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2/3)

十之八九还是刘备所施行的诡计,目的仍是为搅扰曹操。

但此计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便是“三刘”

的汉室宗亲身份,许昌内不少朝臣极有可能被蛊惑,而行极端之策。

万一许昌发生内乱,势必会波及其余州郡。

危害极大。

荀攸赞同郭嘉地观点,提议曹操必须派遣可靠之人领大军进驻许昌,以震慑心怀不轨之徒,同时还需要调拨部分兵马至汝南增援于禁。

曹操思索之后,认同郭、荀二人之议。

命徐晃率领精骑急赴许昌,配合荀彧稳定形势。

曹操又派遣快马至青州臧霸、兖州曹仁、宛城满宠处,令三人各调拨5000兵增援汝南。

同时,曹操勒令大军加速荥阳进军。

…………………………………………..

柴桑 多日前已得快马回报孙瑜脱困地消息。

孙权初时尚有些不敢置信,直至孙瑜返回柴桑,方始信然。

自幼时,孙权、孙瑜两堂兄弟便颇为交好。

对孙瑜的归来,孙权自是高兴不已。

但在高兴之余,孙权也不禁有些担心————孙瑜究竟是如何从敌方的囚禁下逃脱的?

有无可能孙瑜已然背弃孙家?

“嗬~~!”

听孙瑜将自己脱困的过程仔细道出后,孙权终放下心来————孙瑜的脱困,只能说是老天庇佑。

入冬之后居然会有那么一场出人意料的大风雨。

不是“老天庇佑”

还能是什么?

孙权也不相信会有人能够提前一天预见出这场罕见地冬季风雨。

“仲异,你能安然脱困,实是天大之喜……”

孙权看着憔悴不堪地孙瑜,宽慰地说道,“你先回府探望婶婶。

晚间我在府上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兄长且慢!”

孙瑜忽然面色一整,“小弟有一事压在心中,憋闷不已。

终觉不吐不快!”

“何事?”

孙权惊讶地说道。

“敢问兄长,周瑜那厮人在何处?”

孙瑜面色激愤地说道。

厅中众人个个面现惊愕之色地看向孙瑜————孙瑜的话可说是无礼之极,竟似完全撕破了与周瑜的脸皮。

尽管往日里孙瑜与周瑜关系也不算和睦,但绝不至如此境地。

“仲异,不得对公谨如此无礼!”

孙权面色一沉,轻声呵斥道。

尽管周瑜人在鄱阳征募、操练兵马,并不在柴桑,但他要想知道孙瑜的话肯定也是非常容易地。

“兄长。

你可知周瑜做了何等无耻的行径?”

孙瑜目膣欲裂,郁气填胸地说道,“他……他居然……将我与4000将士白白送入张飞狗贼的埋伏之中。

可怜我江东4000百战精锐,就这样有去无回……”

“你说什么?”

孙权眼中瞳孔一缩,惊骇地询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一旁的鲁肃心中震撼不已————原本鲁肃就对孙瑜地安然归来有些惊诧,此刻听得孙瑜之语,鲁肃更加确认这必然是张飞的又一个诡计。

此计的目标直指江东军的擎天巨柱——周瑜。

鲁肃虽心中明了。

但眼下却无法揭穿。

孙瑜的身份太过特殊。

鲁肃若是贸然劝阻孙权莫要相信孙瑜地话,恐怕非但无法奏效。

更可能将事情搞的更加恶化。

但此刻若是不能劝阻,任孙瑜将一套说辞全数讲述出来,即便日后能够澄清清白,周瑜在江东君臣心目中的形象也全毁了。

恐怕连目前副都督地之职,周瑜也呆不住了。

“张飞,你为何歹毒至斯?”

仓促之间,鲁肃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地低头暗叹。

“兄长,你可知周瑜那厮进攻丹阳之策?”

“……”

孙权点点头,沉声说道,“公谨曾提过,似乎是暗渡陈仓之计。

由他领军佯攻太平,以吸引敌军来援,你领一旅偏师突袭秣陵。

而后两军东西夹击敌军……”

“什么狗屁暗渡陈仓?”

孙瑜愤然说道,“兄长可知,我领军奇袭之事,张飞狗贼居然一清二楚。

张飞地兵马早在我行军路线之上埋伏妥当……”

“莫不是你行军不慎,走露风声,以至为敌军所察?”

孙权还是不敢相信,提出异议道。

“兄长,我完全是照周瑜之令————日间潜伏,夜间行军。

斥候12时辰不断,一路上所见可疑人物一律处理掉,如何可能走漏风声?”

孙瑜将嘴唇咬破,鲜血自破出不住溢出。

“……”

听孙瑜这样说,孙权面色阴晴不定,默然无语四思索起来。

“……”

鲁肃再也忍不住,出列问道,“肃想请问,仲异将军奔袭秣陵途中,可曾有过其他可能败露行踪的行动?”

“怎么可能?”

被愤怒充昏头脑的孙瑜毫不犹豫地撒了谎,将自己曾擅自袭破泾县之事隐瞒了起来。

“兄长,周瑜那厮是如何说丹阳一战经过的?”

孙瑜愤愤说道。

“……”

孙权面色阴沉无比,以手蹙额,缓声说道,“子敬,你来说与仲异知晓……”

“是!”

鲁肃虽心情阴翳,但还是详细地将当日周瑜叙述的全过程讲了出来。

“哈哈哈……荒谬,荒谬!”

孙瑜怒极而笑,不屑地说道,“张飞能够领3、4000军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将我4000精锐埋伏后一举击灭。

而周瑜与张飞交战一日居然只伤亡百十多人,究竟是想欺瞒谁?

为何张飞当晚就悄然返回秣陵设伏?

兄长,诸位!

内中原由还不是一目了然?”

“好了……”

孙权突然摆摆手,无力地说道,“议事到此为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