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九星锁眼开,达摩洗髓经(1/2)
血作点画,分宫划野;汗透背脊,凝神屏气。
杨朝夕伏在石榻上盯了半晌,终于哈哈大笑。
笑声在石室中鼓荡,竟震得灰土簌簌、烛火摇摇。
方才他细细数过,那一片细小的孔洞,竟有九十一个之多!
旋即他以血画线,试着将一些孔洞连接起来。
几番涂涂改改,才发现这些孔洞、居然是他曾在一部道经上看到过的“河洛相依”
图象。
只不过那道经声名不显、作者不详,且对这“河洛相依”
图象十分鄙夷,认为是释门对中土八卦阴阳、五行数术的曲解。
有的师兄弟看了,也只当做杂说一笑置之,并不放在心上。
此时又见这“河洛相依”
图象,心中才收起了几分轻视。
或许这的确是释门中人牵强附会出的一副图画,可若当真是密道或秘宝开启的关键,却非得循着那凿孔者的意图、将这图象破解开才行。
杨朝夕略一沉吟,当即想到自己方才拿起青铜匙,在一片孔洞中胡乱点戳的触感。
似乎大部分戳中的、依旧还是石板,只有个别孔洞下,会发出金铁交鸣的清响。
心中顿有所悟,明白那些金铁相处的洞中,才应当是真正的锁眼!
左右无事,杨朝夕面色专注,又抓着青铜匙、在这许多孔洞中尝试起来。
每发现一处锁眼,他便将青铜匙当作錾子、在其周围刻上一圈划痕,作为标记。
如此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只觉头昏眼花,口干舌燥。
赶忙找来清水葫芦、猛灌下几口,稍作喘息,才重又站起身来,向“河洛相依”
图象望去。
终于发现,原本属于“洛书”
的中宫五孔、东左三孔、北后一孔,恰与“河图”
的中宫、东左、北后部分孔位重叠。
而这重叠的九个孔位,恰是他做了标记的锁眼!
九乃至阳之数,又为道之纲纪,上应九霄、九星,下应九州、九黎。
于释门而言,亦有九乘、九众、九厄之说。
若这九个锁眼便是关键,那么只须依次解锁、便可将这石榻开启。
只是这九个锁眼,到底先开哪个?
有没有先后顺序或是什么禁忌?
杨朝夕却是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下手。
照说“一、三、五、七、九”
皆为阳数,“一”
为起始,“九”
为终极。
这九个锁眼,自该从北后“一孔”
开启才是。
可接下来东左“三孔”
、中宫“五孔”
,皆各按其形排列,又当如何逐次去开?
杨朝夕一时急得挠头抓腮。
良久,脑中忽地灵光一闪,直骂自己糊涂。
“河洛相依”
既是河图、洛书嵌套得来,自当符合“左旋主生、顺生逆死”
之理。
若依此理,便该先开北后“一孔”
,再开东左“三孔”
,最后开中宫“五孔”
。
而东左“三孔”
,则对应“天、地、人”
,天居上、地居下,人居中央。
《道德真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
,开启次序便是“中、下、上”
。
至于中宫“五孔”
,则对应“木、火、土、金、水”
。
左旋而顺生,自当从东宫“木”
位起始,至北宫“水”
位结束。
开启次序便是“东、南、中、西、北”
。
想明白此节,杨朝夕再不犹豫,当下抄起青铜匙、径直插入北后“一孔”
。
顺势左旋一圈,登时便觉旋到了极致。
正疑惑何故毫无动静,便听到身后石榻中传来一阵闷响。
转头去瞧,只见砌成石榻的一块石砖,竟然塌陷了下去,剩下一道四四方方的陷坑,足有两尺来深。
杨朝夕心头一喜、再接再厉,又将青铜匙拔出,寻到东左“三孔”
。
从中间一孔插入,左旋两圈,才旋到了尽处。
接着又听得一阵闷响,方才塌陷处的右前方、又有一块石砖陷落下去,同样留下一道黑黢黢的陷坑,烛照难及。
杨朝夕心怀振奋,当即依法施为。
接着拿起青铜匙,陆续插入东左“三孔”
的下孔与上孔。
下孔左旋三圈、上孔左旋四圈,圈数却是不断递进,才达到锁眼的极限。
与之对应的,则是第一处塌陷左前方、相邻的两块石砖,依次也陷落下去,留给杨朝夕一道长长的陷坑。
他拔出青铜匙,缓了缓开启的进度,盯着那已然塌陷的四块石砖,忽地恍然大悟: 原来这石砖塌陷的顺序,竟是依照九宫之序、依次陷入!
方才他还念叨的“洛书九宫诀”
有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
而这九宫之数,不但是石砖陷落的次序,更是对应锁孔左旋的圈数!
足见这榻下机括,已将数术、易理深蕴其中,端地是布设巧妙,勾连精微!
一念及此,杨朝夕信心倍增。
当即又寻到中宫“五孔”
处,对着这形如“十”
字的五只锁眼,依照“东、南、中、西、北”
五个方位,依次插入青铜匙,左旋数圈,将之逐一开启!
身后石榻不时发出一阵阵闷响,其中夹杂着铁石相磨的轻响,显然是机括与石砖碰撞发出。
而石砖陷落的次序,果然是依照九宫之数、逐个缓缓落定。
到得最后,锁孔只剩下北宫“水”
位一个;而石砖已陷落成一个巨大的“凹”
字,只有“戴九”
之处的石砖纹丝未动,仿佛是这石榻最后的倔强。
杨朝夕双眸火热,早便迫不及待。
当即又将那青铜匙捅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