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再设二百万基金之二)(1/2)

中年人像个教师,把病历本递给严子休:“严医生。

这是我父亲,这一段老是咳嗽,有时候咳得我们听着都难受。”

严子休看那老人,长得有点像自己的姥爷,不由心生好感:“来,老先生,先把把脉。”

说也奇怪,医生一旦善意迎人地给患者把脉,患者的心就能安顿一半。

他一边把脉,一边记病历。

患者姓乔,他就叫他乔老先生。

严子休用望气诀看了一下,脉象显示有阴虚火旺之相。

他又拿起听诊器帮老人在胸前背后听一听,安慰道:“乔老先生,你这胸闷咳嗽,问题不大。

你们先坐会。”

医生说问题不大,患者心又安了好多。

因为旁边没有人学中医技术,严子休懒得用循规蹈矩的办法。

再说,听着老人咳嗽,他心里也不好受。

他决定采取大家能接受的最快的法子。

严子休洗洗手,拿出一个水灵梨,又拿出一把水果刀。

削皮、切块、冲洗,放到暖水瓶里,然后插上热得快电器。

几分钟,水就开了。

他把煮水灵梨的水倒了半茶缸,又用另一个茶缸,来回蹬倒(互相倒水的意思)。

老人开始还不停地剧烈咳嗽,有时好像要把肺给咳出来。

但当他闻到煮梨水的清香时,就感到胸口有些舒服了,咳嗽程度开始减缓。

严子休感觉水温差不多了,洒上些回春丹露,端给老人:“乔老先生,喝点试试看。”

直接洒回春丹露行不行?

行是行,可是没有一个媒介传递疗效,患者和家属说不定会胡思乱想,出去给你乱传。

老人试着喝了两口,眼睛一亮,又喝了几口,长出一口气,用手摸摸胸口:“舒坦。”

说完,又喝了几口。

然后沉静下来,不说话,也不咳嗽了。

中年男士有点紧张,问:“爸,你怎么样?”

“你放心,我好多了。”

老人摆摆手,露出笑容。

过了一会,他双手捋捋胸部,又长出一口气,“哎——我这胸口里面,整天像火烧。

现在好像湿抹布抹过一样,舒畅多了。”

老人站起来,来回走了几趟,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人,对自己的身体,一般还是有些直觉的。

他觉得自己这一回指定会康复:“严医生,你真了不起。

我们刚才在楼道里面,无意中听一个患者说,你的水平很高。

她的眩晕症,一会就让你治好了。

所以我们这才来试试看。

我这咳嗽都快三个月了,医药无效啊。

遭大罪了。

你这一杯煮梨的水,真比灵丹妙药还灵。

真是神医啊。”

“哈哈,乔老先生过奖了。”

严子休当然也高兴。

“你看这治疗费,多少钱?”

中年男士问。

“伍院长规定,三十块。”

中年男士给了三十块。

“才三十?

不行,太少了。

德祥,给严医生三百。”

老人有点惊讶,果断地对中年男士说。

看来他们的经济条件不错。

“不用,医院规定多少就是多少。”

严子休想了想,又说,“要不这样,医院刚成立一个救济基金,帮助困难患者的。

你们如果有心,可以捐给基金。”

“好。

严医生,我知道了。

你的人情我也记下了。

回头我给你送锦旗,帮你扬名。”

老人说话做事毫不拖泥带水,“我们就不打扰了。

德祥,我们走吧。”

“好,这是您的病历本。

走好。”

严子休站起来送到门口。

也许是口碑相传的缘故,来找严子休看病的人陆续上门来。

严子休又看了八个病号,都是随手而愈,不用再来复诊了。

中间,后勤科的人送来了碗筷和饭盒。

快下班的时候,伍院长和老马以及一位狐狸脸中年女士来了。

“小严,这是你的善款收据。

我们对困难病患家庭排查了一遍,一共有二十多个,包括周彦说的那个男人和他爱人,都全部资助到位了。

一共用了两千,这是清单。”

伍院长递过两张纸条来,说话做事果然滴水不漏。

老马点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说法。

“这太好了。”

听到大家的困难都解决了,严子休由衷地感到欢喜,接过纸条大致一扫,把收据留下,清单还了回去,“伍院长和马主任做事高效,令人佩服。”

“哈哈。”

伍院长颇为高兴,谁不喜欢做好事呢,谁又不喜欢被人赞扬呢,“这主要还是多亏了你。

对了,小严,我和马主任商量了一个章程。

困难病患家庭申请补助,要尽可能提供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

当然,特别紧急的情况,先行救助,后补证明。”

“周到,非常周到。

先救助再补证明,不愧医者仁心。

宁愿被个别人钻了空子,也不能耽误了病情。”

严子休比了个大拇指,“伍院长,咱们全区有多少医院?”

“大型的一个,中等的像咱们这样的十个,乡镇卫生院一百六十个。”

老马多通透,一听就明白,问道:“小严,你是想通过全区的医院对病患家庭都资助一下?”

严子休说:“是啊。

如果不是周彦,我还真不知道有如此困难的家庭。

马主任,请你和吴专员汇报一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