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73章仁贵喜寻爱子,天下第一神弓(1/2)

宴席之上,王羽和耶律清德,相互之间,演够了戏之后,这才最终给这件事情画下了一个句号。

一个东夷小朝廷即将解体,西平道正式归入大汉,成为大汉继燕北、燕南、河北、河南、河东、山阴、盛澜、广阴、青北九道之外的又一道国土的句号。

当然,西平原本就在大汉的实际控制之内,但至少之前,在名义之上,这里依旧是东夷的土地,而并非是大汉的土地。

如今,只不过是将这块遮羞布也彻底撕了下来。

王羽和耶律清德这所谓的演戏,事实上,不仅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而且,但凡是个聪明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本身也不是愚弄那些聪明人的。

这个世上,聪明人能有多少?

那些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普通百姓才暂时上的绝大多数之中的绝大多数。

而就算是那些聪明人,本身也是一个可以看破但却不说破的道理。

说白了,这种事情和三辞三让一样,压根就不在乎被人看穿,也只不过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流程罢了。

“传旨,封耶律清德为宁平公,世袭罔替,邑一万户,赐丹书铁券,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

耶律清德既然识趣的配合,那么,王羽也不会吝啬他的封赏。

这个赏赐,甚至让在场之上,绝大多数的文武都眼红了起来。

宁平公虽然已经是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爵位顶点了,毕竟,除了宗室之外,其他人可没有封王的资格,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就是一个公爵。

而在场之下,有那么一小波人,还是自认为未来有资格得到一个公爵之位的,甚至,现在已经有几个被封公了。

可是,如果这个公爵之位的后面,再加上一个世袭罔替,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了。

在岗位上,大汉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总体上还是汉承苍制。

在爵位上,是一代一代降级传承的,除非是皇权特许,允许下一代平级传承。

而世袭罔替,那就是除非他血脉断绝,否则,这个爵位只要传下去,那就永远不会降级,只会是公爵之位。

在大汉,如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有世袭罔替的资格的,不要说是外姓臣子了,就算是宗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样的殊荣。

可以说,耶律清德是大汉第一个,得到了世袭罔替爵位的,而且还是公爵之位。

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同贵!

在场之中,绝大多数人打生打死,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这些吗?

世袭罔替,只要大汉不倒,他们这一家就是永远的贵族,而且还是大贵族。

如果是换成曾经大苍的话,也就只有那十四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

反而是反面的那些,也只是一些名誉上的东西,实际性的意义不大。

丹书铁券,这玩意儿虽然是相当于免死金牌,除了谋反之外,都能够灭除一死。

可是,都已经做到公爵这份上了,本身除了谋反之外,还有什么罪名是能够把自己玩死的?

至于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这些,皇权允许是允许了,可如果是聪明人的话,那必然是该怎么办还继续怎么办,不会拿这种事情当真的!

“臣叩谢父皇恩典!”

耶律清德脸色一喜,赶紧就出来谢恩道。

那个皇位丢了就丢了,反正他也保不住,更不要说,本来就是他白捡的皇位。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舍不得的话,但真正丢了之后,他却反而看开了。

一开始,他所要的就不是皇位本身,而是因为有了这个皇位之后,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

现如今,这个皇位虽然?

了,但至少他认的这位亚父给他的补偿还不差。

宁平郡可是位于大汉河北之地,这块地方可是一等一的富。

食邑万户,也就代表着,宁平郡内其中的万户百姓,每年所收的税是他的,而不再是朝廷的。

虽然没有实际的封地,可一万户百姓来供养自己,耶律清德已经满足了。

毕竟,据他所知,整个大汉之中,有封地里也就只有少数的几位宗室,剩下的,都是食邑。

封地,所代表的就不再仅仅只是税权,还包括行政权,乃至是组建部分军队的权利,在这方面的把控,王羽可不会轻易放开的。

“封诸葛亮为武侯,食邑三百户,河南令!”

