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7章 资料 约翰二世科穆宁(1/3)

(作者言:本章内容摘自百度,与剧情无关,仅供历史爱好者参考。)

约翰二世

约翰二世是一位虔诚且极富恻隐之心的君主,被称为“美男子“(kalo?

oannēs)或“好人约翰“。

在25年的统治生涯中,他与西方的神圣罗马帝国缔结了同盟,又在巴尔干击败了佩切涅格人、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

并且亲自指挥庞大的攻势来对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

约翰的行动扭转了东线的战略平衡,而且光复了大量小亚细亚半岛为突厥人所侵占的拜占庭城镇城市和堡垒。

在东南方,他又设法控制了从门德雷斯河以西至奇里乞亚和塔尔苏斯的所有道路,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领导者地位。

约翰二世还成为了拜占庭与十字军联军的领导者,并挺进***占据的叙利亚地区,但十字军的推诿使得约翰倍感失望。

在约翰二世时期,拜占庭帝国人口重新恢复到了1000万人左右。

不幸的是,相比于约翰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或他的儿子曼努埃尔一世,同时代或是略晚的史家对约翰二世的统治记述较少,尤其是内政方面。

外貌与性格

拉丁史学家威廉形容约翰二世不仅身材矮小而且相貌是不寻常得丑陋。

他的眼睛、头发、皮肤都黑得像是一个摩尔人。

尽管如此,他却被世人称为“好人“与“美男子“。

他的外号的来源可能不是因为他的外貌而是因为他的性格。

约翰像他的父母一样极为虔诚。

而且他对于自己的家庭成员的言行都加以严格管教。

他的每顿餐食都非常的简朴,而且他还经常在演讲中训斥那些生活奢靡的朝臣们。

他的演讲风格严肃却又不乏幽默风趣的巧妙辩驳。

对于他的孩子们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而且给他的孩子们制定了很高的标准。

但对于他的妻子他是一位忠实的丈夫。

尽管他的个人生活非常简朴,但他认为推崇华丽的仪式有利于彰显帝国的强盛。

这些举措使得他受到了他的臣民极高的尊重。

约翰当时曾因他的虔诚与和善而闻名,在那个残忍的时代中他被认为是一位仁慈的统治者。他因他从不处死或致残任何人而驰名。他还慷慨的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因此被称作是拜占庭的小马可·奥勒留(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受他的高尚的品格与宗教虔诚的影响,礼仪仪式在他的时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透过他数次指挥军队保卫帝国的表现来看,他在战斗中可以表现出了他极高的自制力与勇气,在战场上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军事家。

继承皇位

约翰二世于1092年9月1日被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加冕为共治皇帝来巩固继承权。

虽然阿莱克修斯一世希望由约翰继承皇位,但皇后伊琳娜则更希望由他们的长女安娜·科穆宁娜和其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布里恩尼奥斯(nikephoros bryennios the younger)来继位。

阿莱克修斯为了避免伊琳娜的责备而掩饰了自己的选择,因为皇后认为小尼基弗鲁斯应该继位。

1118年8月15日当阿莱克修斯在mangana修道院里奄奄一息之时,约翰带着他信任的亲属与他的弟弟副皇帝(sebastokrator)伊萨克·科穆宁偷偷前往修道院,并从他垂死的父亲那里获得了皇帝图章之戒。

随后他一边举着手接受支持他的市民们的拥戴一边骑着马前往大皇宫。

而伊琳娜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吃惊,她既不能说服他的儿子放弃,也无法劝说小尼基弗鲁斯反叛。

尽管宫廷卫队最初在没有约翰父亲的旨意的证据下拒绝承认约翰,但新皇帝却在暴民们的拥戴下闯入了皇宫。

阿莱克修斯一世随后就在当晚驾崩。

尽管他的母亲极力劝说,但是因为约翰对权力的控制非常虚弱,所以他始终拒绝参加父皇的葬礼。

在几天内他的地位就逐渐稳固了。

然而,约翰登基还未满一年,约翰二世发现了一个旨在让他下台的阴谋,证据直指他的母亲和姐姐。

由于安娜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对他妻子的阴谋毫无兴趣,所以安娜企图扶植他丈夫登基的阴谋也随之破灭。

安娜的所有财产都被查抄,皇帝希望将她的财产都送给他的好友约翰·阿克苏赫。

但阿克苏赫明智地拒绝了,最终在阿克苏赫的影响下约翰和姐姐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并且她的财产也被返还。

太后伊琳娜被遣送到了修道院,安娜似乎也退出了政治生活,她深居简出地成为了一位历史学家。

然而她的丈夫小尼基弗鲁斯却被皇帝委以重任。

为了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延续,约翰于1122年将他年轻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加冕为共治皇帝。

内政

家族内兴起的反对约翰登基的阴谋活动,影响了约翰的统治方式-他任用王族外的人担任官职以帮助治理帝国,这一点与其父将王室成员与大部分军政要职相联系的方式显著不同。

约翰·阿克苏赫是约翰二世惟一的挚友,也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

他本是一个突厥人,尼西亚城破后还是孩子的他便被俘并被作为礼物献给了约翰的父亲阿莱克修斯一世。

阿莱克修斯皇帝认为阿图什将是他儿子的一位好伙伴,所以阿图什得以与皇子一同在帝国宫廷中成长。

约翰二世即位后阿克苏赫立即就被任命为大统领megas domestikos(greek:μ?

