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0.朱标的九九六(4000)(1/2)

徐伯回头冲周乾笑一下跟上。

周乾还站在原地发愣,徐妙锦回头看了眼他的傻样子,臭着脸想到他平日里待自己不错的份上。

便不与他生气了。

徐伯关切道:“小姐你……”

“没有。”徐妙锦没好气的道:“我才没有不高兴,徐伯你别乱说。”

徐伯懵圈了,我什么也没说啊。

听到这里,徐伯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看来小姐对周小哥有兴趣?那周小哥确实还可以,今晚的表现让人大吃一惊,只是国公府小姐怎会与官身都没有的小子结合。

“呵呵呵,周小哥挺有意思,只是觉得有意思。”

徐妙锦若有所思,便也傲娇的没有追问。

两人已到国公府,便不再怕被徐辉祖发现,此时他应该在宫门值守,徐妙锦正放松下来时,便听见身后传来发怒的声音。

“徐妙锦!”

徐辉祖怒不可遏的道:“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允炆长孙今晚让人传你进宫中用膳,你竟跑出去野。我要把你禁足在府中,今后不得离开半步。”

徐妙锦听说大哥要禁足,不禁又惊又恐,她眼珠转了转,便想着赶紧离开徐辉祖的视线。

“徐伯,把她给我关起来!”徐辉祖说完拂袖而去。

…………………………

看着面前的大饼和粥,周乾对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笑道:“狄老头你竟会做饭。”

蓝玉坐在旁边闷头吃饭,竟然还要主动给狄老头盛饭,周乾看了看两人疑惑道:“狄老头,我们其实该给国公爷先盛饭才是。”

朱元璋愣了半天:“盛,咱盛。”

蓝玉道:“狄老爷是长辈,该我来盛饭。”

争执间,蒋瓛手疾眼快的帮几个人都盛了饭。

一顿饭吃下来,蓝玉简直是食不知味。

“狄老头,吃菜。”周乾炸了一份臭豆腐出来。

几个人絮絮叨叨说着今晚发生的事情,朱元璋尝着臭豆腐道:“你做的跟咱当年吃过狄子彪他娘做的,味道有些像啊。”

想当年他投奔到郭子兴的旗下时。

郭子兴将义女马氏许给他,从此自己妹子便跟着自己,好几次被郭子兴儿子陷害,都是马皇后救的他。

其中有一次,自己因遭误会被他们关进大牢,不给饭食,想让他活活的饿死在大牢。

马皇后便去厨房窃取食物,想要送给他解饥饿,谁知刚进厨房,便和郭子兴的夫人撞到。

情急之下,马皇后便把热饼藏到了怀里,养母跟她说话,看见她神色有些异常。

两人僵持下,马皇后眼泪就自己落了下来,更咽着禀明苦衷,当她解开衣服时,那饼早已经粘在胸上,几乎将胸前的肉都烫烂了。

郭子兴的夫人动容,边给马皇后上药,边让其他人去放人。

两人艰难岁月,刀山火海。

做了皇后之后,他对自己这妹子又有了更深的思念和感激,总想着要好好弥补她。

谁知马皇后不听,依旧是在后宫穿着朴素,平常时便是旧衣服,带着宫人出去挖野菜,送给城中百姓。

朱元璋心里难过,自己这妹子就是鞭策自己,劝说自己的人,是约束他有些过激行为的人。

到了后来,有些熟悉自己的人,知道自家妹子是自己软肋,犯了错就巧妙的利用自家妹子帮他们做挡箭牌。

“唉,咱想她啊。”

周乾听到狄老头的声音有些悲伤和更咽,顿时知道这人是怀念起他的亡妻了。

想到狄老爷子待自己很好,周乾正想安慰时,却见他眼睛里没有了刚才的悲伤,又成了爽快的老头。

朱元璋是什么人,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开国皇帝,虽然偶尔念起逝去的故人,但他绝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他身为皇帝,深知自己倒下,大明江山也就倒下了,在很多事情没有安排好前,他要和天争寿。

蓝玉离开后,已经入夜。

周长平他们不回来,阮宜良母女三人也有自己的住房,这院子现在宽敞的很,他便留狄老头住下。

夏风习习,月色安静的笼罩着大明的心脏,应天城。

此时已经是三更半夜,除了远处河水中的蛙鸣,便是巷子口随处跑的野狗吠着。

蒋瓛安静的坐在院中树下。

“你想去国子监吗?”朱元璋静静躺在枕头上:“或许咱可以和蓝将军说一说,让他帮你改改户,去国子监可以长进很多。”

周乾躺在里侧,道:“我自然想去国子监,只不过刘三吾说他要先去请示朱皇帝才可以。”

“那就等几日。”朱元璋翻了个身背对着周乾道:“你是舍不得你的那个农学社?”