“封......”

封完了耶律清德之后,王羽顺手将东夷朝廷的其中一部分主要官员也简单的封赏了一下。

以诸葛亮为首的一部分官员,虽然和闻仲一样,实际上都是王羽的人。

可是,闻仲不管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大汉的人,关东军这支军队也不是东夷的军队,而是大汉的军队。

只有夷协军,才在名义上是东夷的军队。

至于诸葛亮,他在东夷朝廷的官位是东夷丞相,名义上同样是东夷朝廷的官员,而并非是大汉的官员。

而王羽之前一直空下了河南道的刺史之位,同样也是为了留给诸葛亮的。

所谓的河南令,正是河南刺史。

诸葛亮,也是时候将他收回中央了。

他在中央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比在地方上更大。

毕竟,管仲的大部分精力,其实都还是放在改革之上。

改革虽然早就已经展开了,但这种事情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真正需要时间的沉淀的。

大霄的双白变法,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改革,有哪个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

不都是如今才开始了一个开头吗?

此事说罢,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便一声令下,歌舞再上,往来宫女内有序地继续将瓜果菜品一一呈上。

宫殿之内一时觥筹交错,丝竹之声悦耳,交谈敬贺之声??。

皇太后笑看了眼下面的年轻人,又命皇后上前来,一阵耳语,皇后听罢一笑,便招招手命曹正淳去准备去了。

王羽的首席太监是赵高,那么,曹正淳就是太后这边的太监第一人了。

手握三分之一的葵花卫,再加上已经大成的天罡童子功,曹正淳在大汉的内侍之中,权势与地位也确实是排在前列的。

身前的内一声高喝,众人尽皆一静。

皇后温婉一笑道,“今天这宴会,难得有如此多的年轻孩子,那当然都得热闹热闹。

正好,本宫刚得两件珍宝,今天晚上,要是哪家公子千金拿出了拿手绝活拔得头筹的,这珍宝本宫便送与他了。”

众人一听,都好奇的梗着脖子张望,就见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画作。

有离得近的大臣一看落款,“呀”

的一声,更是激动得面色通红,“难道,这难道就是三百年前画圣许悲鸿老先生所作八骏名作?”

更是恨不得一幅捧着抱着生怕内给毁坏了小心翼翼的表情。

众位大臣听闻,也颇为激动。

包括管仲,房玄龄这些人,都不由得挪动了步子,想要观摩一下。

文臣嘛,对这些名人真迹感兴趣再正常不过了!

画圣真迹,三百年过去了,留存于世的可是没几副了!

更不要说,是记载之中画圣生前的最后一副真迹了。

各位在场的公子小姐们自是知晓这画有何意义,尽皆摩拳擦掌,一脸跃跃欲试。

画作之后,又有四名内共同抬着一张巨弓入殿。

此弓弓体通体呈红色,弓身乃玄铁打造,如鲜血一般鲜艳,估摸着重逾百斤,弓弦不知是何材质,看起来粗实颇有弹性,弓的两端则镶着金丝边,华贵不凡,还有一袋子白色箭袋装着的特制弓箭。

“此弓重一百零八斤整,弓身乃玄铁打造,弓弦为一蛟龙的背筋,坚韧异常,冰火不侵,不畏刀枪,是天下传闻的传世名器之一,名曰射月,诸位都是渊博之人,想必明白此弓的珍贵!”

皇甫静雅温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天下第一神弓!

射月!”

这下子,见得此弓的武将们全都沸腾起来了!

天下第一神弓,大名鼎鼎的射月长弓!

怎能不让人心潮一涌,为之一拼么?

武器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是由他的主人而决定的。

皇天剑的主人尊重无比,故而,哪怕它已经有上百年不现世,但却依旧是名剑榜第一。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锻造铸剑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后世的剑,难道真的比不上千年前的一把剑吗?

只不过,后世那些剑的主人,比不过皇天剑的主人罢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