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9章 名人效应(1/2)

办成这件事的卯窍,就是范建新所付出的“代价”

,这个所谓的代价,就是用官方价兑换两千元美钞,给了这位友谊商店的经理。

焦经理想出国,没有四五千美元是不行的,没有外币你连机票也购买不了......

范建新按官价跟他换美元,是帮了他大忙。

不是范建新不想多给他换点,而是焦经理没钱了。

他已经把平反后补发的十来年的工资,都拿了出来。

房子一到手,范建新安排两兄弟开始分头行动。

华伟带着友谊商店的几个员工,负责打扫和布置这间门面房; 二黑子负责去跃进面粉厂印刷购服装的优惠券,并发动所有能发动的人员,四处的散发; 而范建新则赶回巉州市服装厂,让吴厂长安排人在那些积压的中山装的包装盒子上,贴上“出口转内销”

字样的小标签…… 范建新从服装厂出来,看到一个路人拎着一箱“巉州精酿”

酒,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前世的今年三月初,华夏开始了建国后空前的百万大裁军行动。

他想,这是他能提走巉州酿酒厂欠他的那笔散酒的机会。

他便开车回家拿了提货单,再一次来到了巉州酿酒总厂的销售科,找到了王香丽科长。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占有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52%的经营份额,这还不包括你的父母所占的份额。

你没提走的那八千元散酒,不,现在出厂价已是一万二千元了……你是占有绝对的大头。

按说,你有提货单,我就应该给你发货。

可现在你已不在粮油商店工作了,你觉得我把这单酒发给你合适吗?

……厂里早先已对这单酒多有非议,我现在发给你,更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范建新春节后,还是第一次见到王香丽,年前他曾找过她好几次,想提走那笔散酒,都被王香丽以种种的借口搪塞了。

今日一见面,他就注意到,她对自己的称呼不再用“您”

了。

但这却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近了。

“王科长,若是白酒不涨价,这笔散酒我在年前就能提到货了,这么说您没有疑异吧?

……按你们厂酒出货的规定,我有提货单,厂里又有存货,就应该发货,是吧?”

范建新凝视了一下王香丽,看着这位春节后身体又丰腴一些的漂亮女科长,他知道她在想什么……无外乎,就是白酒已涨价,他想提走这笔散酒,是要有所表示的。

几句话一谈,范建新就看明白了,作废这笔散酒的提货单,让自己拿回八千元的本金,这显然不是王香丽想要的结果。

她想获得额外的表示。

然而,范建新却不想再纵容她,不想再惯着她。

说实话,他有点喜欢她那爽朗的性格和熟透透的身体……这样一来,他更不能一味的顺从她,否则她将来会在仕途上摔跟头的。

这样一位美人儿,他希望她有个好结局,在今后的商业路上,他还指望她能给他帮助呢。

况且,他送给她的镯子,在后世是非常值钱的。

当然喽,她这么做,也可能不是她一个人的意思。

毕竟白酒的突然大涨价,对进了大量白酒的范建新,或说他承包的粮油商店,什么都不做就白白的得到了几万元的利差。

在这个人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代,怎能让人不眼红?!

“您想过没有?

……我为什么会那么巧,在酒涨价的前几天,来你们厂购进大金额的白酒?”

“当然想过!

……也怀疑过。”

王香丽看了一眼,眼前渐显帅气的小伙子,他似乎长高了一些,壮实了一些,说:“我为这……还特意的了解过你,后来我否定了……”

“哦……您认为这只是一种纯粹的巧合?

您认为我生活的层面太低,根本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

……俗话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

如果您现在就让我提走这笔酒,我能给您或说您的家庭帮到一个大忙……您信吗?”

“帮到我?

……你能帮到我什么?”

女科长有点不屑。

“比如,我建议您的爱人,要尽快的申请转业!”

范建新不想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缠,直接的说道。

“噢?

……”

这话让王香丽很意外,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范建新会给她这么个建议。

她的爱人在南营房任文职干事,还是蛮有前途的,按例今年职位应该能有所提升。

让他申请转业到地方,这不是从米筐里往糠篓里跳吗?

三月份,具体是哪一天范建新记不清楚了,似乎是月初,华夏开始了百万大裁军行动。

大量的退伍和转业军人,聚集到地方,等待安置。

南营房独立坦克旅,缩编成一个团,并入一个野战师的麾下。

营房改建成一所军事院校的分校,原来军中大量的五六十年代产的坦克,被送回炼钢炉中,重新炼钢…… 他猜想,王香丽的老公裴干事,应该和南营房大多数军官一样,转业到地方。

等到那时,地方上需要安置的转业军人太多,降职安排不可避免…… “好了,我不想多说了,这是我的友好忠告,请相信我!

……注意,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完这句话,范建新转头就走,他知道王香丽是不可能听他的……等到国家高层宣布大裁军时,她才会相信,此时多说也无益。

他之所以跟她说这事,只是为了能顺利的提走那笔被酒厂扣着不愿发货的散酒。

巉州酒厂是巉州市最先倒闭的国营大厂,王香丽能在倒闭前调入轻工业局,也说明王香丽的背景不简单。

他也想结识王香丽,她未来毕竟当上了轻工业局的局长。

在她未发达时,与之结交的友情是能长久的。

…… 第三天,也就是范建新他们以友谊商店服装专卖店的名誉,发放服装优惠券购物的第一日,巉州市唯一的一家友谊商店服装专营门市部的房檐下,挂出一条红色条幅,上面写着“出口转内销服装大甩卖”



在店铺还未开门时,就已排起了长长的购买衣服的队伍。

凡是持有范建新他们发放的优惠券的顾客,可在店里享受“买一送一”

的活动。

即,凭一张优惠券,花32.

8元可购买一件出口转内销的毛呢料中山装,并免费赠送一件“的确良”

的中山装。

市民们都会计算,毛呢料的中山装,百货公司售价是32.

8元,与友谊商店的销售价相同,而在这里可以得到商家白送的一件价值12元的中山装。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这种在后世普遍存在的销售模式,在这个极为保守又天真的时代,无异于举办一场比基尼内衣模特秀,像一颗核弹在巉州市爆炸了。

一时间,友谊商店“买一送一”

的服装销售言论,响彻尘嚣,人们奔走相告,呼朋引伴…… 而大街上,随处可见手拿友谊商店售卖服装优惠券的人,嘴上吆喝着“优惠券,服装优惠券……每张售价一角!”

这些人,都是范建新临时找来的。

范建新不给他们开工资,还向他们收取每张一分钱的优惠券成本。

他们转手卖给市民,每张一角,差价就是他们的收入。

这些人乐此不疲,销售好的,一天可净得几十元…… 中山装销售的过于火爆,友谊商店已分派两个营业员帮忙,人手还是紧张。

以至于,范建新的母亲、姐姐、妹妹,和华伟的四个妹妹,及二黑子的几个家人,只要有空就过来帮忙。

三天不到的时间,一万件毛呢料的中山装,及一万件赠品“的确良”

中山装,销售一空。

等范建新他们再去市服装厂拿货时,被告知积压的中山装,已被人全部买走。

——这就是没签合同的坏处。

范建新事先也没料到,两万件中山装就这么快卖完了。

“全部买走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