周乾轻叹一声道:“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但人往高处走,能入国子监对我也是好事,等消息吧。”

“对了,那你便等三日,咱估摸着应该可以。”

周乾点头,今日的疲惫让他觉得十分想睡觉,闭着眼睛很快进入梦乡。

房间角落里的蛐蛐声很响,朱元璋用胳膊碰了碰周乾,却听见均匀的呼吸声。

在宫里,只要他入寝,女史们帮他脱衣的脱衣,洗脚的洗脚,在这里就是自己入睡,却也挺有意思。

“小子,咱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是你爷爷,咱就是朱重八。”朱元璋侧过头看见熟睡的周乾,帮他掖了掖被角,缓缓的睡过去。

……………………

文华殿。

朱标将山西干旱的奏疏最先批阅出来,随后便是其他琐碎。奏疏有一半是京城中官员每日问好的话,千篇一律的谁家又做了好事,谁家儿子是有名的大孝子。

他勉强在文华殿坐着,处理完要紧的事情,便起身走几步,站在殿门口看看星星。

其实皇宫就那么一片儿天,也看不到什么夜色,值守的武将一拨拨的过来又一拨拨的过去。

这几日朱标批阅奏疏,便有不少的大臣过来上奏慰问。

昨天还在改奏疏,朱樉非要给他找一位名医来,说给他切切脉,那人察觉到后,便诱导朱标自己说出身体的状况来。

见有人想窥探自己隐私,朱标怒火心中起,将那人赶了出去。

今天早晨,老四燕王又把一个庆寿寺的和尚带来,和尚名道衍,自称是杏林世家,一双三角眼,黑黄的面皮看的朱标不舒服,

朱标不想拂了兄弟的心意,便让他切脉。

自然是什么病也没有,朱允炆送他们出去。

朱标有些困,不小心将旁边的一摞奏疏撞翻,值夜的内侍立刻进来帮忙捡奏疏。

捡着捡着,朱标便看到一本蓝玉上的奏疏,这才想起来前几日蓝玉跟自己说过些话,拿起奏疏翻看起来。

蓝玉在奏疏说,燕王在北平王府用的东西有些僭越,车舆仪仗几乎与皇帝的一般无二。

又说有人看见燕王府上常有紫气飘着,王府里聚集着不三不四的人,让朱标防备朱棣。

朱标拿起奏疏,走到旁边的宫灯出点燃奏疏,内侍很快将灰烬清理。

他知道上次蓝玉和朱棣因为马匹的事情有些不合,这样说总有些攻击燕王的嫌疑。

朱标从小带着朱棣,知道朱棣待他很恭敬,他坚信朱棣不会有什么害自己的嫌疑。

才将秦王朱樉的事情摆平,他现在不希望再出现什么王的案子,兄弟之间这一点还是信得过的。

起身到了侧殿,内侍给他准备的塌在这里,朱允炆已经在旁边睡着。

这孩子倒是很孝顺,每晚都要过来陪着自己,经常帮他洗脚,就连内侍管的痰盂便盆,这孩子都接过来。

但朱标却脑海里浮现出上次和周乾说话时的样子,自己告诉他哪些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应该信任怎样的人,小心什么样的人,利用怎样的人,惩罚怎样的人,该如何收服人心,那孩子听的十分专注。

朱标踏进侧殿的脚步又收了回去。

去年他还告诉朱允炆,多去和陛下身边的人亲近些,在陛下面前说话有分量的翰林院学士也多去走动,尤其是刘三吾。

只是允炆这孩子似乎心思根本就没听进去,他也只好放弃自己的想法。

“父亲。”朱允炆醒来,看到门外的朱标,忙起身道:“父亲为何不歇着。”

朱标道:“政事繁忙,民刊月册还没有整理好,你皇爷爷吩咐我的事情要去做。”

大孝子朱允炆站在门口,猛然抱住朱标,抬头问天:“老天,你能不能让我父亲轻松一些,就让我朱允炆替父亲多分担些事吧。”

此举倒把朱标给震住了,他心中有些微愣:“好孩子,好孩子。”

上次朱标说自己想歇歇,有些太累了,朱元璋觉得,自己像朱标这个年纪时还在马上呢,有病也在马上养。

人没有那么娇气,朱元璋也并不是不疼爱朱标,只是他用自己的身体去衡量朱标的身体。

他说了几次朱标偷懒,朱标便再也不说自己累的事情了。

倒也不是怕自己皇帝老子,只是他不想过多冲突,再加上有些事还是挺担忧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