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14章 罗兴邦的成长(1/2)

崇义区区委常委大院。

九号楼书房。

罗兴邦父子面对面而坐。

正在讨论着近一个多月來大庸市和楚南省发生的事情。

罗立凡从他父亲罗兴邦那得知。

那几笔由刘益谦从京城跑下來的款项被省里扣下了五六成。

但现在都已经全额到账。

为此事。

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在召开部门工作会议上。

点名批评了几个部门负责人。

责令立即改正此事。

那些涉及此事的部门将下拨的款项足额补给大庸市。

但也仅此而已。

至于其他地市则不在他们改正的范围内。

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事也沒了后文。

罗立凡自然很清楚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省里是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情而处理相关人员的。

否则让其他省市怎么看待楚南省。

莫非楚南省还要自立一个体统不成。

那不是要甩兄弟省市的脸吗。

当然。

原本以罗兴邦和罗立凡父子俩在楚南省的上层的影响力。

这件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

只是先前白、陈两家想要在楚南省布局。

在临行前想要先给罗兴邦父子上点眼药。

才会有此事发生。

后來因为白家世新机械一事而受阻。

白、陈两家延迟了行动。

楚南省的某些人不得不将此事压下。

这事不是说能压下就能压下的。至少某些人的玩法已经破坏了规矩。事情好像就此过去了。但一等到机会。罗立凡不介意旧事重提。新帐旧账一起算。

罗立凡暂时不在这个问題上纠缠。罗兴邦又说起了明天即将召开省直下派來大庸市工作人员会议。会议上将宣布地级市筹备组各小组负责人名单。这三大组分别是经济组、组织组和人事组。“我自己拟任组织组组长。但是经济组和人事组的组长人选问題我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只是现在说这个好像也沒什么用啊。毕竟明天就要召开会议了。”

“经济组和人事组的组长是谁。”罗立凡好奇的问道。

“经济组的组长想必你是认识的。

便是原來大庸市市委书记赵广才。

至于人事组的组长则是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单相伟同志兼任的。

赵广才同志不是大庸工委和升级地级市筹备工作小组成员。

不知省里出于什么考虑。

让赵广才同志任经济组组长一职。”

等地级大庸市正式挂牌成立。

这经济组组长便是大庸市市长。

因此这一职务对罗兴邦來说比较重要。

因为事关罗兴邦的搭档啊。

罗兴邦对赵广才发展大庸市经济的理念并不认同。

到时候跟赵广才搭班子。

肯定有一番明争暗斗。

这显然不是罗兴邦所乐意看到的。

罗立凡闻言也有些吃惊。

人事组的组长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这一点并不令人奇怪。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般情况是副厅。

常务副部长有可能是正厅。

单相伟估计不是常务副部长。

应该是副厅级别了。

而地级市组织部部长也是副厅。

当然后者权力比较大一些。

奇怪的是赵广才出任经济组组长。

赵广才离开大庸市算是灰头灰脸了。

如今竟然还能回大庸市出任地级市市长一职吗。

至于那位刘益谦。

罗立凡也想得到不可能出任经济组组长一职。

罗兴邦能两连跳不奇怪。

这可不表示刘益谦也能两连跳啊。

不出意外。

地级市大庸市正式挂牌成立。

刘益谦很有可能会出任副市长。

能不能上常务还得两说。

“看來赵广才这位同志的公关能力相当强啊。”罗立凡悠悠的道。“省里既然有安排。那此事也只能这么办了。就按照省里的刘益谦同志是不可能出任大庸市市长一职的。他的资历毕竟还浅了些。除非是将大庸市升级地级市准备工作拖个两三年。那样他才有机会出任大庸市市长。和老爸您搭伙。赵广才出任大庸市市长也不是不行。至少他在大庸市摔倒过一次。说不定会给您很多机会。”

“准备工作不可能拖两三年。我的目标是在年底前让地级大庸市挂牌成立。如今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距离目标已经越來越近。说不定还有提前的可能性。”罗兴邦自信满满的道。

罗立凡笑笑。“老爸。我看你是越來越自信了。一年的时间。你改变了很多。现在说你将來有机会登顶。会不会还是那副局促不安的神情呢。”

罗兴邦沒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就知道胡说八道。这事情谁又能预料以后的事情呢。不要以为我这一年來顺风顺水。就以为当官就是这么回事儿。有多少人能迈过部级这道槛呢。好了。不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无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良心。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就行。至于能不能登顶。我也不在乎。”

罗立凡闻言。忙纠正道:“爸。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这只是你一个人在当官。随着你的地位提升。将來跟着你的人会越來越多。你要确定自己的施政理念。影响其他人。让他们按照你的理念去走。这才是做官。或者说这不是做官。而是执政。我们的目标不是当官。而是执政。执政是更高层次的当官。”

罗兴邦默然不语。儿子这话说的很有道理。自己好像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題。沒有执政理念。又如何能做好官。罗兴邦良久悠悠叹了口气。道:“那你说你将來若踏上仕途。你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罗立凡沉默了会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管怎么样。当官总要为民谋利。否则我还不如经商。虽然说有些老套。但这是永恒的话題。现在基层的官员已逐渐抛弃原先的思维。别说是为民做主了。他们平时做的便是与民争利。”

“好。不愧是我罗兴邦的儿子。原本我还有些担心你将來踏入仕途。现在看來是我杞人忧天了。其实说起來你比我更适合做官。”罗兴邦开心的笑道。同时他心中却在反思自己的执政理念。罗立凡也沒有打扰父亲的反思。

大约五六分钟后。罗兴邦好像有所得。长长舒了口气。岔开了话題。“你所说的。重回罗家一事真的已经板上钉钉了。还是说你根本就是在安慰我和你妈。”

“爸。

这事我怎么可能随便乱说呢。

老爷子已经松口了。

我先前跟妈说过。

让她今年春节回京一趟。

前去景馨园亮个相。

让大家心中有个底。

以后你想要什么时候回京。

也沒人会感觉突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