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傅忠请缨(1/2)
第七十一章 傅忠请缨 西南前线, 西南已经开战月余了。
不过,这一段是最大的困难,还是行军。
所谓三十万大军,如果加上民夫,那是只多不少。
但是在前线的战兵,不会超过十万之众。
无他,不管从四川到这里,还是从湖南到这里,都是千里迢迢,高山大渊,人烟稀少。
即便有些人烟也都是当地土司。
可以征服的百姓少之又少。
故而,三十万大军,绝大多数都在维持后勤线。
真正交战的不过十万之数。
不过,这对于梁王军已经够了。
虽然双方大军,还没有合战。
但是在此之前的小接触已经有了。
沐英为大军前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见元军驻守的地方,也一并清扫干净,算是见识了元军的实力。
怎么说啊?
沐英也算是身经百战了。
当年也打过陈友谅,张士诚 与北元也打过仗,好久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敌人。
大明军事实力是在红巾军起义之前跌到最低点。
然后在与红巾军反复拉锯之中,也淘汰了很多不足用的将领,也让很多有能力的将军脱颖而出。
比如王保保。
能与徐达两败俱伤,王保保列入天下名将之属,决计没有问题。
可见北元的战斗力在经过大起大落之后,还是有些保留的。
但是梁王这边不一样,梁王没有经历过大战。
最大的一战还是与夏军打的。
明玉珍所部乃是天完王朝的一部,在陈友谅篡位过后,方才自立。
但也仅仅敢闭关自守。
可今年夏军是不如陈友谅所部的。
而陈友谅所部固然是朱元璋最大敌人,但最能打的是水师。
其他方面未必比得上而今草原上的元军。
再加上梁王自己倒行逆施, 梁王军的实力大抵比红巾军时期元朝地方军稍稍强一点。
比而今开国气势正宏的明军根本不是对手。
似乎梁王军也知道这一点,早就放弃了曲靖所有外围防御。
只把守曲靖城,已经城外几处险要之处。
傅友德来此,料敌观阵,并没有直接进攻。
而是一连停了十日,一来是收拾军心。
让经过长途跋涉的士卒休息一下。
二来就是选破敌之法。
傅友德与诸将商议数日。
终于选定了破敌之策,突破口就在白石江。
而将突破白石江的任务交给沐英。
白石江距离曲靖城并不远,河道并不宽,可以涉渡,比起其他险要之处,就好上太多了。
但是梁王军也知道这一点。
故而在白石江对面,安营扎寨,强弓硬弩的照顾,并将所有船只都收集起来。
让明军没有船只渡河。
虽然可以涉渡,但是如果真的涉渡,在敌人强弓硬弩的招呼下来,无疑是活靶子。
更不要说,一旦见水,弓箭火器全部不能用了。
前文说过。
弓箭是复合弓,一旦见水,牛筋吸水疲软,射程就不远了。
见此情形。
沐英给麾下诸将分配任务。
说道:“敌人注意力都在白石江,但是白石江上游艰险,我提大军在这里吸引敌军注意力,另选一个千户,从上游突入对岸。
拔掉对面营寨。
为大军搭建浮桥开辟道路。”
“你们谁愿意担此重任。”
一员小将大声说道;“禀报西平侯,末将有话要说。”
沐英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傅忠。
也许是为了彼此战场上的互信,傅友德将傅忠安排在沐英的麾下。
当然了,也许是傅友德对傅忠的栽培。
毕竟,沐英是先锋。
虽然所部不过一两万人。
但是在大军之前,先全军各部接敌。
如果对手很强悍。
沐英就要面对一场场苦战。
甚至会打光自己部署。
但是而今大战在即。
傅友德也知道,对方是什么货色了。
以傅友德的经验,这一战的功劳都在先锋之中。
当然了傅友德主持全军,该有的功劳还是会有的。
但是后军很多将领,能力未必在沐英之下。
但却不能建功了。
毕竟沐英的前锋是宫中指定的。
傅友德也能为自己的儿子动一动手脚。
将傅忠放在沐英麾下。
一方面让沐英明白,他傅友德决计不会对沐英做什么小伎俩,同时,如果傅忠在傅友德麾下,一些提拔什么的都不好做。
最少要表现出自己没有私心。
而放在沐英麾下就不一样了。
不需要沐英特别照顾。
在沐英所部为平云南第一功的同时,沐英难道不应该给傅忠一些功劳。
毕竟虽然说征南大军都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但是不同部队的苦劳也是不一样的。
沐英说道:“讲。”
傅忠说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潜渡白石江,为全军打开道路。”
沐英微微皱眉。
这个局面让沐英有些为难。
虽然沐英没有对傅忠特殊对待,但是沐英也不希望傅忠死在自己麾下。
在此之前,傅忠一直是老老实实的。
而此刻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
沐英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