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指责是爱的呼唤之一)(1/2)

梅教授问道:“小严,我看你给那位气短的女士治病时的方法,莫非是在调神?”

“梅老师目光如炬,确实是在调神。”

梅教授摆摆手:“小严啊。

你不要夸我。

我只是听说过上医调神,今天其实是第一次见。

有些人的病,用医药针灸调好了,又反复;调好了,又反复。

哎,我也早就怀疑,这类现象在心理上有病根。

这次小严你,真是让我开了眼,给我解了惑了。”

其他人见梅教授和严子休谈到中医的核心原理部分,都静心聆听。

“小严,我观察你调神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让患者去想象外面的,一个是让患者体会内在的。

可是如此?”

梅教授问。

“梅老师说得没错。

确实存在两个环节。

而且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的基础。

因为让患者上来就体会内在,她内心还有一些怨恨覆盖着,进行不下去。

所以先让患者在平行世界中,把愿望呈现出来,在想象中满足,化解部分怨恨。”

严子休答道。

“怨恨,不是不好的东西吗?

听你的口气,好像不是很反感这些负面情绪。”

谢院长问。

“梁山反贼,其实都是逼上梁山的好人。

怨恨,其实都是爱没有被满足的扭曲状态。”

严子休打了个比方。

这句话石破天惊,让众人的见解一下子拔高了一层,都觉得似乎有什么窗户纸,即将被捅破。

“哎,人们不都是在压制负面情绪吗?”

雷春感慨地说。

“不压制怎么办呢?

难道发出去?

有些地方你不敢发,有些地方你不能发。

很多时候你又觉得不该发。”

谢院长说道。

这话触及了很多人的内心。

“是啊。

发出去伤人,憋起来伤自己。

两条路都不好。”

梅教授总结道。

“可是憋久了,不还是炸吗?

憋了炸,炸了憋,人都像个会走路的高压锅了。”

雷老夫人想起二儿子来,感慨地说。

雷小楠有些着急:“严老师,发泄不行,憋起来也不行,那怎么行呢?”

她心里是认定以严子休为师了,所以直接叫老师。

雷夫人有些着急,拉拉雷小楠的胳膊。

雷小楠不理她,把雷夫人气得够呛。

“可以化嘛。

不过化之前,要继续深入透视本质。”

严子休笑着说,“我在某个藏经楼里看到过一首诗,读给大家听。

这首诗是这样的:冰,是没有融化的水;垃圾,是没有回收的资源;坏人,是不明白的好人;负能量,是有待照亮的正能量。”

这首诗,其实是无忧告诉他的。

大家听了这首诗,觉得意味深长。

博学多闻的梅教授击掌赞叹:“妙啊。

这似乎有禅宗的不二思想在里面。”

严子休道:“梅老师高见。

确实,从不二的高度透视,人们平时的指责,其实都是爱的呼唤。”

“指责是爱的呼唤?

这是何等深刻的透视啊。”

谢院长赞叹道。

雷明钧有所领悟:“既然冰是没有融化的水,我们就不用讨厌冰了。

想办法去把它化成水就是了。”

严子休赞许地点头:“没错。

烦恼即菩提,是本质上的透视。

烦恼转菩提,是技术层面的操作。”

吴专员颔首:“小严这是把战略和战术都说透了啊。”

尹局长也微笑赞许。

“我今天就看到了‘化’。

那位气短女士的治病过程,就是在化。

大家想想看,她有没有往外发泄?

有没有继续憋起来伤害自己?”

梅教授提醒大家回忆。

大家一回想,果然是没有内外伤害,确实体现了“化”

——第三条路。

谢院长问道:“难道,疾病也是身体对我们的呼唤?”

严子休点点头:“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心因性疾病,是可以这么说的。

当我们的需要受到限制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就往往下沉到潜意识中,然后对生理层面产生干扰,从而引起这样那样的躯体症状。

开始是功能性的疾病,时间久了可能变成器质性的疾病。

其原理,就像小孩子积极表现时,你不重视他。

他就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实质上是用另一种方式吸引关注。”

尹局长,内心颇为震动,这是什么样的见地啊。

平时都说要和疾病做斗争,原来疾病竟然还有这样的深刻本质。

他喃喃地说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严老师,那我们的需要,也不可能都被满足啊?

不能满足时怎么办呢?”

雷小楠问。

“我们在这里先区分一下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肯定需要外人配合。

精神需要,其实在我看来,都是可以自我满足的。”

严子休回答。

“那怎么可能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