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1/2)

建安六年正月二十九日晨,天色蒙蒙初亮。

寿春城西北方向40余里处。

失魂落魄的贾诩策马一路狂奔了近两个时辰,终于将追兵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再也听不到一点喊杀之声。

“吁~~!”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后,贾诩回首顾望身后的曹军士卒,不由得心中一阵惨然————6000余步卒,经过敌军的连番追杀,或死或伤、或降或散,此时仍然能够跟随在自己身后的人已不足千人!

回忆起当时遭遇突袭的场景,贾诩只觉得如同一场噩梦般————听闻骑军被歼、张辽战死的消息后,一众曹军士卒立时士气全无,而突然出现在身后的敌军就成了大溃败的导火索。

军心涣散的曹军士卒面对敌人的突袭,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进行抵抗,而是怎样才能逃的越远越好。

也不知道到底是由谁起的头,6000余士兵几乎未做任何抵抗,立时便败逃下来。

而此时,缺乏统军大将的弊端完全显现出来,贾诩以一介文官的身份,根本约束不住败逃的士兵,任他如何努力,大声呵斥、甚至拔剑斩杀,全然起不了半点作用。

正是兵败如山倒!

而此时,寿春城里竟然也杀出一支军马,配合城外伏军的突袭,一起追杀溃逃的曹军!

贾诩见事已完全不可为,也只能放弃努力,随军卒败退了下来。

不依不饶的敌军一路追赶了不下30里路,如不是因为天色昏黑,四散奔逃的曹军士兵又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否则贾诩本人能否脱逃出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生平未有之惨败!

过往,无论是在郭汜军中、张绣军中,还是在曹操军中,自己的筹谋都是无往而不利,何尝有过如此境遇?

贾诩轻叹一声,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

此次的惨败,固然是因为遇到一个高明的对手,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自己过于托大轻敌,在未能探明敌情的情况下,就贸然设下了风险极大的诈城之计,结果计策不成,连累三军,更令得张辽…… 但贾诩毕竟不是一个习惯自怨自艾的人,很快就从负面情绪从回复了过来。

略一沉思后,贾诩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图谋寿春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地收拢败军,而后迅速地撤离寿春地界,彻底摆脱刘备军的追击。

打定了主意后,贾诩首先寻得了一个较熟悉寿春地形的士卒,探问己军所处方位。

大概地确定了位置后,贾诩当即决定,全军撤往距此处最近的曹操治地——下蔡。

随后又安排几名军司马、都伯(注:都伯,魏军基层军官,次于军司马一级的职位),各领10余名士卒负责收拢败兵………… …………………………………………… “止步!”

魏延提缰勒稳战马,高举手中大刀,喝止住前进中的队伍后,转头朝骑行在身旁的甘宁说道:“甘兄!

参军曾吩咐过,只准我等追击曹军30里。

看样子,咱们差不多已经超过30里路了,就且追到此处吧!”

甘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点头说道:“魏校尉,我也正有此意。

此战破敌的目的已然达成,曹军被咱们杀的杀,俘虏的俘虏,十成已经损了六成,余下的残军也不知道溃逃向什么方向。

再这么追下去,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魏延突然面露不豫之色,似乎有些生气地说道:“老甘,我叫你‘甘兄’,你却叫我什么‘魏校尉’,难道我魏延不配和你称兄道弟吗?

咱们都是血性之人,又如此投缘,何必这般生份?

只要你不嫌弃,咱们就以兄弟相称。

你长我几岁,以后叫我文长就行了!”

甘宁古铜色的脸庞难得地一红,随即爽朗地笑道:“行!

文长老弟!”

“哈哈哈……”

魏延露出坦诚的笑容,“这才像个男人的样子!

而且,等将军从汝南回来后,以甘兄此战的战功也可以升校尉了!”

“只是可惜没能擒住另一个敌酋贾诩,否则此战就胜的更完美了!”

