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6章 访贫问苦实心行(1/2)

第256章 访贫问苦实心行 黄老看在眼里,不由地一笑:“诸位,既然高公子和贾小姐都表了态,那就以严先生为第一,大家觉得如何?”

“好!”

“赞成!”

下面一阵欢呼喝彩声。

“那有请严子陵先生上台领奖。”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两千两白银自然不是实物,而是一张银票。

严子休接过银票:“感谢黄老,感谢各位评委,感谢各位朋友。

诸位,在下昨天来到贵镇时,看到有一些贫困家庭衣食不足,忍饥受冻,十分艰难。

在下心中十分不忍。

我一个人过日子,资财能用几何?

所以打算把彩头的一多半捐出来,给贫困居民购买衣食木炭等过冬物品。

还希望能得到诸位仁者的支持。”

全场静了片刻。

这是什么情况?

自己好不容易得了两千两白银的彩头,还捐出一多半来?

严子休之所以只捐一多半,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摆在这里。

众人虽然以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内在的善念还是人人都有的。

“严子陵”

的真诚,打动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一阵特别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贾小姐大声地说:“无论我是第二名还是第三名,我的彩头全捐了!”

贾小姐对严子休说:“严先生,我想和你一组。”

这是严子休在本土世界扶贫时多次见过的场景。

说得再好听,不如真金白银有诚意。

严子休的小组有黄老、严子休、贾小姐、高公子,还有一位青年文士叫和嘉玉,人如其名,气质温文尔雅。

这样的好事,谁也不甘心落后。

“愿意!”

“愿意!”

…… 严子休做了记录,把笔记本递给黄老,然后取出一些散碎银子,拉起老汉的手:“大伯,这些你先用着。

明天我们还会送一些东西过来。”

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从屋里跑出来,光着脚,没穿鞋:“爹!

啥事?”

高公子受到感染,跟着大声说:“我也全捐了!”

“救济?

调查?

你们不是来收东西的?”

老汉很意外。

得到同意后,他摸了摸病人的脉搏:“你这是受了风寒,加上肚子里缺乏食物。

服了药,补充上食物就好了。”

“大伯,您要真想感谢我们,就帮我们一个忙。

带我们去了解其他贫困家庭的情况,你看怎么样?”

严子休很愿意给其他人一个付出的机会。

“这,我,我可怎么感谢你们啊。”

老汉泪眼婆娑地说。

严子休带了一个本子用于登记具体资料。

内容包括:住址,家庭人口,贫困状况,建议救济等级,备注。

过了一会,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从堂屋出来,打开大门,看到外面的五个人,目光中流露出疑惑和恐惧的神情。

严子休的话有点绕,可是大家都听明白了。

老汉的眼泪又掉下来了:“他大哥,我们走吧。

我领你们去下一家。”

第一家是土墙院子和土墙屋子。

院墙很低,站在院外能看到里面的情形。

窗户是木头框子,纸糊的窗棂。

有些地方破了洞。

“好。

好。”

老汉抹了一把眼泪,“顺子!

顺子!”

老汉腿一软,就想下跪。

户主是个中年汉子,一脸愁容:“这是孩子的娘。

浑身疼,起不来床。

眼看着越来越重。

唉……”

“好!

从今天起,我们逍遥镇不再冻死和饿死一个人!”

黄老大声地说。

高公子忽然说:“这位大哥,药方给我,我去取药。

我走路快。

不,银子不用给我,我有。”

在路上,贾小姐问道:“严先生,我感觉你做这样的事很有经验,你是经常做吗?”

一行人顶着寒风,踩着积雪,在老汉的带领下,走向下一户人家。

严子休又给男孩一点银子,温暖地笑着说:“小兄弟,买双鞋穿上。”

穷人就是这样,本来没有大毛病,但是无医无药,以至于小病拖大,大病拖死。

严子休补充了一个建议:“黄老,我建议每个小组先带着三十两银子,遇到特别过不下去的,先行救助,事后核销。”

老汉见到真金白银,眼泪就下来了。

严子休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写了一个药方,拿出散碎银子给户主:“大哥,去抓药吧。

再买点有营养的食物。

服上三剂,食物跟上就好了。”

“算是吧。

不过我倒希望永远不需要做这样的事。

不是我不想做,而是希望没有这样的事。”

第二户人家,房屋低矮,逼仄暗淡,家里的女主人正躺在床上呻吟。

严子休很自然地拉了一个小凳子在床前坐下来,对病人说:“不要怕。

我是医生。

我来帮你把把脉。”

逍遥镇有四五万人,极端贫穷者占八分之一,有五千多人,总共一千多户。

扶贫、扶贫,说明有人在贫困中挣扎,才需要你扶贫。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