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2/2)

“子敬之言正合我意!”

张昭沉声说道,“主公万不可轻忽此檄文!”

“恩~!”

沉吟片刻后,孙权点头认可了鲁肃的分析,随即面色大忧地说道,“但究竟该当如何应对呢?

目前檄文传播于丹阳、乃至吴郡,我等在柴桑又能做什么呢?”

“当前最要紧就是要谨防此檄文流入九江、庐陵、豫章诸郡,同时可使人著批驳之文,广为散布……如此可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鲁肃迅速提出了应对之策。

“恩!”

略一思索后,孙权沉声说道,“就这样办!

子敬,此事就全权拜托于你了!”

“领命!”

鲁肃拱手应道。

“啧~!”

听罢鲁肃的对策,张昭有些不太乐观地轻叹一声。

在张昭看来,鲁肃根本没有解决这封檄文危害的最大来源————名分问题!

刘备发讨伐檄文所持的身份,是能够掌朝廷讨伐四夷大权的左将军,而且他还是当今皇叔、豫州牧。

而孙权不过是一个区区的讨虏将军,在名分上,刘备绝对是可以出兵讨伐孙权的。

其实鲁肃并非没有想到这个环节,只不过要凭借孙权目前的境况,是无法改变名分上的劣势的。

除非能够得到许昌曹操的支持,但眼下根本就来不及!

处理完檄文之事后,孙权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被打断的出兵事宜之上,“张飞狗贼仍在领军不断袭占我江东之地,出兵之事已是刻不容缓!

我意在这一两天内返师回击丹阳、吴郡,务必要将张飞贼军一网打尽!”

“主公,我大军与荆州军鏖战约有两月,士卒早已疲惫。

此时大战刚刚结束,若不稍加休整,恐难以恢复战力啊!”

鲁肃沉声荐道。

“休整??”

孙翊冷笑说道,“此时还有空休整,难道要等到张飞夺占会稽,稳固丹阳、吴郡之后再出兵不成?

到那时候,纵然出兵又有何用?

若不乘张飞在我江东立足未稳之际,尽快出兵将其剿除,日后必然后患无穷!

二哥,不能在犹豫了!”

说到最后,孙翊异常恳切地向请求道。

“兄长,叔弼所言甚是,若再不尽快出兵,只会无端延误战机!”

头扎白绫(举丧)的孙瑜附和孙翊,鼓动着孙权出兵。

“我意已决!

三日之内,大军整肃出征!”

不待鲁肃再行劝荐,孙权立即沉声说道,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公谨,你可愿领军出征?”

注意到了周瑜面上流露出的无奈之色,孙权肃声询问道。

“瑜愿为主公剿除任何胆敢寇境之敌!”

知道出兵之事已不可逆转,周瑜也只得应允领军。

毕竟,由自己领军,结果应该要好过由其他人领军。

通过从鲁肃和朱桓那里获得的情报,周瑜深知此战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敌军有多少兵马,而是在于敌军的统帅张飞——那个身经百战、勇略兼备、擅出奇谋的沙场宿将。

“好!

有公谨出征,必能克尽全功!”

孙权面色放缓地说道。

“敢问周都督打算如何进军?

进击何处?”

孙翊语气有些尖锐地询问道,似乎对周瑜想要再次统揽作战指挥大权的行为颇为不满。

“自是乘丹阳、吴郡新陷不久,敌军立足未稳之机,先行复夺丹阳、吴二郡,而后再引大军夺回庐江!”

无奈地回答了孙翊的问询后,周瑜心里浮现出一丝不安的情绪,感觉似乎要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发生。

“二哥,我有一良策,非但可尽快收复,更可让张飞狗贼乖乖授首于江东!”

听罢周瑜的计划后,孙翊轻哼一声,随即出声对孙权说道。

“是何良策?”

听得孙翊说可使张飞这个令自己痛恨到极点的人物乖乖授首,孙权不由得来了兴趣。

“那张飞从庐江出军渡过长江后,先取丹阳、又占了吴郡,必然会动用大量军马。

如此一来,庐江军力定然空虚,若分军一支乘虚袭回庐江,则张飞纵然想要撤出江东,也将是后退无门。

如此,既可轻夺失地,又可断却张飞后路,正是一举两得!”

孙翊显得相当兴奋地说道。

“恩~,确是良策!”

孙权略一思索,点头说道。

“二哥,我愿领军攻袭庐江,请二哥应允!”

见孙权认可了自己的建议,孙翊当即请命要求领军。

“这……”

孙权很清楚孙翊的领军经验缺乏,所以犹豫着不敢答应。

“二哥,我愿立下军令状,若取不下庐江,甘愿提头来见!”

见孙权有所犹豫,孙翊忙不叠地加紧说服道。

“好吧!”

孙权拗不过孙翊的恳求,点头应允说道。

“虽说攻袭庐江、断敌后路勉强算是一个‘不错’的计划,但孙翊却实在算不得是个合格的统帅。”

和鲁肃略有些无奈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周瑜暗叹了口气。

看来也只能指望给孙翊配上优秀的副手,来弥补其能耐上的缺陷了。

“兄长,请准我也随军出战!”

孙瑜出列后,竟然双膝跪倒,拜伏于地,声音悲戚地说道。

“恩~!”

孙权示意孙翊将孙瑜扶起后,沉声问道,“仲异,你也是准备与叔弼一同去攻略庐江?”

“不!”

孙瑜咬牙切齿地说道,“我要去丹阳、吴郡,亲手将张飞狗贼的头砍下来,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