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孤绝不做那恩将仇报之人!(2/3)
三个人躲在大本堂的一间空房子里谈天说地,至于高明这个“外乡人”,自然是负责教授一众皇子皇孙的课业了。
“松江知府邓处善还好,从洪武十二年担任松江知府,至今已有十二年矣。”
“松江通判张惟善也是洪武十二年任职,一直干到今天。”
“两人虽没什么大的政绩,但也算尽职尽责。”
几人正聊到这儿的时候,忙了一上午的高明偷偷溜了过来,听到这话当即不屑地撇撇嘴。
“你俩就不能说点
实在的?”
“总这么藏着掖着,三皇孙啥时候能成长啊!”
杨新炉和秦亨伯听到这话当场不乐意了,愤怒地看向高明。
“我们俩这话咋就不对了,这俩人确实挺尽职尽责嘛,又从未听过什么劣迹。”
“而且松江府也算百业兴旺,百姓安居,有啥不对的吗?”
高明讲了一上午的课,把他累得口干舌燥的,看到桌子上有茶盏,也不管是谁的端起来就喝。
高明连喝了三盏茶,这才满是不屑的开口。
“哼哼!”
“三皇孙,我只说一句话你就懂了。”
“能在洪武朝能平平安安当十二年知府,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十几年,多少大案要案都没波及两人,就可知两人的道行有多深了。”
“我都不用看这俩人的履历,就可以笃定这是俩老油条。”
“因此,三皇孙若想好好治理松江府,这俩人最好丢掉,重新找陛下要两个年轻干练之才。”
“呃呃……”
高明这番话一出口,不仅朱允熥愕然,就是杨新炉和秦亨伯也一脸的懵逼。
他们俩刚刚还正儿八经地分析履历呢,没想到高明一句话就揭破了松江府这俩人的老底。
高明说得没错,这些年一个又一个大案,这俩人都能稳如泰山,一直待在松江府知府、通判的位置上。
既不升职,也不降职,这确实是两个老油条。
这种老油条守成还行,但对于眼下三皇孙来说,却有些不合时宜了。
….
三皇孙接下来要干的事,不论是发展海军,还是重开市舶司,都需要一些有闯劲的年轻人。
这等官场老油条,最怕的就是做事。
他们奉行的标准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三皇孙若是指望他们做事,甭管啥善政都能被两人给托黄了。
“高兄真是一语中的呀,老夫佩服!”
“老夫也佩服!”
两人夸了高明一声后,又赶忙看向朱允熥。
“敢问三皇孙,陛下对于松江府治理有什么示下吗,说没说过可以让你任免地方官员的话?”
“好像说了吧?”
几人见朱允熥说得如此不确定,心里齐刷刷一凉,暗道老皇帝这是不想交权,打算在磨炼三皇孙几年呀。
然而,朱允熥接下来的话,直接震惊了三人。
“不过皇爷爷说了,朝中所有官员让我随便挑,说看上哪个就把那个派给我,让他替我管松江府去。”
三个老头听到这话,齐刷刷地凑到朱允熥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满怀希冀地问道。
“陛下真是这样说的?”
“是啊!”
“太好啦!”
“看来陛下对三皇孙的宠信,已经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就是比之当年的太子殿下也不遑多让了,哈哈哈!”
高明见两人如此得意忘形,当即给两人泼了盆冷水。
“当年汉武帝对太子刘据还颇为宠爱呢,可结果又如何?”
“因此,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掉以轻心!”
“吾等还应该继续小心谨慎,全力施为,帮助三皇孙建立功勋,稳固圣眷,稳固储位!”
两人听到高明这话,齐齐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认真的道。
“高兄教训的是,我们俩确实有点得意忘形了。”
高明教训完两个老头,又开始给朱允熥谏言。
“三皇孙,为师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若是你能将此人从陛下手里要回来,满朝文武都会对您刮目相看!”
“而且,此人还会死心塌地地为您卖命,松江府也必定会在他的治理下更加繁荣。”
朱允熥见高明这么说,成功被勾起了好奇心
。
“高先生,此人是谁?”
“此人就是原礼部尚书,现被贬到云南当知府的赵勉。”
“他啊?”
朱允熥一听是这人,脸上立马变了色。
“这人处处跟我作对,我都没稀罕搭理他,你竟然让我主动将此人调回来?”
“不行!”
“孤绝不做那恩将仇报之人!”
三人听到这话,脑门上齐齐浮现出一条条黑线。
“殿下,您说错了,是以德报怨……”
“再者说,此举乃是为您收拢文官之心。”
“武将勋贵那边自不必说,有凉国公、开国公两人,再加上晋王殿下,武将自然是一边倒地支持您。”
“但文官这边就不好说了,他们这些年一直悉心培养二皇孙,并在太子故去后,将其视为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因此,您若想收拢天下文官之心,首要的任务将是要表明自己不计前嫌,并且能够礼贤下士……”
朱允熥越听越烦,直接打断几人的话,气鼓鼓地回乾清宫睡觉去了。
三人见状只能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
“高明,看看你举荐的人选,把三皇孙这种好脾气都给气跑了!”
“唉!”
“我也是为三皇孙好啊,三皇孙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官这边不归心。
若是能把文官之心收拢过来,其储位就更稳固了。”
杨新炉和秦亨伯也只是嘴上抱怨几句,心里还是非常认可高明的建议的。
“那就过几天再劝,让赵勉那厮多挖几天蘑菇。”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乾清宫。
老朱刚命人传膳,正打算去叫大孙呢,就见到大孙气鼓鼓地回来了。
“大孙,正好过来陪咱用午膳!”
“不吃!”
“不饿!”
“没胃口!”
老朱看着大孙渐渐走进卧室的背影,满脸都是不解之色。
这孙子不是吃饭最积极么,今天这是怎么了?
正在他疑惑之时,秦德顺递上来几页纸。
“皇爷,这是大本堂那边传过来的记录,您看过就明白了……”
老朱随意翻看一番,看到三人大言不惭地说要帮大孙稳固圣眷,稳固储位,脸上不由浮现一丝冷笑。
咱大孙的圣眷还用得着你们帮着维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