甘宁略显得有些遗憾地说道。

“这次没擒住,那就下次再逮,有什么大不了的!”

魏延大咧咧地安慰甘宁道。

“也对,下次有机会一定不会让他给溜了,哈哈哈……”

甘宁朗声笑道。

“恩!”

魏延拨转座下战马,高声喝令道。

“全军听令,兵返寿春。

沿途收拢曹军俘虏,一并押回去!”

………………………………… 寿春,郡守府议事厅 徐庶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目微闭,轻捋颔下清须,静静地等候着魏延、甘宁等人追击曹军的战报传回。

儒雅又不失英气的脸庞上一派自若的神色,予人以一切尽在其掌握中的感觉。

但实际上,徐庶的心中也是有些忐忑的,尽管作战计划是经过了非常谨慎的思索后才制定出来的,自认为是相当的完善,然而这毕竟是徐庶第一次独立“指挥”

作战,而对手还是战力强悍的曹军,紧张也是难免的。

幸而,到目前为止,计划还是非常顺利的——被“骗”

入城的曹军骑兵全军覆没,曹军主将张辽也战死当场。

城外的曹军步卒也非常“听话”

地从西城门移师到了北门,正好陷入事先安排好的甘宁、戴兵、解世三支军马的埋伏之中,遭遇突袭后,果然也因军心动摇而溃败。

随后城中的魏延乘机领2000生力军马杀出,配合甘宁等人追击曹军败兵。

不出意外,最后的追溃战应该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吁~~”

徐庶长长出一口气后,睁开双眼,立起身形步到厅门口,若有所思地仰望起阴沉的天空来。

“哈哈哈……元直果然神机妙算啊!

如此轻松便将曹军杀的落花流水!”

简雍满面春风地来到议事厅前,一见徐庶立即朗笑赞叹道。

“呵呵……简治中过奖了!”

徐庶微笑回道:“街道已清理完毕了吗?”

“还没完全清理好呢!

曹军的尸体已经让人全部集中了起来,准备送回城外掩埋,另有百多名重伤而未死的曹兵也已安排大夫医治,容易救治就救过来,实在困难的也只好让人送他们一程了!”

简雍摇了摇头,随即又笑着说道:“与这个相比,元直在街道上挖的三个大陷坑,和那烧掉的吊桥、城门,却更是让我烦心啊……哈哈……”

两人正谈笑间,就听到魏延洪亮的声音从府外传来。

“参军,参军!

……我们回来了!”

徐庶与简雍精神一振,急忙举目府门方向看去。

不多时,魏延、甘宁、戴兵、解世四人相携来到了议事厅,见到了徐、简二人,同时抱拳躬身行了一礼(注:简雍的治中一职要高于魏、甘等人的校尉、都尉,而徐庶则是奉命总领寿春全郡的军务,所以魏延等人需要向徐庶和简雍行礼) “魏校尉,追击的战果如何?”

徐庶和声问道。

“禀参军,经粗略统计,6000曹军,被我等击杀900余人,俘虏2800余人,其余的残军四散奔逃,不知所踪。

我等追击30里后,就照参军的吩咐回师了!”

魏延恭敬地回道。

徐庶近乎算无遗策的谋略令魏延发自内心地感到拜服,丝毫也不敢造次。

“好!

……对了,可曾擒杀到贾诩?”

徐庶略显焦急地追问道。

在徐庶看来,逃脱的2000多曹军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贾诩的分量。

此次利用其托大轻敌的心理才得以算计到他,下次若再碰到,徐庶也没有信心战胜“正常”

状态下的贾诩。

“没有,让他给溜了!”

魏延摇头说道。

“哎~~‘狐狸’还是溜了!”

徐庶心中幽然一叹,但失望的情绪却丝毫未在脸上表现出来。

“此次能够击破曹军,保全寿春不失,皆赖诸位英勇作战!

徐庶代主公、张将军谢过诸位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