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53章 峡谷之城(1/2)

第453章 峡谷之城

作为导游,在旅途中,不可能像游客一样放心大胆地睡,还是有生物钟调节着。

何欢醒来,看看中午了,问李师傅:“李哥,到哪儿了?”

“马上下高速了。”

“那行,你在前面找个饭店吃中饭。”

李师傅是大理人,何欢也不用多交待,下了高速后就在路边一家饭店门口停下,何欢站起来,拍拍手,“起床了!”

大家睁开眼睛,茫然,看向窗外,“到了吗?”

“下来上个厕所,吃个饭,放放风。”

一车游客大笑,这很导游!虽然座位舒适,但坐着几小时也累,尤其是睡着。

揉揉发麻的腿,大家都站起来,下车。

精灵是个吃货,何欢领着她去点菜。

“白吃白喝这么多顿,终于可以点菜了!”梁安歌认真浏览保鲜柜里的菜。

饭馆老板娘都惊呆了,盯着他们,也不招呼。何欢看看菜柜,抬起头喊人,老板娘才赶忙过来,“你……不会是小白龙吧?”

“不是,不是,怎么这么多人认错啊?”

梁安歌大笑。

老板娘又看着她,“你……伱不会是精灵吧?”

“我从来不骗人,我是。”梁安歌笑着点头。

这台拆得!

老板娘又看看门口的车,赫然插着白龙旗,车身上还挂着音乐之旅的横幅,激动得连忙给他们推荐特色菜。

点好菜,大家还在外面放风,何欢招呼他们进来坐下。

“云州的路就是这么弯弯曲曲,要绕过很多的山很多的江,本来南涧跟怒江的直线距离很近。但是我们走了一上午呢,真好,我们现在还在大理境内呢。”

几桌人大笑。

早上就喝了稀饭,菜一上来,每个人都吃得很香。

吃完饭,小白龙团上车。

也没人犯困了,何欢又讲起来:“虽然我们还在大理,但这是大理最西边的一个县了,我们现在就要跨过澜沧江,到达怒江,估计还有一个多小时。”

“好哎!”

何欢展开一张云州地图,“你们看,别的地方从地图上看来都是一块,而怒江是一条。很狭长,还狭长得很对称,两头要大一点。

上面往左凸出去的一块儿就是独龙江,独龙族居住的地方,下面往右凸出来这块儿跟丽江和大理接壤的是兰坪。”

“你为什么要说上下左右?”一个专家问。

他是很认真地在问,秦怀忍俊不禁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

何欢忍着笑,也认真地回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嘛,这样更直观一点儿。”

专家点点头,接受他这个说法。

何欢也很欣慰,大家都能接受这么简单的道理。上下左右多方便啊,每次说东南西北,他都得先在脑子里把上下左右换算一下。

何欢又继续说:“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丽江。挨着大理和丽江这块儿就居住着白族和普米族。

之前一直属于大理或丽江,到五十年代,才划归怒江,而且怒江由丽江专区代管,直到七十年代,怒江才正式成为一个和其他州市同行政级别的地州。

兰坪,兰来自于原来上级行政单位的上兰,坪,来自于白坪,就组成了兰坪,是跟大理关系很近的一个县,跟剑川挨着。”

“呀!那我们应该先去南涧和巍山再去剑川,就不用绕这么大一圈了啊!”梁安歌说。

何欢道:“你想得真美呀!兰坪到怒江,隔着云岭和澜沧江,你想从兰坪去怒江,得绕到大理,再上咱们刚刚的高速,再到咱们现在走的国道,还是一条路。”

一车人佩服地看着他,觉得他地理好好!

“不愧是活地图啊!”一位专家赞道。

秦怀抽抽鼻子,很认真地忍了一下。

何欢也很得意,严格说来,只要不把他放到实际场景中,他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并不是路痴就不能规划最佳线路!

