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人情(2/3)
李保国一惊一乍,捂着脸,“幸亏没抓,不然就褶子了!”
“现在已经褶子了!”
蒋瓛怒道,“谁把赵思礼的名字咬出来的?
这份单子都有谁看到过?”
“南城巡检招的!”
李保国道,“这单子就您一个人看了,没第二人!”
“把卷宗和笔录都给我找来!
还有,记录书记也找来!”
蒋瓛怒道,“快!”
赵思礼的名字要是报上去,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就到头了,弄不好也活到头了。
他蒋瓛是亲眼见着,亲耳听过,老皇爷对未来的皇太孙正妃,赞不绝口。
随后,刚才窗明几净的明堂之,窗户门都盖住堵死。
参与审讯的锦衣卫,记录书记等都到场。
蒋欢郑重的吩咐,卷宗和供词重新写,让人犯重新画押,并且严厉的告诉众人,无论谁的供词,都不许出现赵思礼三个字。
等属下散去之后,又在屋里点了火盆,把涉及到赵思礼的单子全部扔在火里。
可是下一秒,他不顾火焰,又把供词卷宗抽出来,小心的擦去上面的污迹,塞进怀里。
~~~ 南城,娘娘巷,赵府。
赵思礼和媳妇,透过大门的缝隙,小心的向外张望。
门外,两个锦衣卫按着腰刀把守,可是胡同口却挤满了焦急的人。
那些都是衙门里同僚的家眷,甚至还有昔日上司的家属。
“当家的,他们怎么还在,咋办?”
赵氏颤声问道。
赵思礼心打鼓,嘴上道,“别怕,咱们把门关好,谁也不见!”
自从他女儿被皇帝点为太孙正妃之后,赵思礼在衙门里的地位一飞冲天,这些日子走关系的人,络绎不绝。
他赵家的门槛子都快要被踏破了,连昔日顶头上司对他都开始小心的奉承。
可是哪天的人,也没昨天来的多。
叩阙案一发,他那些同僚上司纷纷被抓。
那些人的家眷,就全找到他家来,求他帮忙捞人。
他赵思礼可没自大到那个地步,锦衣卫抓人不经过刑部,一看就是皇帝的意思。
这个时候他撇清都来不及,怎么还能往上凑。
但是别人不这么想,和他交好的同僚家属,一副不帮忙,就死在赵家的架势。
好不容易清出去了,这些人就堵在胡同口。
他虽然是芝麻大的官,可是当京官的见的多看的也多。
前几年胡惟庸的案子,李善长的案子都是这个架势。
有的人,就因为随便问了一句案情,直接被锦衣卫拿了,抄家砍头。
跟老皇爷打天下的侯爵公爵都死了好几个,真要是赵家牵连进去,没事都得弄出事来。
再说,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他虽然清廉,不该拿的钱不拿,可是管着南城的巡城治安兵马,不能推辞的灰色收入,每年也有那么一些。
若是被翻出来.........
那可是叩阙案,是惊天的大案!
只要沾上了,就别想有好下场!
肯定会被翻出来的,别说进了锦衣卫的镇抚司。
就是犯人进了兵马司的大牢,为了活命也要死命的攀咬,一个犯人往往能扯出一串。
幸亏祖宗保佑,生了个好闺女。
不然这时候,他赵思礼也要进去了。
“当家的,咱家不能受牵连吧!”
赵氏脸色煞白的问。
“有咱闺女在,咱们只要不开门,不和他们掺和,没事!”
赵思礼心里有了主心骨,开口道,“咱们和皇爷是亲家呢!”
“爹!
娘!
你们干啥呢?”
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正是赵宁儿。
赵宁儿还是原来的样儿,没因为身份的变化穿金戴银的。
“闺女,没事!”
赵思礼强笑,“你不在屋里呆着,出来干啥?”
赵宁儿撇嘴道,“整日在屋里学规矩,人都快傻了!”
皇帝的赏赐有几个嬷嬷,除了侍奉赵宁儿,每日还要教她宫的规矩和礼节。
“傻了也得学!”
赵思礼说道,“规矩就是规矩,你以后是皇太孙正妃,未来是一国之母!”
“知道了!”
赵宁儿叹口气儿,又道,“刚才大姐说,咱家厨房里可没什么吃喝了,说打发人出去买,你们还不让!”
现在的赵家可不是过去那样只有他们几口,家里的奴仆加上太监宫女默默等。
好几十号人,就是好几十号嘴。
“家里有啥就吃啥!”
赵思礼说道,“饿几顿也饿不死!”
咚咚,突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在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 有外客前来,女眷回避。
赵思礼把蒋瓛迎到客厅,侍女奉上香茶。
蒋瓛用袖子盖着自己的手,端着茶笑道,“外面都是来求告帮忙的人吧?”
赵思礼尴尬的一笑,“他们也是慌了,可是我几斤几两能帮上什么?”
说着,拱拱手,“蒋大人,您放心,不该掺和的我绝不掺和!”
“啧,看您!”
蒋瓛笑道,“您是未来的国丈,哪有叫我大人的道理!”
说着,又是一笑,“老哥,这案子是我在办理。
您身份尊贵,且放心,谁吃了豹子胆,敢牵扯到您!”
“费心了!”
赵思礼吃了一个定心丸。
“回头胡同口的人,我叫人撵走!”
蒋瓛又道,“省着饶了您府上的清净!”
“那倒也不必,外面有锦衣卫的兄弟把守,我不开口他们也进不来!”
对于这些同僚的家眷,赵思礼心还是颇为同情。
大明的官不好当,看着威风,可一旦犯事,就是家破人亡。
“必须撵走,不然落在有心人眼里,好说不好听!”
蒋瓛从袖子里掏出卷宗笔录,轻轻放在桌子上,笑道,“现在的人,为了自己活命,什么都敢说,什么脏水都敢泼!”
“您身份尊贵,就算您洁身自好,别人也往你身上硬凑!”
一见卷宗上硕大的卷宗两字,还有些许的血迹,赵思礼顿时心里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