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70章高氏建中裂理,赵宋扶中抗理(1/2)

前往大理的人选,以谷凌为主,袁绍为副。

除了这些人之外,王羽又从军中调了几名将领,去协助他们两个人。

王应看虽然已经派人说服窦建德残党降汉了,但是,那个时候,窦建德残党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这才能够答应的这么痛快。

可是,等到他们到了大理之后,之前的危机解除了,这个想法会不会改变,谁都不知道。

故而,谷凌和袁绍想要将这一支人马接手了,也总不能光凭两张嘴。

只不过,兵力的支持肯定是没有的。

几个人隐藏身份,让罗网将他们护送过去不难。

可是,一支军队,怎么可能穿越赵宋的地界到达大理?

而且,真要是搞了一支军队过去的话,大理这边只怕就不接受了!

大理接受的是窦建德势力残党,而并非是大汉。

窦建德如今已经灭亡,他的一众残党不过是无根之水,到了大理之后,大理自然可以拿捏他们,不怕对方翻出天来。

如果换了大汉的话,那么,大理就该危险了!

故而,这支人马只能是窦建德势力残党,而不能和大汉挂钩。

军队不能的话,那就只能安排几名强将。

故而,王羽准备由梁林、梁方、皇甫龙、皇甫斗、韩猛等一众大将随同谷凌和袁绍他们秘密前往大理。

梁林、梁方多年来一直镇守天狼关,在北边还有一点名声,但如果出了北地的话,谁还认得他们?

更不要说是在大苍之外了!

至于皇甫龙、皇甫斗、韩猛等人,他们都是这一战的降将,只不过有些是东苍的降将,有些是中苍的降将。

罗网稍微操作一下,自然可以把他们伪装成战败之后的流亡者。

这些人,在出了大苍之后,和同样作为流亡者的窦建德势力残党混在一起,不足为奇。

而对于这些流亡者,那些小王朝一般都是持欢迎态度的!

毕竟,能够在战败之后流亡,虽然说运气成分因素肯定有,但没有能力活不到现在。

尤其是这些小王朝,但凡是稍微有那么点野心的,都不会拒绝这些人。

毕竟,这些小王朝,就要笼络那些人才,天然上相比那些皇朝势力就要困难的多。

关键的是,这些人都已经成为流亡者了,在过来之后,没有根基的情况之下,自然得牢牢依附在王朝这边。

尤其是对于现在大理外有强敌的情况之下,更是欢迎这种人的加盟了。

要不然的话,王应看的人在伪装成窦建德势力残党出使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窦建德势力残党”

正在和大理王朝接触一事,其实也并没有瞒过赵匡胤这边。

皇城司虽然因为在发展早期并没有得到像罗网那样庞大的资金支持,后期也没有像罗网这样有万三千这样的金主全力支持。

故而,在各方面都没办法和罗网相比。

一个像罗网和皇城司这样的机构,如果没有资金支撑的话,怎么发展的起来?

更不要说是快速发展起来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并没有将皇城司像罗网那样全面铺开,而是紧盯着大苍以及他的周围发展,先在一块区域之内做精做深,等到之后有了足够的本钱之后,才继续考虑全面做大的事情。

事实上,想要铺设一个遍布天启世界的组织,可不是这么容易的。

罗网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了,在七大皇朝和四夷之间,已经全部铺开。

可是,像是南方的两个皇朝,以及南蛮,西的渗透,明显和大苍本土、大武及东夷这些发展程度比较快的没法比。

而大理王国可就在赵宋势力范围的眼皮子底下,对于专注于大苍本土以及周围的皇城司,可没有那么容易做的滴水不漏!

