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解惑答疑和人心难测(1/2)

从卫生院回乡大院的路上,严子休问了无忧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既然无忧这么有能力,为什么不去到处救人呢?

无忧罕见地叹了一口气:“无缘的帮不了,缘分不成熟也帮不了啊。”

严子休问是什么意思。

无忧打比方说,就算严子休你有仙府,假如你今天不回梨园集,遇不到这个伤者,你能帮到他吗?

遇不到,不认识,这个叫无缘。

又比如,其他村委会的支书,你也都认识,你觉得现在在其他村办高端果蔬,引导文明建设,有可能吗?

可能有人只想要你的钱,不会听你的劝。

严子休恍然,无缘不行,有缘的人缘分不成熟也不行。

那怎么办呢?

无忧声音一提,道:“没有缘分的,创造缘分;缘分不成熟的,慢慢让它成熟。”

严子休觉得有理,风物长宜放眼量,走着都比站着强。

他又提出一个问题:“上次感悟生命共同体,我觉得自己好像无所不容。

为何今天对这个肇事逃逸的,感到很可恶呢?”

无忧道:“这要分两个层面说。

第一,【悟】

和【证】

不同。

你那次只是有点【悟】

,还不是【证】



悟是有所体验,证是完全确认。”

“悟和证,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悟,好比日出东方;证,好比霜雪融化。”

严子休豁然开朗,又问:“那第二层呢?”

无忧道:“第二层,私忿和公愤不同。

武王一怒安天下,这是公愤。

你那次觉得无所不容,容的是别人对你个人的冒犯。

肇事逃逸这个人,不仅撞伤无辜的路人,还破坏了公共规则。

所以你这次起的是公愤。

当然,公愤也不是天天生气,一直生气,而是对这个事要奋起有为。

公愤的愤并不是一种憎恨情绪,而是一种浩然正气。

如果心完全平静,那就死水一潭,啥事也不能干了。

在宁静中,还要有活力,这样才对。”

真乃高论!

严子休觉得无忧真是良师益友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简直是个活字典。

说着话到了乡大院,远远看见王副乡长在大门口转来转去。

严子休加速近前,下车招呼:“王乡长,我回来了。”

“你!

……”

王副乡长本来有点想发急,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换了语气:“小严啊,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啊。

是不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我给谷楼村搞了一批玉米脱粒机,路上又碰到一个被车撞伤的人,帮忙送到了卫生院。”

“这样啊,那还没吃晚饭吧?”

王副乡长如此和气,让严子休有点不太适应:“王乡长,有事您说。

我不太饿,吃不吃都不要紧。”

“是这样。

下午地区行署吴专员打来了电话,问你在不在。

让你明天到行署去找他,最好上午十点到。”

怪不得如此,严子休心里暗笑:“好,没问题。

我明天一早就去。”

王副乡长和严子休一边往大院里走,一边道:“本来应该安排车送你去,可乡里的车不在家。

你赶早搭车去吧。

你要专心把吴专员的指示领会好,不要急着回来。”

“王乡长请放心。”

“对了,那个你今天送的梨,很有特色啊。

孟主任和张师傅都夸了呢。

这个,这个,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搞一些?”

“可以。

我回头送到伙房吧,请大家都品尝一下。

如果大家喜欢可以订购。”

严子休看出了王副乡长想自个要一些,但没接话茬,因为他现在很自信,不需要讨好谁。

尊重可以,讨好的事不干。

又道:“对了,吴专员找我,就和这个水灵梨有关系。”

王副乡长一听,马上打消了心里的小九九:“好,那你早点歇着。

明天还要早起。”

严子休看着王副乡长的背影,心里想,今天吴专员这个电话一打,乡里面的很多干部对自己的态度都会发生改变。

不过这也正常。

他想了一会儿,锁上自行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住在乡里面新盖的宿舍楼二楼,房间下面就是冲着大门的过道。

按风水来说,不是很好,所以就安排给了最不受重视的严子休。

他在房间里,从乾坤戒拿了三十多个水灵梨,装到布袋里,扛着到了伙房,交给了张师傅,请张师傅在明天早上给每一个干部们分一个,剩下的是张师傅自己的。

张师傅很高兴,又夸了一遍水灵梨好吃。

他刚离开伙房,就碰到车海助理找他。

车海是个小个子,四十多岁,爱穿军装绿。

车海说:“小严,我有个事请你帮忙,到你屋里说吧。”

两人回到严子休的屋里,车海说:“今天家属院的丁家和赵家打架了。

我恰好在旁边看到了,所以领导让我写个情况证明。

我的字不太好,所以想请你替我写一写,我自己署名。”

严子休本来想答应,但又觉得哪儿不对劲。

他就用望气诀看了一下。

发现车海的头上有黑气浮动,隐隐约约的像一个狐狸的狡诈面庞。

他心中明悟,这家伙是想找自己作挡箭牌啊。

万一有什么事,他可以说他的口述不是那个意思,是严子休记录错了,署名时没仔细看。

严子休不禁感慨,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难测呀。

亏得我学了望气诀。

他想了一想,委婉地说:“车海哥,我和丁家有点远亲,所以不是不帮你。

而是我确实不能替你写,到时候丁家知道了肯定会埋怨我的。”

车海看到他态度坚定,只得怏怏不乐地走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