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六百年前的南京(2/3)
唯恐一个不小给了战马错误的暗示,这战马就飞蹿出去,就不好了。
何夕说道:“殿下,臣之前没有接触过马匹,难免不适应。
也不知道今天,要骑马出宫。”
何夕一边说,一边紧紧抓住缰绳,恨不得将自己塞进马身子里。
太子哈哈一笑,说道:“何弟今后要好好练练骑马。
这样是不行的。”
随即对身边的侍卫说道:“愣着做什么?
给何秘书牵马啊。”
立即有一个侍卫站在何夕面前,为何夕牵马。
有人牵着马,何夕长出一口气,才敢坐直了身体。
看着周围的房屋。
整个南京城都是新修建的。
甚至可以说,从朱元璋进入南京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先开始仅仅是为了防御性质。
从洪武元年开始,扩建城池。
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
所以,何夕看到这些宫廷衙门,大多还是比较崭新。
不过,沿着长安街走下去,很快离开了皇宫附近。
街面变得繁华起来。
南京城与北-京城不一样。
或者说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不一样。
北方城市的街道大部分都是横平竖直。
将城市分割整齐的方块。
而南方城市则不一样。
南方城市的街道,一般都是因为河道地势的原因,街道都是横七竖八的。
什么样的方向都有。
而南京长安街也是如此,与北-京长安街完全不一样。
南京皇宫也与北-京皇宫完全不一样,北-京皇宫是在北-京之中轴线上。
而南京皇宫却在南京城的东南方向,与外城直接相连,从南京皇宫出城往东南不远,就是明孝陵的方向。
如此一来,南京皇宫前面这一条长安街,也是一条斜路。
出了长安街,过了一道石桥。
似乎街边忽然变得喧闹起来。
太子没有打仪仗,因为如果太子打仪仗的话,就需要有大量士卒来清街。
不过,即便太子没有打出仪仗,身边也有很多护卫,层层叠叠的护卫在周围。
太子身边二三十步的距离都被护卫占据了。
何夕放眼看过。
街面两侧都有大量的招牌。
可见大明没有街面管理要求,以至于街上的招牌,有一层楼那么高,本来,南京街道两边房子,大多是一两层的。
很多是一层木楼上面加一个阁楼。
但是阁楼上面,就撑起好大招牌。
写着某布行。
某酒家。
而街道两侧,人流如织。
见了太子一行人。
也仅仅是避开在两侧。
并不见惊慌。
何夕目光从街道,从两侧的铺面。
地上的青石板。
路过的石桥。
一时间有一种满眼看不足的感觉。
这里的一切,那种古色古香,却又活色生香的感觉,是任何影视城,任何电视剧都无法表现出来的。
“我真的在大明洪武年间了。”
何夕内心之中好像有什么东西落了下来。
或者有什么东西破碎了。
很多时候,人都是不见黄河心不死的。
虽然何夕早就认识到,他已经到了古代。
但是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丝丝幻想。
比如,他被谁恶作剧,比如,这是一个真人秀什么的。
而今看见,繁华,鲜活的南京城。
就知道,任何人没有这么大的手臂来骗自己。
这一刻,何夕好像死心了,却也放松了许多。
他已经接受了他不能回去的现实。
那么就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吧。
毕竟,六百年前为逆旅。
吾心安处是吾乡。
“何弟。
你看这南京城怎么样?”
太子说道。
何夕回过神来,说道:“不错。”
虽然人潮熙熙。
比起后世一些步行街,还差了很多。
但是人间烟火气,古色古香,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太子说道;“虽然说天下很多地方,还都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南京毕竟是帝都,父皇说过,南京百姓,为我家打天下是有功的。
特别是与陈友谅征战的时候,南京百姓都竭尽全力支援前线。
所以,自从父皇开国之后,到而今,已经连续十几年,全免南京连同附近太平等地的赋税。
十几年休息生息,百姓手中也有了一些钱,才有这景象。
不过,也仅仅是南京有这样的景象。
天下百姓依然疲惫,特别是北方。”
“何弟,你从北方而来,是不是这样?”
何夕正在感叹朱元璋对南京百姓,还是相当好的。
却冷不丁被太子如此一问。
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天见可怜,他哪里见过大明北方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朱元璋给他安排的身份,却是大智禅师的弟子。
这位大智禅师一直在北方云游的。
他说他不知道北方的情况,谁也不会相信的。
何夕支支吾吾的,还没有想明白该如何应对。
太子接着说道:“想来何弟一直在寺庙之中。
对民情不大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