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40章 闭幕式(2/2)

周云的《杀曲》马上就快要杀青了。

正因为如此,柳熙对周云的那种复杂情绪又一次从心头冒了出来。

周云也不能。

这些东西,周云对周览从来只有一个要求,她要有绝对的自主权,比如衣服,她想穿才穿,品牌不能强行让她穿不想穿的。

周览几乎每天都会让秘书整理一份今天工作室的重点工作推进进度给周云发过来。

倒是没有什么需要她决策的,不过需要她都了解。

…… 种子选手。

周览告诉周云,她接到了十几家欧美大牌的合作请求。

周云也在关注,主要是因为宋迟和宁姚都在。

功利,世俗,这些词都很尖锐,几乎没有人想承认自己和它们有关。

那个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宁姚要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并不知道金炳德这部电影会不会以宁姚为主来进行拍摄。

尤其是周云,一身伤,骨头架子都仿佛快要散架。

当初宁姚在接演金炳德的《凡境》的时候,大家就说过,也许宁姚将靠这部电影拿下一座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项。

很多影片有实现第二步的能力,却没有实现第一步的能力。

而除了想要开拓这一业务,更多的电影公司则是把念头打到了自己库存的那些还没有在海外售出发行或者播映权的电影。

明星艺人跟品牌的合作并非只有代言关系。

他再厉害又怎么样,又影响不到她。

周云的回来,让《杀曲》剧组都很高兴。

工作室里的选本组,专门负责看剧本,周览觉得,他们现在也可以开拓一个新业务了。

每天都有新的放映的电影引起大家的讨论,也有新的明星行程被媒体追逐着。

周云这一刻有些惊羡,哇了一声。

工作室的业务都在欣欣向荣。

大家都是带着自己公司的影片来找周览聊海外发行的事情的。

甚至有人论断,在韩国,控制社会运行的不是政府部门,是财阀。

“并不是这样,人家就是专门去卖《泽宝》了,听说是重新剪辑了一个版本,据说那个版本很好。”

卡洛先生对周云说的那些话,可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被很多人都听到了。

既然宁姚可以把《泽宝》交给周云她们去负责海外的发行,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这种想法很容易就从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周云用自己的知名度和面子能把人给请过来看片,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他们想要复制这样的路。

女主角不回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受影响。

而《泽宝》在柏林电影节得到很多买家的认可,正在竞价的消息,虽然没有在媒体上正式报道,但也在华语电影圈渐渐传开了。

没有任何一家片商会因为销售者是大明星就花好几百万美金去买一个卖不出去的电影。

她不在乎。

很多影片公司就把主意打到周云头上去了。

《香烟》在柏林得到的评价还不错,宋迟主要是每天都会出现在参赛电影的首映红毯上,成为了出镜最多的演员之一。

像新盾、海池这种大公司,有自己的渠道,用不着周览他们,但是像这些实力一般的中小型公司,他们自己没有这个人脉渠道,周览的渠道就显得尤其珍贵的。

周云很希望宁姚能够拿下这个奖项。

这是商业行为,不是人情交易。

现在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非常坚定的观念,要多培养人,否则真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没人可用,那就让人伤悲了。

对此,周云也是知道的。

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周云这一次可是真正地销售到了欧美那些国家,那是真要一定实力和人脉,人家才会愿意看你的片子的。

她没有那么的“不问世事”



周云拍完一天的戏,精疲力尽地坐在车上,准备回去,她拿出手机,打开微博,自己关注的博主们都在刷《凡境》和宁姚的消息。

这些议论背后,最根本的其实还是想要知道,周云是怎么把《泽宝》这部电影给卖出去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能理解了。”

都在夸这部电影有一种现实与梦幻结合的生猛。

宁姚回消息,说:好呀,好呀,你什么时候拍完《杀曲》回国,我们国内聚。

这样说当然有它夸张的地方,可也不是全无道理。

周云发现自己收到的工作邮件也变多了。

只是,这样的情绪保留在心底,不停地折磨着她的心。

她没有抱怨过什么,但疲惫是真的疲惫。

只不过,随着杀青日子的临近,周云也开始有点舍不得这一群小伙伴们了。

她很少在一部电影中跟这么多年轻演员一起演戏,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收工之后一块儿吃饭,或者喝酒,玩一玩。

这种感觉很棒。

这一天,柏林电影节闭幕式要举行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