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87章阳关归汉,孔明之奏(1/2)

河西这边,等到赵匡胤带着后续兵马赶到,看到的只是那大河之上一排排的战船。

至于西苍朝廷之人,这个时候自然早就已经登上了战船了。

赵宋众将,这个时候恨的咬牙切齿。

但是,却一个个都无可奈何。

就算他们一个个在马上骁勇善战,可是,到了水里之后,这一身武艺也发挥不出来。

除了玄武,剩下的,进了水,连个张顺都打不过。

“陛下,大武水师现于大河,着急的可光不是咱们,也有大汉!”

谢观应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道。

西苍小皇帝留了下来,不仅会成为大宋的一个隐患,同样也是大汉的一个隐患。

谢观应自然同样知道,西苍小皇帝被带走一事,对于他们赵宋来说,虽然有弊,但也未尝没有有利!

赵匡胤只怕,同样不想把皇甫家的人的路彻底绝了!

赵宋立朝那一日,确实对于赵宋上上下下都是不愿意提及的那一日,对于赵匡胤同样是如此。

甚至,当日的血债之中,其中一笔还包括赵匡胤的母亲。

不过,赵匡胤就算是同样仇恨,但是,有的时候,他也并非不可以往后放一放。

君主嘛,尤其是成功的君主,不都是如此吗?

王诩能看透这一点,谢观应自然也能看透这一点!

“大武仍势大,非吾大宋可比!”

“也幸好,有个大汉!”

赵匡胤望向了即将要远去的战船,也不知都在想些什么。

如今的大武,可不像前几年了!

不仅内部将窦建德这一股势力处理掉了,而且,就连外部的压力,也是大减。

如今的铁木真,在北狄内部斗了几年之后,终于觉得时机成熟,准备将他的兵力再次投向北狄内部。

当然,金帐王庭自然同样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他们西部的那块肥肉,自然也想要狠狠地咬上几口。

甚至,因为教庭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距离高卢王国,也不再和大武产生摩擦,同样将精力转移回到内部。

故而,于赵匡胤而言,这个时候,有个已经崛起的大汉挡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腾出手来的大武面前,也确实是一件好事。

然而,大武不管是放过了窦建德的残余势力,又或者是带走了西苍小皇帝,无不透露着他们对于东部的野心。

别看这些年,大武在元蒙的手中丢了西北三道,在大秦的手中也先后扔出了两个道。

但是,这几个道都是大武最贫瘠的几个道。

最精华的中部和南部诸道,还是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大武的实力,总体上而言,损失的并不多。

不过,大武虽强,但赵匡胤估计,短时间之内,他们也不会真的对东部做什么。

无他,大武已经连续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了,再厚的家底,他们也不可能继续打下去了。

“不管如何,陛下,从此之后,河西之地尽入陛下之手,自此,大宋再无掣肘!”

谢观应露出了一丝笑容道。

此前,大宋军力不弱,但是,国力却有限。

关东和关西之地,能够养出一只强兵,但是,却拿不出足够的可以供应一支强兵的钱粮。

拿下了河西之地,终于补足了他们最后的一丝短板。

自此,大宋才可以真正的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汉,河西那里的消息,传来的还没有那么快。

但是,原本前往镇南那里的蒯彻与苏离二人,他们这个时候却已经返回了大汉。

并且,给大汉带来了他们想要听到的消息。

蒯彻与苏离风尘仆仆地踏入天京御书房时,殿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等待尘埃落定的气息。

当二人清晰禀报“阳关交割已成,守军尽数接收”

的消息传开,那股无形的紧绷感骤然消散,随即被一种沉稳的、带着锐利的兴奋所取代。

王羽端坐御座,指节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仿佛在丈量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的分量。

“善!”

王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穿透殿宇,“马千里,终究是马千里。

此一诺,于他而言是义气,于朕之大汉,却是锁钥!”

马千里此人,到底仅仅只是一个将军,顶多再加上一个封建大家长,可是,他这个人当不了君主!

当然,他或许也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因此,也从来没有产生过这一份心思。

如果换成了王羽或者是赵匡胤这样的人的话,真不一定会答应这个交易。

阳关虽然也相当于马千里捡来的,一开始并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还是在皇甫古渊的掌握之内。

但这样的关卡,没掌握也就算了,一旦掌握了,那就是命脉。

阳关如若是在马千里手中,大汉如果想要对于镇南动兵的话,那就基本只剩下广阴这一条路了。

毕竟,在有的选的情况之下,谁会没事想要和这种天下险关碰一碰?

可如果阳关到了大汉的手中,有朝一日,如果要对镇南出兵,那就完全可以从阳关和广阴两个方向双管齐下。

为了几万兵马,把这么一个兵家要害之地放出去,如果是王羽或赵匡胤,他们愿不愿意,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马千里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交换!

虽然在这其中,也有蒯彻与苏离二人的功劳,但是,和作为镇南之主马千里的性格因素也是脱不开的。

当然,对于如今的镇南而言,也并非是说这几万俘虏不重要。

相反,在河南之战损失惨重的他们,如果能够换回这几万俘虏的话,对于恢复他们的战力是立竿见影的。

毕竟,这几万俘虏都是老兵,换回去之后稍微整顿一下,马上就可以恢复战力。

可如果是重新招募兵马的话,再想让那些新兵恢复到这些老兵这样的战力,那个时间可就长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镇南,其实是有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实力的。

毕竟,镇南最大的两个邻居,无非就是轩辕黄的大炎和南面的大乾了。

南面的大乾,他们现在这个时候哪还有余力还插手大苍这边的事情?

至于轩辕黄的大炎,在这一次的大战之中,他们虽然在军事上战败了,但却并不算是输家。

毕竟,可是趁机把东苍在大河以南的便宜都给占了。

东苍在大河以南的区域,需要他们消化一段时间了。

故而,在镇南内部,如马百里等人,都是主张不做这一笔交易的。

甚至,为了阻止这一场交易,不少人甚至还以不久之前河南大战过程中留下的血债来刺激马千里。

只不过,到底还是在马千里的心中,这几万士兵相比一个阳关更加重要,故而,这笔交易最终还是成功了。

于马千里而言,河南之战,他已经丢下了那么多的兄弟的性命,如果能够换回一部分兄弟的话,他一定会想办法全力去做到的。

大汉放还在河南大战之中包括马超在内的所有镇南军俘虏,而镇南军则是将阳关移交还大汉。

自此,河南道三关一山,除去仅剩的凉关之外,余下皆入汉手。

这个消息传回,在场的众人,无不精神一振。

阳关的回归,其意义远非一座关隘的得失,它更意味着未来的战略棋盘上,大汉多出了一枚至关重要的活子。

“陛下明鉴。”

不久前方才上任河南令的诸葛亮率先出列,这位性格沉稳的相才双目之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阳关在手,南境防御之格局已彻底扭转。

阳关不存,日后恐需日夜提防镇南关,动辄牵扯十数万精锐,空耗国力而不敢轻动。

如今,只需一沉稳之将,率精兵三万扼守阳关天险。

纵使马千里倾巢来犯,依托雄关,坚守 数月亦非难事!”

对于大汉而言,阳关在不在手,和他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息息相关。

等到将这一次征南大战的收获完全消化之后,他们下一次的军事行动,不管是将目标放在大炎的手中,又或者是将目标放在大宋那里,阳关的位置都极其重要。

阳关若在,到那个时候,他们南面的防御,只需要个两三万兵马扼守关卡就是。

就算是到时候镇南来犯,仅凭这两三万兵马,坚守几个月,根本不是问题。

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不虞阳关有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