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诸般道术,入我囊中(2/2)
人若深信不疑,他日事到临头,必会自己寻些痕迹、强行归因,以为事情应验。
实际上,人也只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杨朝夕默然,心知吴天师所言,虽近乎浅白,却是难以辩驳的至理。
人之性情,有忠厚、有狡诈、有跳脱、有沉闷,然而总有一个无形的“道”
字,将这性情各异之人,全都网罗其中。
半晌,吴天师才又叹道:“务实、务虚,本无高下。
然而世间之人,遇到难题,却多半会避实而就虚……”
杨朝夕仍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吴天师教授的诸多道术,连同这一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上清观中诸般事务,经过九月十五的改弦更张后,观中道士、弟子也渐渐适应。
井然有序的修道日子里,授业师傅倾力教授,观中弟子各求所好,各人身上的文武艺业,也在奔腾的时光里、与日俱增。
公孙真人每日晨课已不再带着一众道士、弟子演练“翠云道功”
,转而开始仔细教授起“公孙剑法”
来。
每教一段时日,便要让演武场中道士、弟子互相拆招印证,众人手上剑术,也因悟性高低,以快慢不等的速度、日益提升。
杨朝夕、朱介然、卓松焘、黄硕四人,因曾随公孙真人去洛阳论道演武,纷纷自觉站出来、将在洛阳客居期间学到的“夺槊拳”
教给众师兄弟。
杨朝夕最为慷慨,因在麟迹观客居多日的奇特经历,反而学到了更多武技。
于是,诸如“落雨惊秋剑”
“新荷残梦剑”
“劳燕分飞剑”
“灵蛇化蛟枪”
之类、学得半生不熟的兵器技法,他也拿了出来、通通演示一番,供一众师兄弟们参详。
这一举动,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众人对他客居麟迹观之事,更加艳羡;二是更多的师兄弟站了出来,将自己家传的拳法、兵器技法当众演示,供大家挑选修习。
这般互通有无、和乐融融的修道岁月,彻底替代了从前刻板、严肃的道观氛围。
让更多上清观弟子,在艺业精进的同时,也渐渐感受到一份与有荣焉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