赵匡胤这边能够收到一些风吹草动,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在前线的赵匡胤,收到皇城司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也第一时间为此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

大营之中,赵匡胤坐在中间的主位之上,站在他两边的分别是军师谢观应,以及他的族叔赵无极,而下方分别是楚照业、楼缓、玄武、高宠、高思继、高怀德等一众谋士或大将。

这段时间,赵匡胤头疼的很。

虽然说西苍那边得到了丐帮的相助, 可是,其实这并不能对于赵匡胤产生真正的影响。

丐帮说白了,也就占了一个人数的优势。

一群叫花子组成的帮派,除了少部分高层之外,剩下人吃都吃不饱,能够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难道还能真的指望他们像武侠小说之中那样,每人拿着一根木杆子和人家兵甲齐备的正规军抗衡吗?

因此,那些乌合之众,其实对于赵宋来说,更多的也就是恶心一下他们,无法真正阻拦赵宋兵马的步伐。

然而,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解武令的西苍朝廷,得到了大量江湖武人的支持。

尤其是在西苍势力范围之内的那些江湖门派,为了西苍是真的玩命了!

没办法,之前的朝廷对于江湖门派的限制太大了。

各大皇朝朝廷,对于江湖门派,之前可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的,将江湖门派按照大小不同分品,不同品级的江湖门派的人数规模是有严格限制的。

想要突破这个规模,除了升品之外,那就只能够帮助官府朝廷做事,积累到一定功绩之后,才能够破格允许扩充一定的规模。

除此之外,朝廷给江湖门派定下的规矩不计其数。

西苍颁布了解武令之后,这些限制可都一并解除了。

要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吸引到那么多的江湖武人了。

而这几年,西苍势力范围之内的那些江湖门派,可谓是发展迅速。

但和西苍解武令相对应的,那就是赵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了。

自古以来,文武多有争端,算是赵宋还没有明智压制武人,毕竟是乱世,可是,文人的地位明显隐隐之中要高上半筹。

士大夫,说白了就是当官的,当官的本来就看不上那些江湖草莽,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在两相对比之下,这江湖武人自然要拼死的维护西苍朝廷了,特别是那些江湖门派在西苍势力范围之内。

这些江湖人虽然在军阵厮杀之中不行,可是,玩起刺杀来,也确实防不胜防。

虽然大多数都是刺杀一些小人物,如军中斥候,可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也确实让赵匡胤头疼。

斥候,这个兵种,可是军中最精锐的一批人。

能力不够的话,可没资格成为斥候。

当然,虽然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但他们也不是没对过高层出手过。

如赵匡胤的弟弟赵匡武,这个时候就遭受了西苍江湖武者的刺杀,以至于到后方养伤去了。

要不是被逼的狠了,赵匡胤这一路上也不至于不断地破宗灭门了,夷灭的江湖门派大大小小不计其数,阳极道谷只不过是最大的一个。

更让赵匡胤头疼的,那就是大理的插手了。

如今,窦建德残党如果投靠大理的话,大理必将会更加发展壮大。

这件事情,赵匡胤不得不重视。

“陛下,咱们要么将窦建德残党的踪迹透露到大武那边,借大武之手除之!”

最先开口的并不是一众谋士,反而是作为猛将的玄武。

玄武虽猛,但猛不代表蠢,他或许看起来不精明,却颇有那么一股大智若愚的味道。

“玄将军,咱们都能探查到这边的情况,你以为大武那边就不知道?

天武院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楚照业站出来道。

天武院的实力,甚至隐隐之间比起南北衙全盛时期还要强过半筹,别说是皇城司了,现在的罗网都比不过。

毕竟,罗网才发展了多长时间?

而天武院发展了多长时间?

“大武任由这只兵马向天山山脉向大理移动,只怕是为了有朝一日师出有名!”

楚照业继续解释道。

“楚公所言有理!”

“莫说是窦建德残党,就算是窦建德势力全盛时期,对于大武而言,也不过是小患!

大武之忧,主在外忧!”

“一支残党,大武恐怕根本就不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而这些人一旦到了大理,他日大武外部若是安稳,岂不是给了他们出兵荡平诸国的理由?”

谢观应同样赞同道。

随着乱世全面爆发,之前作为各大皇朝之间缓冲地带的这些小王朝们,很多皇朝表示,已经不再需要他们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