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77 拉多米尼保卫贝尔格莱德3(1/2)

拉多米尼在指挥部里对着地图沉思。

塞尔维亚的指挥系统与荷浪牙波那种超二战水准的指挥体系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他们连无线电都没装备多少,和用公主从林有德那里换来大量通讯设备的奥匈军队都没得比。

所以拉多米尼此时就像上个时空一战的指挥官那样,不得不面对一团浆糊的战场。

由于大多数情报都要靠传令兵来传达,此时拉多米尼完全不知道奥匈军队究竟进展到什么地步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表现如何,将自己的作战计划执行到了什么程度。

她的参谋们正在从各方面传回来的残破不缺的互相矛盾的情报中举步维艰,艰难的想要整理出战场的势态,而她本人就只能对着地图干瞪眼。

奥地利人的兵力是拉多米尼的数倍,虽然此时此刻仍然有民兵源源不断的抵达贝尔格莱德,但塞尔维亚人面对的局势绝对说不上乐观。

一旦走错一步,就会全盘皆输。

其实拉多米尼对自己制定的且战且退层层削弱奥匈军队最后决战贝尔格莱德的计划也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整个欧洲还没有人进行过这样的作战,而且这个计划体现出来的战术思路,和现在欧洲的主流战术思路完全相悖。

万一,这次是主流思路赢了呢?

旁门左道并不总是能获得胜利。

拉多米尼此刻真想立刻升空亲自到前线去看看情况,但现在双方都按照往常的规矩没有投入神姬部队作战。

拉多米尼担心自己飞往前线会造成奥匈帝国方面的误解,刺激他们投入神姬。

现在的情况,奥匈帝国越晚投入神姬部队,对拉多米尼就越有利。

奥匈帝国虽然在新式装甲的装备数量上远逊于列强。

但塞尔维亚的神姬部队装备的新式装甲更少,而且缺少替换的部件。

虽然英国承诺会给塞尔维亚提供支持,但英国人需要时间把东西运过来。

这还不是主要的,现在巴尔干同盟其实并非铁板一块,保加利亚和希腊对于同奥匈帝国开战也持谨慎态度,而贝希托尔德在这个问题上终于表现出一个外交家的合格手腕,他没有向整个巴尔干同盟宣战,而是单独宣了和奥匈矛盾最大的塞尔维亚。

虽然德国在敦促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成同盟。

可维也纳明显在磨洋工,打的就是让巴尔干同盟分裂的主意。

拉多米尼需要一个胜利,用这个胜利来告诉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兄弟们,奥匈帝国并不比腐朽的奥斯曼帝国更加可怕。

最后。

阻止拉多米尼自己升空去前线查看情况的原因还有一个:她年岁已高,虽然大家认为神姬不会老神姬的力量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但拉多米尼自己知道,在某些方面她已经不行了:她对新式神姬装甲的适应非常的糟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不如前。

看起来虽然身体不会老,心灵却依然会老。

拉多米尼害怕自己一旦被击落,塞尔维亚军队的指挥权落入赛琳娜的手中后,她利用自己的死来扇动部队向奥匈帝国发动进攻。

那种方式。

就算能赢,也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塞尔维亚是小国。

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这个赌注对他们来说太大了。

所以拉多米尼只能焦急的在作战室里踱步。

等待参谋们整理情报,等待前线传来新的消息。

另一方面,在距离拉多米尼的司令部不远的原塞尔维亚皇宫中,赛琳娜也在焦急的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这座皇家建筑现在已经成了塞尔维亚统一与死亡会的总部。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备战中,统一与死亡会的组织得到大规模的发展,触须伸到了民兵部队的方方面面,只要赛琳娜愿意,她马上可以获得除了正规军之外的所有民夫和民兵部队的指挥权。

但那样做并不会削弱拉多米尼的声望,反而容易在拉多米尼的战术失败后给她一个推脱的借口。

赛琳娜自己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人,所以在她看来所有人都是卑鄙的,所有人都会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任何下三滥的手段。

中国有句古话就是专门给这种人准备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正因为这样,赛琳娜此时正在等待拉多米尼的失败,在那之后将无人能阻挡她拥有整个塞尔维亚。

