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大有可为的时代(1/2)

第二十六章 大有可为的时代 何夕说道:“为何如此?

南方潮湿,铁器容易生锈,所以才要打造大量军械。

而火器岂不是更容易受潮?

这才用弓弩代之。”

傅忠听了哈哈一笑,觉得何夕天真的可爱,说道:“你只知道,火药容易受潮,却不知道弓弩比火药好娇贵。”

他随手拿起一把半成品的弓,说道:“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

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也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但是南方炎热,弓到了南方潮湿之地,很容易开胶,弓弦也很容易疲软。”

“火药受潮了,定然有不受潮的火药。

而且大不了,烤干便是了。

但是弓箭开胶,疲软了。

那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只能与敌人短兵相接了。”

随即傅忠一点也不在乎工匠的劳动成果。

将半成品的弓身掰开,里面好几层,有一层木头,一层牛角之类的贴片。

还有胶水,漆等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是复合弓了。

真正的强弓,不是某些地方弄一根长木棍就能用的。

何夕深吸一口气,说道:“多谢傅兄指点。”

傅忠有些无聊,他今日过来,本来是来警告一下何夕,而今也警告过了,而今也不立即走了,只能跟着何夕来参观,这里的东西,对傅忠来说,都没有什么新鲜的。

百无聊赖地说道:“无妨,我其实不过多几句嘴,这在军中是一个人都知道。

其实军中真正重视弓箭的乃是军官,普通士卒用火器就行了。”

何夕虽然听得有些不舒服。

但是也符合他的认识,明朝是一个冷兵器与热-兵器混搭的朝代。

冷兵器还没有完全退场。

但是热-兵器已经开始悄悄进场了。

何夕了解得差不多了。

只有最后一点了。

何夕问葛工头说道:“葛老,你在这里做工有工钱吗?”

葛工头说道:“大人说笑了,我等都是匠户,在这里为朝廷服役,自然是没有工钱的。

不过,陛下爱惜百姓,只要我们做得好,会有赏钱。”

何夕一愣,赏钱。

何夕有些不敢相信,无他。

何夕对大明匠户制度的了解,都是在乎,让工匠无偿为国家服役。

层层剥削这个匠户,让匠户过得惨不忍睹的。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工匠干活,没有工资,却有赏钱。

何夕说道:“赏钱有多少?

是每一个人都有吗?”

葛工头说道:“自然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虽然不多,但足以糊口了。”

何夕回想一路看见的工匠,他虽然衣衫破旧,但是这个时代的整体状况,不单单是工匠有的。

甚至宫中的太监宫女的衣服,不显眼的地方也会有补丁,只是一眼看不出来。

这已经是体面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的。

而工匠的体格,脸色都能看得出来,他们虽然不是太好,但也决计不是过不下去的样子。

何夕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武年间与之后的大明有太多不同的地方了。

不仅仅而今武贵文贱,也是因为洪武体制是灵活的,虽然可以调整的,并非后世的僵化的死硬的。

就好像这工匠有赏银这一件事情,看似很简单。

但是与明中后的工匠体系完全不同。

而且何夕这才想来,也很奇怪。

翰林院修书完了,皇帝有赏银,大工完工,皇帝有赏银,为什么工匠做工,没有赏钱?

很明显是曾经有过的。

南京城是在朱元璋入主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在宋朝与元朝,都有意压制金陵。

在元朝的时候称作集庆,到朱元璋手中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丁。

而今百万人的大都市,很多人都是朱元璋从各地迁来的富户,有军队家眷,还有大批工匠。

修城墙要工匠,修宫城要工匠,制造武器要工匠。

等等都要工匠。

这个时代工匠承担大量的工作量,甚至这些工匠主要任务就是为官府做事,根本没有私下里干私活的机会与时间。

如果 朝廷不给钱,这些工匠非造反不可。

作为造反起家的朱元璋,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

自然要调整一下。

只是工匠拿得不是月饷或者年薪,而是类似于项目工资。

很显然在朱元璋眼中,工匠一年给朝廷服役几个月,其他时间自己作工。

这样的制度是完美的。

而今多给赏钱,乃是朝廷工程太多的,权宜之计而已。

这一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给何夕的冲击是非常大。

让他真正地感受到了。

大明这个新生国家的朝气。

也感受到了一个新兴国家,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他心中一个念头顿时涌了上来。

“使飞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这位也是一位高皇帝啊?

之前何夕一直在宫中,更多心思在保全自己身上。

毕竟他与朱元璋刚刚接触,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何止一个残暴得了,什么残杀功臣,火烧庆功楼云云。

何夕自保之心居多。

而今他事业心蠢蠢欲动了。

他舌头微微发干,浑身上下有些兴奋。

收敛心神,不去管是冥冥中有什么神仙选中了他,让他来到这个世界。

他总不好辜负如此机会。

不过,一切的一切都要从这一件事情做好。

向朱元璋证明。

现代科技的力量。

只是何夕一时间,没有想出来,眼前这些难题该如何解决。

而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该回去好好查一下资料了。

何夕看了看天色,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