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仿品出现(1/2)
上次在省城,范建新给他们留的是友谊商店的地址和电话。
他们放在省城第二百货公司试销的那500件衣服,很快就卖完了,货款也转入了巉州友谊商店的账户。
范建新在沪市时跟母亲通过电话,知晓这件事。
省城第二百货公司,先是给范建新的服装专营店发了几分催货的电报,后又将电话打了过来…… 在得知他们仨出差的消息,就派了供销人员前来催货。
“没货。”
“没货?!
……你这让我如何向经理交待?”
“那是你的事。”
“你?
……你这个小同志是怎么说话的?!”
范建新没有再理睬这个供销员,走进了自己的服装店……向母亲询问了他走的这几天店里的销售情况。
依然劲爆!
范建新在国营服装厂和街道服装厂,总共订制了1万5千件“幸子衫”
和“光夫衫”
,销售已超过半数了。
听了母亲说的这个情况,范建新跟二黑子华伟说“走,去街道厂,让他们再给我们加工5千件……”
他们上了吉普车,往街道服装厂而去…… 那位省城第二百货公司的供销员,见他们要走,拦在了他们的车前。
“范店长,你们好歹也是巉州市商业局属下的外汇商店,不能不讲信誉啊!
说好给我们供货的……”
“哦,有说过吗?
……合同呢?”
“当时是试销,哪需要签什么合同?!”
范建新知道,省城第二百货公司执行的是计划经济销售模式。
供销员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对供货商的态度一直是眼高于顶的。
他上次去推销货,就差没跪下了。
这样的经营模式,很快就会被改革的浪潮所淘汰,他可不想再惯着他们。
“我们的货都不够卖的,哪有货供应给你们?”
“我们可是省城数一数二的百货公司!
许多服装厂都求着给我们供货呢……”
范建新听了冷哼一声:“是呀,那天在省城,我的确是求你们签供货合同来着,可你们怕担风险,只愿意试卖……现在生意好了,想要追加货了。
我告诉您,我们所有的货,全部被沪市的一家服装商场包圆了。
我现在还担心能不能及时供货呢,哪有余货给你们?
请回吧,告诉你们的经理,除非现款进货,我们可以考虑匀一些货给你们…….”
范建新想起了后世某部电影上的一句著名台词“今天你对我不理不睬,他日你将高攀不起。”
——正应了此景。
不过,范建新对这个供销员说话还算客气,他深谙和气才是生财之道。
可中年供销员听罢,冷傲的说声“哼,你想现款进货?
……没门!”
说罢,气呼呼的走了。
“新仔,有生意干嘛不做?
让他们销售,利润总比‘新潮’商场高的多……”
“对啊,谁给的利润高,我们就跟谁合作。”
“若销不掉呢?
……”
二黑子和华伟听了这话,默不吱声了。
“利益从来都是跟风险成正比的……”
范建新之所以要晒省城那家百货公司的供销员,真正的原因是销售利润的分配让他不满意。
上次那种试销模式风险太大,市场一旦出现仿制的“幸子衫”
和“光夫衫”
,即便不亏损,也会压货在手。
服装这种商品,卖头不卖尾,积压的时间越长,越不值钱。
与沪市“新潮”
服装商场合作,利润虽是很低,但却无风险。
省心省力,只要按时供货就行了。
他原本计划,还生产一些其他面料的“幸子衫”
和“光夫衫”
,正是考虑到别人仿制这一点,他放弃了。
范建新对那位省城来的销售员,说话是留有余地的。
上次在省城他跟第二百货公司经理提出,先供货,卖完结账,余货可退,经理都不情愿。
现在货源紧张,若是现款进货,他当然可以给他们供货。
可是一提这茬,供销员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他当然不稀罕做这笔买卖。
三人来到街道服装厂时,天已擦黑,可是缝纫车间里灯火通明,数十台缝纫机“嗒嗒”
的缝纫不停,一副加班赶工的场面。
走进车间,随便一眼就能看出,工人们缝纫的正是“幸子衫”
和“光夫衫”
。
他们现在对这两种样式的衣服太熟悉了。
“二黑子,街道厂给咱们加工的‘幸子衫’和‘光夫衫’不是早就完工了吗?
……他们怎么还在缝纫?!”
华伟似乎警觉出什么。
“是呀,衣服是我用三轮车一趟一趟的拉到店里的,每次拉多少件,我都有签名的,我们订制的货早就拉完了。”
华伟问完了二黑子,又问范建新:“你跟懋厂长签的合同,不是写有不准仿制的吗?”
“是啊,可手长在他们的手臂上,我能限制住吗?
……所以,我才要开办咱们自己的服装厂,创建咱们自己的服装品牌。”
范建新也没想到,街道服装厂会这么不讲信誉,这么快就急吼吼的开始仿制了。
“新仔,我明白了!
你为什么愿意跟‘新潮’商场签订那么低的利润合同了。”
范建新看着华伟会心的笑了。
孺子可教也。
心中暗忖,华伟还是挺有悟性的。
虽然他平时话少,却善于观察,有一定的经营头脑,注重培养,今后能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回想他在后世的时候,生意做的还不错,也算是小富之人吧。
今世跟着我,肯定能成大富之人。
少年懂事,也许正是因为他过早的承担了养家的重担吧。
试想,哪一个自小就懂事的人,不是因为过早的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重担呢?
反观二黑子,就没有这样的悟性。
“你们在说什么呢?
……他们仿制‘幸子衫’‘光夫衫’与咱们跟‘新潮’服装商场签订的合同,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