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6章 业力一转就是愿力之二(1/2)

第236章 业力一转就是愿力(二更之二) 丁社长领悟了片刻:“那如此说来,到底是业力还是愿力,主要看我们的立足点在哪里?”

“非常对。

如果是站在小我的角度,就算是天天引经据典,唱大公无私的高调,也是业力。

如果站在共同体的角度,就是做清洁工,在家做家务,也是愿力。”

丁社长心开意解,深深行了一礼:“多谢严老师。

我明白了,无论是文人琴还是艺人琴,都是偏于一端。

琴无高低,在于发心。”

说完与武婉教授相视一笑。

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和解。

蔡高阳起身请教:“严医生说业力是不由自主的,愿力是可以领导的。

那发脾气的时候,人们都是不由自主的。

怎么把这样的业力转为愿力,也就是说,怎么去领导脾气呢?”

他平时可以和严子休称兄道弟,但在这样庄重的讲法场合,可不能称呼严老弟。

“我们发脾气的时候,一般都是认为脾气太大,自己忍不住。

其实不然,脾气只是我们的工具,我们是脾气的主人。”

“我们是脾气的主人?”

蔡高阳有些茫然。

不光是他,在座的几乎都听不懂。

我们怎么可能是脾气的主人呢?

如果我们是脾气的主人,怎么发脾气的时候控制不住?

严子休笑了笑:“脾气控制不住是个假相,真相是我们不想控制它。”

蔡高阳明悟道:“如此说来,我们可以做生命的主人?”

“我们不想控制脾气?”

蔡高阳喃喃地重复了一下。

严子休等大家体会了一会,说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是看人下菜的。

一般都是在觉得后果可控的时候才发脾气。”

严子休答道:“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药师佛的加持,那如何得到加持呢?

从愿入手。

初入门者信顺佛愿,听话照做。

即可得到加持,满足善愿。

入门一段时间后,逐渐领悟佛心,靠近佛的频道,乃至与佛同行。

到这种境界,不求加持,自然天天在加持之中。

这就是愿之所在,法之所在的含义。”

人们纷纷感叹,确实如此啊。

看来发脾气的人都是捡软柿子捏嘞。

“嗯……是的。”

“这……哈哈。

是是。”

蔡高阳忽然觉得很好笑。

现场的很多人想了一下,也都笑了起来。

依靠谁,为了谁,从哪里入手。

严子休在对功课的介绍中,把这些说得清清楚楚,简明扼要,易学易用,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好啊。

大家真是发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此事可得麻烦你们几位操心了。”

严子休很高兴。

本来是来买古琴,结果又发生这么多好事。

大家发起慈善基金算一件,帮大家调理身体是一件,还有药师法门与这么多人结缘。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活动结束后,众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蔡宅。

掌声停止之后,一位女士起身请教:“严老师,我叫慧清。

请问老师说的——愿之所在,就是法之所在——是什么意思?

我听到这一句,内心有所触动。”

“第二种是在生活中落实。

经文中有这样几句: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这三句是如法修行药师法门的精髓。

简单地说,就是消贪欲,化禀性,培养慈心。

两种功课合起来,就是依靠药师佛的愿力,净化自心,利益有缘人。

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药师佛的信念就会越来越坚定,对这条光明大道的信心会越来越稳固。”

“谢谢严老师,那第二种功课是什么呢?”

如此深刻的智慧,可真是反常识啊。

“有两种功课,可以结合起来做。

第一种是定量功课,比如根据自己的时间,可以拜若干遍药师佛,可以诵一遍经,可以念一千声药师佛名号,可以念一百零八遍药师咒。

时间不足可以选一项,时间宽裕可以都做。

数量可以增减,以能够每天坚持为取舍原则。”

这是要在娑婆三千土遍种净土莲的节奏啊。

在这样一问一答中,时间过得飞快。

很快到了下午五点半。

这个操作性的话题是很多人感兴趣的。

“谢谢严老师!”

顾映之非常喜悦,好像身边一下子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蔡高阳道:“严老弟,后来的客人,又捐了几百万港币,慈善基金已经超过一千万了。”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久久不息。

蔡高阳又说:“我送客人走的时候,很多人都向我问了同样的问题。

怎么有的人离得那么远,他提的问题你就能听到呢?

你说话,怎么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呢?

我当时告诉大家这是你的特殊能力。

现在我有点想知道真相。”

…… 顾映之问:“那做定课时,有什么要求吗?”

顾映之站起来提问道:“严老师,我们要修药师法门的话,如何做功课呢?”

慧清合十感谢道:“懂了,感恩老师。”

“比如你听到电话,本以为是个不听话的下属打来的,拿起电话就想发火。

忽然听到电话里的声音是你的上级领导,此时你的脾气是不是立刻刹了车?”

只留下严子休交往较久的林老板和杜老板,当然还有东道主蔡高阳。

“对,我们本来就是生命的主人。

只是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所以才一直当奴隶。”

“你看,你对脾气是如此的收发自如,还说脾气不是你的工具,还觉得你不是脾气的主人吗?”

原来如此,很多人又悟透了一层。

“拜佛诵经的时候,最好时间宽裕、环境安静,洗手漱口,内外整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