会为你等表奏功劳!”

“多谢(三叔)将军!”

关平、郝昭等人一齐出列,躬身行礼说道。

“都起来吧!”

我点点头。

笑着说道。

随后,我来到庞统身前,反过来向他躬身微施一礼说道:“士元,今次我军能在水、陆两路大破敌军,功劳最大的人其实应该是你。

若无你悉心搜寻情报。

若无你运筹帷幄,胜负难料。

飞这里代兄长、代三军将士,向你施礼了!”

“向庞参军施礼了!”

以甘宁为首的军中将领一齐向庞统躬身说道。

甘宁他们确是真心感激庞统————有了他的情报和奇谋相助,非但能够立下疏功。

更大大减少了军中伤亡。

“将军使不得,快快请起!

诸位也请起!”

庞统表情激动非常,丑陋的面庞因飞舞地神采,而显得格外顺眼。

完全放下了平日里略显倨傲的架子,庞统躬身还礼说道。

叙完各人的功劳后,我面色忽黯,沉声说道:“此战虽获全胜,但我军亦有不小伤亡。

子风更是血染沙场。

我意在明日为阵亡将士安排隆重殓葬,并于太平县南、长江之滨,竖一石碑,将阵亡将士之名尽刻于石碑上。

一为寄托哀思,二为传于后世。



“将军明见!”

一听我把话说完,甘宁诸将个个神情激动,毫不犹豫躬身抱拳,齐声称是。

留名石碑传于后世。

对阵亡将士而言。

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将军!

经此水、陆大战后,孙权军力可谓空前薄弱。

末将以为。

今时正是西进剿灭孙权的最佳时机。



郝昭建议说道。

“……”

我笑着点点头,却没有答话。

仅从军事的角度看,郝昭的建议无可厚非,极有道理。

这一战对孙权军的打击绝对是伤筋动骨式地————一批军中坚将领非死即俘,在短时间,甚至永远都无法寻到替代者。

如程普,其在孙权军中的威望,除周瑜外无人能及。

在周瑜因病休养的时间里,程普就是孙权军的支柱,但如今巨柱已塌,谁可顶梁?

如蒋钦,在江东水军将领中,若蒋钦说自己是第二,便无人敢说是第一。

江东水军便是由蒋钦和周瑜二人缔造出来的。

再如太史慈,其在江东军中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高手,亦可被称为军中一胆。

这些优秀人才的流失,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言语地。

除人才外,孙权麾下最引以为豪的王牌————江东水军,经此次惨败,虽不至于说实力全无,但对比甘宁的锦帆水军,无论在船只,还是士兵上,都已处于下风,加上蒋钦的被擒……前途可谓一片渺茫!

但虽然有如此多的有利条件,我还是很难做出出兵剿灭孙权地决定。

新兵操练尚未完成、孙权仍有一战之力……这些原因倒还是其次,最让人犯难的其实是另一件事:大哥已经答应刘表————我方不会再染指孙权的西三郡。

这三郡按照同盟协议,只能留给刘表去取。

所以,就算我能够攻占那三郡,最终还是要让给刘表。

这种“损己利人”

的事情做了,实在太吃亏了。

“郝都尉,现在恐怕还不是出兵地好时机!”

庞统笑笑说道。

“这是为何?”

郝昭不解地询问道。

“郝都尉可能还不知道,主公与刘表有一协议……”

庞统先从同盟协议的内容说起,随后就此分析了不能出兵的原因。

庞统所想,跟我基本一致。

“原来如此!”

郝昭加入我军时日尚短,而且一直专注于募兵、练兵事宜,对同盟的详细内容的确了解不多。

厅中的其他将领虽知协议之事,却想不到那么远。

惟有李严和关平早有所悟。

“难道只能放任孙权再去招兵买马,恢复军力?”

都尉李聪有些丧气地说道。

“呵呵……这倒不必担心!”

庞统笑着分析道,“首先,孙权纵然想要恢复军力也没那么容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