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章 太子朱标(1/2)

第八章 太子朱标 朱元璋看着何夕,很想看出来何夕言语之中的破绽,或者有什么猫腻。

从而判定何夕在撒谎。

但是,朱元璋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只能看出来何夕这番话说得坦坦荡荡。

朱元璋对何夕的价值重新判断了。

他原本以为,六百年历史也就那样了。

从大明向前算六百年。

也不过是唐代。

他大明朝与唐朝之间,并非没有差距。

但差距决计没有这么大。

六百年前全盛的唐军。

放在六百年后,也是一支精锐能战的军队。

但是而今明军最能打的军队,放在六百年后,估计只能是武术表演队了。

朱元璋问道:“那你们那里普通百姓怎么样?”

提起这事情,何夕满腹牢骚,说道:“普通百姓终年劳作,也留不下三瓜两枣的。

特别是房价太高了。

普通百姓都买不起房,我要不是找不到工作。

乱投简历-----”

何夕还想说,也不会来到这里。

只是他想起了眼前的人是朱元璋。

这才不敢放肆。

不过,朱元璋对何夕的态度很好。

时间长了,也让何夕忘记了眼前的人是洪武大帝了。

朱元璋感受不到何夕的痛苦?

什么卖不到房子。

普通百姓的房子都是几代人才积攒起来了。

很少有一代人就能盖下来的。

如果有,那也是类似窝棚的茅草房。

至于普通百姓终年劳作,也不剩下多少。

这不是很正常的?

朱元璋于是问道:“你们那里普通百姓,吃些什么?”

何夕说道:“吃得也很寻常。

主食是面粉大米,然后一些蔬菜,吃肉也不是太困难的。”

朱元璋脸上动容,说道:“面粉,大米,吃肉。”

何夕说道:“是啊。”

朱元璋说道:“你说的是寻常百姓家吗?”

何夕说道:“自然是寻常百姓家,至于达官贵人,一顿吃上几十万,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吃的。”

何夕不知道,他给朱元璋带来多大的刺激。

因为朱元璋是从最底层百姓上来,他才知道,寻常百姓家都吃些什么。

也就是春忙,秋忙的时候,才吃上几顿干的,寻常时候不过是野菜果腹而已。

这还是朱元璋励精图治十几年的结果。

在元末的时候,能更是天下大饥,人相食,凄惨的难以言喻。

很多官员都不能理解朱元璋举动,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自虐。

每人粗茶淡饭。

最多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这个接待标准,还是朱元璋定下的大明官员的工作餐。

这是因为少年时候的饥饿,深深地刻在朱元璋的骨子里。

他的内心世界,早已在二十岁之前塑造成功了。

在达官贵人眼中,不值一提的泥腿子。

却能让朱元璋感同身受。

但是朱元璋即便是皇帝又能做些什么?

他或许能让一个人从不名一文,变得荣华富贵。

但是他不能让大明百姓从吃不饱变得能吃饱。

即便如此,朱元璋之圣德,也是大明延续数百年的根本。

洪武年间,乃是大明百姓最怀念的时代。

在朱元璋看来,什么核弹导弹都是虚的,唯有吃饭是真的。

能让天下百姓吃上大米白面。

偶尔还能沾荤腥。

那就是他想象不到的盛世了。

此刻的朱元璋有一种冲动,他多想去后世看看,看看后世的人是如何治国的。

如何才能让大明百姓能吃上大米白面,偶尔还能有荤腥的日子。

朱元璋说道:“何先生,您有办法能让大明变得如后世一般?”

何夕对朱元璋带来极大的刺激,让朱元璋忍不住用敬称了。

何夕说道:“陛下,天下大事,本就不能寄托于一个人。

后世的科学体系,是需要数以百万计的科学家维系发展。

单单这一点,就不行。

不过,从现在开始进行科学教育,大概在百年之后,大抵能让大明大多数人吃饱穿暖吧。”

朱元璋听了何夕的话,心中涌起的冲动。

平复下来了。

朱元璋或许不知道什么是科学。

科学研究是该怎么进行的。

但是他知道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的。

让天下百姓吃上大米白面,偶尔荤腥。

是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的壮举。

这样的壮举,决计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

定然需要不知道多少年的艰辛奋斗。

而这个目标,也值得不管多少年的艰辛奋斗。

只是,朱元璋也知道如此重大国策。

不知道影响多少人。

不能听一面之辞。

虽然朱元璋相信何夕没有骗自己。

但是这样的国家大事,影响千万人,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朱元璋必须先弄明白其中道理。

但是刚刚朱元璋根本没有听懂什么科学逻辑,理性精神。

朱元璋说道:“俺也听出来,科学之道,博大精深。

你这样三言两语,你说不清楚,俺也听不明白。

俺给你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将大明历一直到你那个时代的历史写出来,除却俺,不能让任何人看。

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将科学之道,给俺写出来,俺要看。”

何夕毫无负担地答应下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