γα?

δομ?

στικο?

)即为拜占庭军队的总司令。

曼努埃尔一世统治早期,还成为了帝国内政的首席管理者并掌管“国玺“。

这个非正式的职位就像当时的mesazon(调解人)也相当于维齐尔或现代的首相。

这次委任是标志性的,彻底背离了阿莱克修斯一世时任人唯亲的方针。

皇室成员们隐藏了他们对这个决定的怨恨,当双方会面的时候,他们被迫对阿图什表示敬意。

皇帝完全信任他所任命的官员,他们往往因自己的能力被选拔而不是与皇室家族和贵族宗族的联系。

直到他的统治结束,他也不希望皇室成员干涉政治事务。

约翰还指定了许多他父亲以前的仆从担任高官如:eustathios kamytzes,michaelitzes e dekanos。

在阿莱克修斯一世统治晚期、约翰的母亲处于支配地位的那段时间里,这些人都在政治上受到排挤。

约翰二世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gregory taronites,manuel anemas 和 theodore vatatzes。

他们的后两位还成为了约翰的义子。

尽管约翰二世失去了对皇亲国戚们的依赖与信任,但他的政府也与其父父亲依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对宗教的虔诚与严肃的政治基调。其实,一些阿莱克修斯对于政务上的建议还被以诗歌的形式被收集起来并被称作mousai。这本书是为了告诫约翰而写的书中劝诫他在治国上首要的是维护公平正义并保持财政上的充足。即使在老皇帝去世之后,他的执政建议也能因此继续影响他的儿子。

约翰的军事行动使得安娜托利亚西部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得到了稳定的恢复,这使他可以开始对这些地区设立普罗尼亚制度了(provincia)。行政中心在非拉铁非城的色雷斯松军区被重新建立。在色雷斯松(thrakesion)sa and noudion 的军区也被建立。

外交手腕

约翰二世对西方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盟。

这一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减少南意大利的诺曼人对帝国巴尔干领土所造成的威胁。

在西西里的罗杰二世称王并在南意大利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这一威胁变得尤其严重了。

为了报答神罗皇帝洛泰尔三世在1136年入侵诺曼人的领地并向南一直推进到巴里,他获得了拜占庭的回报,其中包括一份巨大的酬金。

由于教宗英诺森二世与教会在意大利的领地受到了支持对立教宗anacletus ii的罗杰二世的威胁,所以他也加入了约翰与洛泰尔的联盟。

然而事实上该同盟难以抗衡罗杰二世,罗杰于1139年通过米尼亚诺条约从教皇处获得了君位。

洛泰尔三世的继任者康拉德三世寻求约翰最小的儿子曼努埃尔能与德国皇室联姻。

最终,康拉德的小姨子bertha of sulzbach出嫁到了拜占庭。

与此同时,罗杰二世也希望能与约翰二世的儿子联姻,但他却没能成功。

约翰二世倾向于干涉妻子的娘家匈牙利王室,拜占庭帝国把在君士坦丁堡接待流亡的匈牙利王位竞争者视为扩大帝国影响力的方法和有用的安全策略。然而,匈牙利人却将这种干涉视为战争的挑衅。匈牙利与塞尔维亚的联盟给拜占庭在巴尔干西部的领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约翰对东线的外交政策与他的父亲相似--即挑起科尼亚苏丹与控制安纳托利亚内陆东北部的达尼什曼德王朝之间的矛盾。塞尔柱苏丹mas'ud还提供军队支援约翰进攻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城市kastamuni,但是和塞尔柱人的联盟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塞尔柱军队放弃了这次出征,趁夜拔营而去。

在黎凡特的十字军国家普遍承认拜占庭对于安条克的主张是具有法律效果的,但实际上只有当拜占庭皇帝以武力威胁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承认。约翰二世在黎凡特的外交最高峰是1137年他接受了安条克亲王埃德萨伯爵的黎波里伯爵的效忠。拜占庭帝国渴望被认为拥有全部十字军国家的宗主权,其野心在在约翰在通告耶路撒冷王国国王福尔克他将去耶路撒冷武装朝圣时便可见一斑。

宗教事务

持续不断的战争几乎占据了约翰二世的大部分统治时间,而且他不像他的父亲一样热衷于参与神学研究和教义辩论,他看起来满足于把宗教事务交给宗主教(牧首)和教会阶层去处理。只有当宗教直接影响到了帝国政治,例如有关教宗或希腊拉丁教会联合的时候约翰才会参与其中。他还组织了许多希腊与拉丁教会间的神学辩论。

约翰和他的妻子共同参与了宗教与慈善事业,并以他们接手筹建的许多教会建筑而闻名,其中包括著名的君士坦丁堡潘托克拉托尔基督修道院(意译为全能者基督修道院,现为泽伊雷克清真寺,约翰二世的皇后在此兴建了基督全能者修道院(christ pantokrator),包括基督全能者教堂、图书馆和医院。

皇后去世后,皇帝在第一座教堂之北又修建了仁慈堂(theotokos eleousa),对外开放。

1136年增建圣米迦勒小堂连接两座教堂,作为科穆宁王朝和巴列奥略王朝的皇家陵墓,约翰二世夫妇、约翰五世等多位皇帝、皇后安葬于此)。

这座修道院由三座教堂组成,它被形容为中期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最重要最富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