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57 英国人的新计划(1/2)

朱尔典离开后,袁世凯在房来回踱步,在西式吊灯下面绕了好几圈。

(.

) 终于,他对一直等在旁边的唐绍仪说:“绍仪,你怎么看?”

“回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袁世凯不满的瞪了唐绍仪一眼,心想没有蹊跷我也不会问你啊。

刚刚袁世凯的老朋友朱尔典带来大英帝国的提案,这个提案建议组成中英联军,进攻巴格达。

英国负责运输和保障中国远征军的补给线,中国则提供吃苦耐劳的士兵和武器。

这个提案把袁世凯吓了一跳,这段时间袁世凯也好,中国大陆的其他实力派系也罢,他们关心的事情都是即将到来的联邦 fu改选。

俄罗斯这块新垦地,暂时就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所以他们此时的jing力都放在内斗和提防林有德突然加入选战上,什么巴尔干危机都和他们没关系。

因此袁世凯根本就没料到英国人会突然丢出这么一个提案,他感到迷惘也是理所当然。

袁世凯不知道,英国此时也有自己的难处。

从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国陆军的编制就一直在减少,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为了维持越来越巨大的海军军费,英国陆军的编制一直受到限制。

和德法俄三个传统陆路强国比起来,拥有众多殖民地的大英帝国陆军的编制简直小得可怜,用德皇威廉二世的话来说就是“我不知道英国那只弱小的陆军能在欧陆做什么”



再加上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萌芽,英国人一直疲于应付,印度大起义、布尔战争等与殖民地土著民的战争中,英国虽然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感到身心疲惫。

所以这几十年英国的殖民政策发生了改变,实行联邦化、给予殖民地以一定的自治权的呼声在英国国内越来越高。

这份联合出兵的提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俄国已经倒了,暂时恢复不了元气,那么再养着奥斯曼帝国就没有意义了。

这个腐朽的帝国一直以来都靠着英国国策的庇护。

作为制衡俄国的地方力量苟延残喘。

英国人早就看上奥斯曼帝国手中的中东明珠巴格达了,可一直以来英国都担心奥斯曼帝国在失去巴格达的税收之后会顷刻间分崩离析,所以都没有动手。

现在。

打通大英帝国的北非殖民地和波斯之间的通路的最佳时机到来了。

可是英国国内此时对发动一场新的殖民战争顾虑重重。

他们正在给苏联提供大量的贷款,又要同时开工多艘天空战列舰,军费确实吃紧。

而且更多的提出疑问:我们进攻巴格达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巴格达这座城市早就被英国的经济殖民所控制,英国的商品在这里大行其道。

**军事占领并不能让这些商品卖得更好。

当然,军事占领还是能得到很多好处的,问题是,这些好处值不值得大英帝国动刀兵。

大英帝国朝野为此争论不休,连莫里亚蒂都无力统一意见——实际上。

她对这个问题比较无所谓。

最后,英国人拿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自己打负担太重回报率低,那就拉一个人来分摊负担。

英国的资本家相信,只要林有德不来插一脚,那么大陆方面那些财阀是竞争不过堂堂大英帝国绅士们的。

于是,联合出兵的提案就摆在了袁世凯面前。

袁世凯可不知道这些前戏,他净关注国内的斗争。

处心积虑的想要拉拢江浙财阀一同把孙雯的同盟会给赶下台。

袁世凯摸着自己的光头。

一边在房里踱步,一边嘀咕:“这巴格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袁世凯虽然算是前清官吏中目光比较长远的,但他还是保留了前清高级官僚的一些特质,他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地名。

他来到地球仪前,将中东地区转到自己跟前。

凭着刚才翻文件时留下的记忆,在地图上轻轻一戳。

“哎呀。

这么远的一个地方,让我派远征军过去……”

袁世凯摇摇头。

转向唐绍仪:“那儿,很富吗?”

“呃,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的时候,略微涉猎过一点阿拉伯史。

那个地方是好几朝的古都,是方圆千里的富庶之城。”

“嗯?”

袁世凯来了jing神,“这么说,那个地方很有钱?”

“呃,”

唐绍仪犹豫了一下,终于点点头,“是的。”

实际上此时唐绍仪恨死英国人了,他们来劝说袁世凯同意出兵巴格达,却忘了给袁世凯附上一份对巴格达以及周边土地的详细说明,只给了联合军事行动的大致框架!

袁世凯不知道唐绍仪内心的想法,他盯着地球仪上那个被夹在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半岛,沉默了许久。

此时,虽然袁世凯以及他的派系都从经济殖民中获得了相当的好处,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没有从占地刮地皮的旧观念中挣脱出来,占领一块富庶的地方,然后去掠夺,这对他来说极有吸引力。

突然,袁世凯抬起头,看着唐绍仪:“林有德还在太平洋那个岛上快活?”

“是的。”

唐绍仪点点头,“我们在海军的内线报告那个岛周围的jing戒等级仍然没有降低,而英国在当地的官员也向殖民当局报告林有德依然在度假。”

“嗯。”

袁世凯抬手摸着他的光头,又把目光放到波斯湾上,“就算真的占领了这个地方,要怎么把金银财宝运回来,也是个问题啊。

这大海是林有德的地盘,就算有英**舰护卫,也不能保证万全啊。

他那种潜艇,连英国人都防不胜防啊。”

“是啊,不过,海军的势力圈暂时还伸不到印度洋深处,如果我们在印度上岸,走陆路经过藏南回到国内,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可行xing的。”

“嗯。”

袁世凯沉吟着,没有表态。

唐绍仪知道这意味着大帅还要考虑考虑,“还不急”

,所以也知趣的闭上嘴。

“俄国已经败亡了。”

青年军官恩维尔?

帕夏对聚集在这间昏暗的小厅中的同僚们高声说道。

“他们已经不再需要我们来制衡俄国和奥匈帝国,我们奥斯曼帝国必将成为他们下一个瓜分的目标。

现在的苏丹残暴无度。

昏庸无能,绝对无法率领我们土耳其人抵御列强的野心。

“同胞们,看看,不但列强。

就连小小的塞尔维亚公国都胆敢蔑视奥斯曼帝国的权威,新月旗在世人眼中已经成了笑柄!

“同胞们,不能再等了,推翻暴君,恢复宪政。

重铸土耳其,所有这些都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

同胞们,我们青年土耳其党为此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现在是时候了!”

恩维尔的话赢得了一片赞同,可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心:“现在塞尔维亚公国和奥匈帝国都蠢蠢yu动,在这种时候发动政变不会让外人有机可乘吗?”

“我们不政变,帝国zheng fu就能阻止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吗?

帝国就能阻止塞尔维亚人继续扇动帝国的边陲省份动乱吗?

就凭那么腐朽的zheng fu,就凭那个除了暴虐之外一无是处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这可能吗?”

恩维尔一番激昂的反问。

让整个小厅鸦雀无声。

土耳其青年党各支部的领袖们用沉默认同了这位只有27岁的领导人的话。

于是恩维尔继续说:“现在帝国正在调动兵力前往巴尔干,首都的神姬营也大部分外调巴尔干,正是我们发动政变的好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可是,首都神姬营还是保留了相当的力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