“正因为这大山大河的阻隔,所以直线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要绕很远很远的路。也就形成了在云州,经常是出国比出省更快。”

大家点点头。

“怒江辖一市三县,只有兰坪与内地挨着,其他三县全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50千米,完完全全是一个边境地区。

与大理、丽江接壤的兰坪也是怒江最大的平坝,是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所以从地缘和族源上,也能看出他们的关系。”

“嗯。”

“白族占到差不多一半,普米族占不到百分之十,但在怒江来说已经很多了,还有部分普米族居住在丽江宁蒗一带。

纳西、摩梭人、普米、藏,都是藏缅语系,以后我们有机会走西北线,再去探访他们的音乐。”

专家们也高兴,跟小白龙团一边工作一边吃喝玩乐,真的很好嘛!巴不得跟他把云州二十五个少数民族走访完。

“很多人说为什么不把州府建在兰坪呢?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建在平坝地区,对不对?尤其是在云州,更加明显,但怒江不是的。

因为兰坪嘛,它是在澜沧江边,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白族。怒江边,是傈僳族聚居地,而且它叫傈僳族自治州,那你州府建在澜沧江边吗?”

专家们笑了。

“兰坪确实更平,也是怒江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好的县,因为兰坪矿产资源丰富嘛。一个有资源的县,其实丽江和大理都想要的。

那怒江怎么办?百分之九十八都是高山峡谷,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那真的要成为最穷最穷最穷的州了!

靠农业,耕地不足百分之五!靠水利,不能建水电站嘛!靠工业,高山深谷里建不了工厂嘛!那怒江还能靠什么?”

专家们还在思索,何欢就抢答:“靠旅游!”

大家笑起来。

“怒江真的很穷,但全州没有一个收门票的景点!怒江也真的很美,没有工业污染,保持着原生态,所以它不靠旅游靠什么?

也正因为要靠旅游脱贫,怒江正在修建美丽公路。保泸高速也正在修建,怒江就快要结束它没有高速路的历史了。以后大家到怒江就会方便很多。”

大家也很开心,很期待。

“刚刚说怒江没有水利,怒江以每年1.6倍于黄河的水量奔腾而下,却是我国少有的没建水电站的大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专家们看着他。

“怒江是三江并流里面最西边的一条,从北到南,奔腾直下,有六十六处激流,七十七处险滩。

最开始被人们发现的时候,也就是世纪初刚刚开始修公路的时候,这么大条江,国家当然想要建水电站。

做了很多考察,最后放弃了。因为一个原因是它不像金沙江和澜沧江,到下游一带,江面变宽,形成一个扫帚。

怒江大峡谷是最深最直最长的大峡谷,就像一道闪电在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劈出来的,两山夹一江,全程呈深V型,没有地方给你建水电站。

另一个原因就是,怒江地质非常脆弱。它处在一个断裂带上,而且现在地质活动仍然很频繁。

任何坚固的钢筋水泥也阻止不了怒江这个深V里频繁的地质活动,谁也阻止不了怒江两岸随时发生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所以这里的公路也是最后打通的。怒江修公路是最难的,比其他地方多花几倍的钱。修了公路后,人们出入也要经常带着炸药包,因为经常落石堵路嘛。”

专家们不由胆战心惊。

何欢笑笑,“不要担心,这次深入怒江大峡谷,我们都是请的当地的老司机,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避险随时开路的气魄!”

众人笑道:“感觉成探险之旅了。”

“怒江,处于横断山区被挤压得最紧的位置,在这狭长的地带,纵列着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落雪山、澜沧江、云岭。

四山夹三江,就在这个狭长的地方。境内最高点是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处是怒江河谷,海拔738米。

就是因为这巨大的高差,挤得紧紧的皱褶,形成了怒江的立体气候,也造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水电站已经很多了,但一条自然古朴的大江,没有人去阻止她,任由她一往无前地奔腾,才更加重要。

所以,经过水利和地质专家们的反复勘察和论证,最后怒江就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廊道、自然风景长廊、多元民族文化走廊,保存了下来。”

听到这,探险也不怕了。

“因为立体的气候,所以河谷炎热,山顶严寒。古时候茶马古道的白族客商唱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上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

穹赕,就是怒江河谷。讲的就是翻越高黎贡山的辛苦,山脚临江,却干燥严热,山腰森林茂密,是动植物的天堂。山顶终年积雪,人迹罕至。

怒江百分之六十的范围属于自然保护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这就构成了生态廊道和自然风景长廊。”

大家越发向往。

“除了立体独特的自然风光,怒江境内有22个民族,55万人,傈僳族占一半,少数民族总人口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