不过,赛琳娜内心有一点绝对无可置疑,那就是她深爱塞尔维亚,爱国之心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只不过她不爱具体的每个塞尔维亚人,她能够毫不犹豫的为了伟大的塞尔维亚,将无数塞尔维亚人送上死地。

正因为这样,赛琳娜的焦虑比拉多米尼要轻不少,她根本就不相信老元帅的计划能行得通:防守就是懦弱的表现,懦弱就意味着失败。

她像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母蜘蛛,张开了大网就等拉多米尼进网。

可是,这一天黄昏,统一与死亡会的间谍们传回一条让赛琳娜心情十分复杂的消息。

似乎大部分塞尔维亚部队已经按照拉多米尼的计划撤退到了第二条防线附近,而那些正好倒霉撞上奥地利人枪口的部队则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给予奥地利人大量的杀伤。

这个消息让赛琳娜坐立难安。

她对自己的副手马卡洛夫说:“这很好,当拉多米尼失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坚决抵抗的塞尔维亚战士获得的战果作为宣传材料。

这说明采取进攻战术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击溃奥地利人,他们就是一群纸老虎。”

可是和赛琳娜相处甚久的马卡洛夫看得出来,赛琳娜真正担心的是。

拉多米尼的战术可能凑效了。

几乎同时,康拉德正在自己的司令部里为第一天的进展大发脾气。

“这是怎么回事!

谁能解释一下!

为什么你们只完成了一半的目标?”

说着康拉德把手里的马鞭“啪”

的一声拍在地图上黑塞哥维那边境后面不远的一个山脊,“第三集团军为什么只前进了这么一点路程?

不就是一个山脊吗?

他们应该很简单就能突破这个不高的山脊然后一鼓作气的冲向塞尔维亚腹地!

我们伸出了三个拳头,要在贝尔格莱德汇合。

第三集团军是所有攻击部队中需要奔袭的距离最远的一支!

这样的进度难以令人满意!”

参谋们面面相觑,实际上此时奥匈帝国的指挥系统也一片混乱,康拉德的总部对前线的了解并不见得就比拉多米尼多多少——尽管他们有着从中华联邦买来的先进的通讯设备。

这其实不怪奥匈帝国的高级军官和参谋,单纯是因为康拉德的总部距离前线实在太远了。

所以康拉德并不知道,第三集团军的第一梯队完全被塞尔维亚人打散了,火炮和弹药损失惨重,集团军司令部正在全力以赴的调整部队的进军次序,用第二梯队替换已经完全崩溃的第一梯队。

这使得集团军控制的地域的交通陷入了一片混乱。

而该死的塞尔维亚的雨季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糟糕——第三集团军负责的区域从傍晚开始降雨,道路变得非常的泥泞。

不过,康拉德的总部还是有人比较清楚前线的状况,这位参谋试着向康拉德说明第三集团军面临的窘境。

却被萝莉元帅打断了。

“啰嗦啰嗦啰嗦啰嗦!”

康拉德用手中的马鞭拼命的敲着桌子,“你想质疑我的计划吗?

下雨又如何?

就是为了对付泥泞才给你们配备强壮的骡马不是吗?”

这霸气四溢的发言让所有人陷入了沉默中,谁也不敢出来告诉元帅就算骡马也无法在泥泞中拖动大炮。

恰好这个时候,机要秘拿着新的电文进入作战室。

“怎么回事?

又有哪个愚蠢的指挥官发来对作战延误的解释了吗?

那样的电报不念也罢!”

康拉德额恶狠狠的样子,着实吓了年轻的机要秘一跳。

“呃。

不、不是的……”

“那还不快念!”

康拉德瞪了机要秘一眼。

于是机要秘颤抖这打开文件夹,开始念道:“原本担任防御任务和作为战役总预备队的第四集团军报告,他们发现当面的塞尔维亚军队已经丢下阵地撤退了,集团军司令询问是否改变计划。

发动攻击?”

“真的吗?”

康拉德先是一惊,随后马上摆出疑惑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为了防止被我们攻击侧翼所以提前撤退了?”

康拉德低头查看地图,片刻之后又说道:“如果三个集团军都进展顺利的话。

那确实有这种可能,为什么这样糟糕的进展塞尔维亚人却撤退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