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17章学宫分裂,程朱入汉(2/2)

上学宫虽然名义上是儒家在大苍之中的那座学宫,可是,这座学宫严格意义上并不在原大苍的国土之内,而是在山阴山阳与四小王朝中间大河之上的一处岛屿之上。

宋浑之父宋?

就是盛澜道别驾,路上接待这些人,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环节。

“千人?”

显然,不少人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尤其是松下浑,他不仅仅只是一个留学生,他还是太阳国的亲王,从小就接触政治的他,遇到一些事情,也是本能的从政治的角度思考。

要知道,如今的国子监,其实也才不到两千人。

如果这些人都加入到国子监的话,这对于国子监之内原有的体系的冲击可不小。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国子监之内,同样不例外。

而这千人,可都是一伙的。

并且,虽然是新来的,但是,人家所跟随的长官,可是接下来国子监新的最高长官。

反观现在的国子监,儒、道、佛、律、算、工等不同的学科,大家的圈子也各有不同。

这明明是一条过江强龙,日后,这国子监怕不是一家独大了吧?

“这些事情,自有上位去决断,哪轮得着咱们去操心?”

另一个学生,显然不像其他人那么杞人忧天。

事实上,在场之中,除了少部分家里面地位高的,剩下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这个时候都不清楚,程朱的归汉,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千数学子这么简单。

他的离开,同时也是代表着上阴学宫的分裂。

大汉国子监祭酒之职,请来程朱入汉。

其实本身也是在做一个尝试,尝试将儒家七大学宫之一的上阴学宫融入到国子监之内,将私学融入到官学之内。

说白了,儒家的七大学宫也好,又或者是底下那些无数的小学宫也好,他们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本身就是由一个或者是几个大儒一同开起来。

像是大武的书院,王贽的祖上就是开创者之一。

大乾的圣人讲经堂,刚开始就是儒圣后人一个教学生的地方。

大魏的小圣贤庄,就是荀、郭、陈几个世家一起成立的。

只不过,后续的影响力上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儒加入了过来,加入了更多的股东,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这才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但是,本质上还是私学。

王羽想要大力发展官学,最好的办法,最快的速度,就是通过吸这些已经成熟了的私学的血。

而王羽想要将这些私学吞了,吸私学的血,那这些私学的原始股东自然是不高兴的。

程朱的离开,而且还带了这么一大批人离开,故而也就代表着和上阴学宫之间的决裂。

当然,程朱能够一口气从上阴学宫之中拉出这么多人,他的声望以及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只占了一小部分。

底层的百姓,如果振臂一呼的话,或取能够忽悠一大批。

可是,这些读书人,不像底层的那些老百姓一样好忽悠,他们的心思可一个比一个多。

程朱的声望再高,再加上师长的身份,能够拉走一批人很正常,但却又不可能拉走这么多人。

有将近一千人愿意和他入汉,归根究底,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本来就是汉人。

或者说,他们的家在大汉之内。

上学宫,有六成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大苍,大汉就是站在大苍的身上起来的。

故而,大部分学生如今自然也就是大汉的子民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