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8章 松涛体(1/2)

李瑞安就是一个酒鬼,这是范建新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范建新搬着叶贞老娘舅送来的一箱洋酒,进了李瑞安家门时,就闻到一股强烈的酒味。

再见到李瑞安本人,就确定这酒味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

重活一世,范建新不喜烟酒。

前世“三高”

缠身,穷困潦倒,最后落得孤寡一人,生活失去了目标和乐趣。

虽然跟人合办了一家书画藏品的拍卖行,但业务量有限,晒网的时间总是比打鱼的时间多的多。

平时主要依靠装裱书画,仿字赝画,赚点生活的银两,但所挣的收入,多数都浪费在沽酒买烟上了。

新生伊始,生活翻天覆地…… 今年元宵节的那天,却在华家喝多了酒。

当着华伟几个妹妹的面,口无遮拦,不知说了多少不该说的话,差点暴露了重生的老底。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意沾酒,也不喜欢跟嗜酒者打交道。

李瑞安给他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与他心中的李瑞安形象,相差的太远。

当难闻的酒气从他身上飘来,范建新不禁轻蹙眉头。

眼前的老酒鬼,五十出头的年纪,寸发花白,却依然根根竖立,比年轻人还像刺猬。

他的身材颇为壮实,手臂上的青筋暴露,像是个常年出体力的劳动者。

若不是早有了解,范建新根本不相信他的那双粗糙的手,能写出刻在校门口文化石上《虞夏传》的句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范建新看到客厅墙上挂满他的各种书画作品,不得不相信,眼前的这人就是“松涛体”

的创始人——李瑞安。

李瑞安的书法有两大特点,一是笔画雄浑力遒,结构沉稳,笔墨凝重而不失酣畅。

后人给予的评价“近看如松枝堆砌,远看似松涛翻浪。”

二是文字间笔画多有相连,如同精心设计的一般。

“贞子,这就是你说的那位同学?

……”

“嗯,表舅。

怎么样,他身上的文艺气息是不是很浓厚?”

“呃……没,没看出来。”

李瑞安教授睁大了醉醺醺,充斥发红眼丝的老眼,端详着范建新一会儿,说:“我倒是从他的身上,看出一股子的铜臭味……”

“啊?

……”

叶贞有点意外,她一进门就发现两人似乎不对付,正琢磨着如何化解尴尬呢,却听表舅如是说,也只得尬笑道:“他确实有经商的天赋,他……他在巉州和沪市都创建了工厂……”

“既然他有实业,你干嘛还带他来我这陋室?

……”

李瑞安话外之意:我这里可是艺术的圣地啊,墨香雅室……岂容铜臭之人驻足?!

“我,我看过他的书法和绘画,很有功底的……”

“哼,笑话!

书画艺术,岂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学的?!

……”

“啊?

……”

叶贞惊诧,无言以对。

范建新自知自己有点失态,满眼的李瑞安作品就挂在墙上,在后世这些都是成捆的钞票啊!

作为一个有着收藏执念的人,他的眼神不出卖他才怪呢。

重生以来,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是书画收藏。

作为一个童颜苍心,有着两世为人经历的人,范建新很快就调整好心态。

心想,就你这老酒鬼,也敢学刘禹锡称自己的居所为陋室?

人却不含糊,弯腰给李瑞安深鞠一躬,说: “李老,恕学生有些失态……一进您家,我就被满眼精妙的书画作品,震撼的迷失了心窍。

前几天,我一到复旦大学的门口,就被您老书写的《虞夏传》句章石刻,给迷住了。

那天,我比今天还要失态……我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喜欢之情,站在石刻前,对着上面的字,凭空临摹了不下百遍。

每临摹一遍,犹如做了一节健美体操,浑身的筋骨都得到了锻炼和舒展……那种愉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

所以,这才恳请叶贞带我来拜访您。”

范建新的一番话,听的李瑞安惊愕又唏嘘。

他也有看到好的书画作品,用手凭空临摹的习惯。

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作品竟能让这个满眼铜臭的后辈,痴迷的临摹百遍,他有些不信?

但他毕竟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很是怀疑这个爱财的小子,是在恭维自己。

“你说你凭空临摹《虞夏传》句子,不下百遍,那肯定能记住字的笔划顺序?

……”

“那当然。”

“既然如此,那你就用毛笔临摹一遍《虞夏传》的句章,给我看看……”

李瑞安眼中疑惑满满,他想看看外甥女嘴里的这个有书画天赋的小子,是不是在扯谎撂屁,哄骗自己的外甥女。

“行呀。”

李瑞安见范建新答应的爽快,也不磨叽,引着范建新就往书房走去。

一旁的叶贞,听了这话,心里却紧张起来。

表舅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是想看人出洋相啊!

她拽了拽范建新的衣服,想制止范建新。

谁知,范建新却对她报以一笑。

范建新当然明白叶贞怕他出洋相,心里却暗忖:这正按照我的剧本走呢,我若不露点书法.

功底,上哪得到你表舅的书画?

范建新前世不知临摹过多少遍李瑞安《虞夏传》的句章,虽然临摹的是刊物上的图片,却与真迹也是无差别的,无论笔顺、结构,还是用墨。

范建新来到书桌前,铺就好宣纸,遂捉起一支显然是李瑞安教授最常用的一支毛笔,沾满浓墨,一气呵成将《虞夏传》句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写在了纸上。

这不光看呆了叶贞,也看呆了李瑞安。

李瑞安不禁移步,从书架上找出他书写的《虞夏传》句章,摊开放在范建新所写的字旁边。

“表舅,这……这临摹的也太像了呀?!”

叶贞说这话时,声音都有点颤抖。

“是呀,我若不仔细看,怕都会打眼……”

李瑞安的手也有点颤抖,摸摸搜搜从橱柜中摸出一瓶酒,拧开瓶盖,直接将瓶嘴放在嘴里,猛漱了一口,问道:“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老,恕我直言,我发现您老的书法极具个性,明显是吸收了董其昌的技法。

我那天在临摹校门口石刻时,就发现您的行笔用墨,似乎在跟一种无形之力,发生抗争、扭打、战斗……这使得通篇文字,远看似松林随风翻浪;近看如遒劲的松枝,屹立在凛冽的寒风中……让我看的都入魔了。”

范建新不仅自己有收藏李瑞安的作品,经手拍卖过的李瑞安作品不下五六件,更是看了不少后人对李瑞安作品的艺术鉴赏文章。

他虽没亲眼见过李瑞安书写的《虞夏传》真迹,只看过书刊上印制的图片,但丝毫不影响他对李瑞安书法特点的研究和模仿。

前世,他也曾来过复旦大学,向李瑞安夫人求.

购过《虞夏传》的真迹,却没能达成心愿。

今天,他既是迫不得已,也是怀揣目的,一展自己临摹的技能,和点评一下李瑞安书法的特点。

“哦?

……小伙子,我的字,真有你说的这样的意境?”

李瑞安若有所思,脸色已变的和蔼可亲。

他对范建新的态度,已判若两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