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大讨论中

ps:感谢书友“太阳真人”

和“13524195877”

投出的月票,继续求票^_^ 而《古本水浒传》后五十回中李逵与燕青的关系也更加合理,例如第110回中写道,“只见黑旋风李逵扭着燕青,大叫大闹,直到宋江跟前。

宋江喝道:‘你这黑厮又干些什么?

’李逵叫道:‘卢员外上泰安州进香,俺要跟去玩。

卢员外答应了,只是小乙哥偏不许去,俺想往日跟了军师哥哥,大名府还去得一遭,不争泰安偏去不得,心中不服,拖他道此理论。

’燕青道:‘不是我不许他去,因为李大哥嘴脸不好,恐怕弄出事来。

’宋江喝令李逵放手,燕青不作一声,转身就走。

宋江骂道:‘你这黑厮,人家进香了愿,那里是玩,俺今偏不教你下山,你可奈何!

’李逵撅着嘴巴,不做声,眼看戴宗又下山去了。”

这一段中李逵是从忌讳,见卢俊义上泰山便要跟着去玩,丝毫不考虑自己会带去危险;卢俊义因顾着宋江的面子不得不答应;而燕青则考虑卢俊义的安危坚决不答应,但拒绝的方式是好言好语,软中带硬。

一见李逵放手便“不做一声,转身就走”

,显出燕青的态度是能避则避,不与李逵纠缠。

宋江虽然骂了李逵,但那骂的方式,更像哥哥对待一个不听话的弟弟。

短短几句对话将所有的人都写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极为准确。

这可不是一件易事,作者必须将所有好汉的经历、『性』格清清楚楚地装在心中,并让每一位好汉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说话、行事,大概也只有前七十回的作者施耐庵本人能够做到吧?

而有些读《水浒》读得比较深的读者更是直指百回本的后三十回没有“《水浒》气”



而“《水浒》气”

是什么?

武打?

战争?

行侠仗义?

都不是,因为这些描写在其他许多书中都有,但都没有阅读《水浒》(这里特指七十回本)时那种独特的感觉 有人认为,这种《水浒》气来自一种真实的残酷『性』,即正面人物的残酷行为。

翻开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几乎没有谁以正面的形式描写正面人物的残酷行为的,而《水浒》里则比比皆是。

这些正面人物的残酷行为可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正面人物一般生活中的残酷行为。

这类残酷行为在李逵身上表现得最突出。

因为他常常滥杀辜。

在江州劫法场时。

李逵是“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

;第五十回中,李逵又将一个四岁的小衙内的头“劈做两半个”

;后来还吃了黄文炳和李鬼的肉。

对其他好汉类似的描写也很多:判官李立开人肉作坊。

差点将宋江也杀了;船火儿张横拦路抢劫;张青、孙二娘开黑店卖人肉 以今天的眼光看。

这些好汉杀人抢劫。

吃人肉等恶行是不可饶恕的,然而在施耐庵的笔下,这些恶行则变成了小节。

显得很自然,甚至理所当然。

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古代历史,就会发现很多起义军乃至官军的名将都出身草莽,而或多或少地干过杀人越货的事。

[ 古代战争中全靠酷烈比的肉搏,“杀人不眨眼”

实际是一位优秀战将不可缺少的品质。

如何收罗那些“杀人不眨眼”

的人,并控制和领导他们,常常成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能否成功的关键。

基于同样的考虑,施耐庵才能极为自然地真实地描写出英雄身上的恶行,使全书溢出一种特有的《水浒》气。

第二类,是英雄报仇时的残酷行为。

《水浒》中英雄报仇手段狠辣,虽也痛快淋漓。

却因伤及辜,令现代人难以接受。

武松鸳鸯楼报仇时,不仅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还杀了夫人、养娘玉兰、 丫环、仆人,寻得一个杀一个。

害人者被杀了,辜者亦被杀了。

这种极为残酷的复仇方式在《水浒》中多次出现,而且显得合情合理,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古代的道德观念与现代不同,施耐庵写《水浒》的时间又是元末『乱』世,人命贱如草芥,因此《水浒》中这些残酷的复仇方式在作者看来是极自然、极痛快的事。

其二,以当时的观点论,丫环、仆人都是主人的财产,杀死这些人也是对主人的报复,这也是梁山好汉常常在复仇时,总将对方杀得一个不剩的原因。

其三,残酷的报仇可以起到威慑对方的作用,这也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其实,正面人物残酷报仇的手段在历史上,甚至现代生活中也是存在的,施耐庵将其不加避讳地写出来,表现出作者对这种事实的充分理解,书中这些残酷的行为进一步加浓了《水浒》气。

第三类,因全局需要而发生的残酷行为。

例如在第33回中,宋江为了『逼』反秦明,竟派人冒充秦明将青州城外数百人家火烧做白地,杀死男子『妇』人不计其数,并因此殃及了秦明妻小。

后来,宋江吴用又以同样手法『逼』反了卢俊义,弄得卢俊义家破人亡。

这种手法难以为世人接受,金圣叹便因此而大骂宋江狡诈。

不过,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战争史,类似的反间计屡见不鲜。

作为战争的一方,必须广收人才,攻击对方,常常不择手段,否则难以生存。

宋江用的这些手法虽有些残酷,但都为战争所必需,不是一般书生能理解的。

施耐庵毫掩饰地将这些写出来,使《水浒》气显得格外浓烈。

毫疑问,《水浒》气是一种残酷的真实『性』形成的,由于这种真实『性』为一般文人所难理解,因此,便难以被写进作品中去了。

而在罗贯中续写的百回本《水浒传》后三十回中,众好汉的绿林气也在一夜间改去。

李逵再也不滥杀故:七十二回中,李逵从京城里打出城门,虽然满街是人,也未见杀死一个百姓;七十四回中,李逵在你挤我拥的泰安州中杀进杀出竟也没有伤及一位百姓;除战场外,李逵只杀死了一对『奸』夫『淫』『妇』,而且是“问了备细,方才下手”

,竟然变得很细心,很耐心了(未完待续。。

) 〖∷更新快∷∷纯文字∷ 〗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