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帝后之间(1/2)
第六章 帝后之间 马皇后说道:“那好,我不说了。
省得讨人厌。”
马皇后沉默了。
朱元璋反而憋着难受。
这世界上,能与朱元璋不分上下尊卑,可以毫无顾忌地商议事情的。
也只有马皇后了。
而身为皇者,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也唯有马皇后能够慰藉了。
朱元璋语气放缓,说道:“俺不是不告诉你,只是这一件事情,俺还没有理清头绪。
简直好像是做梦一样,不,做梦都想不到。”
马皇后轻笑一声,说道:“难不成见神仙了?”
朱元璋心中暗道:“可不是,这比神仙还神仙。”
神仙还能够理解,何夕身上的东西,很多朱元璋理解不了。
朱元璋岔开这个话题,说道:“如果,俺说如果。
如果你发现,做了很多年的事情。
都是错的。
南辕北辙。
该怎么办?”
马皇后,忽然起身,靠在床头,看着朱元璋,说道:“朱重八,这不像你啊。”
朱元璋说道:“怎么了?”
马皇后说道:“你当年,为什么要离开濠州。
虽然说义父对你不好,但你好歹是他干女婿,军中朱公子。
你不走,他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朱元璋说道:“因为他们难成大事。
事实证明,俺没有离开濠州,你能有今日。”
马皇后说道:“这就对了。
你当成听冯先生的建议,南下取金陵,听朱老夫子的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也没有这样犹豫,如果当时也犹豫了,而今当皇帝的未必是你,之前你从来不是这样,错了,就错了。
改了便是。
犹豫什么?”
朱元璋说道:“这不一样。”
是的,战争时代,与建设时代不一样,打天下与坐天下不一样。
打天下的时候,有什么政策战略有问题,很容易就能发现。
能够及时改正。
但是坐天下的时候,朱元璋之前觉得自己很多政策很不错的。
但是结果是什么?
似乎他最得意的皇明祖训成了大明后来困境来源之一 虽然说,而今大明祖训还没有完成。
但是这个想法,朱元璋早就有了。
自己想要让大明千秋万世的努力,反而成为大明后来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这种历史的嘲讽,让朱元璋内心之中难以平静。
就如对海洋的政策。
说朱元璋完全没有将视线放在海洋上,这是错误的。
但是朱元璋的确没有多重视。
也是假的。
海禁政策,在朱元璋看来,也没有多重要。
却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是他朱元璋一切政策都不对吗?
这也未必,什么都不对。
他大明太祖皇帝祖制,能沿用六百年?
在与何夕一夜谈话之后,朱元璋几十年的治国理念都崩塌了。
在此之前,朱元璋秉承着元以宽失天下,要从严治国。
以均田,打击大户为首要方针,甚至想要将他的成果,千秋万载地固定下来。
但是而今全部被否定了。
一时间朱元璋都迷茫了。
只是这些心思,却很难对马皇后说明。
“我不知道什么啊?
我早就说过,不能对老兄弟们太刻薄了。
即便他有一些小心思。
但是这世界上谁没有小心思,你不能太眼睛里面不容沙子了。”
这一番话,马皇后早就想说了。
朱元璋听了,就知道两人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朱元璋想到是大明王朝的千年国策。
而马皇后却说的几个旧部。
朱元璋或许承认,从后世观之,他很多政策都是有误的。
但是从来不在杀功臣这一件事情上。
这些人死有余辜。
虽然说朱元璋大开杀戒,有很多法外行刑。
但是朱元璋真正滥杀无辜,那是太子去世之后的事情。
而空印案,胡惟庸案,杀戮过重是真的。
要说此辈无辜,却是未必了。
朱元璋用杀戮,重塑了明代的经济体系,几乎一个三千亩以上的地主都找不到。
这建立大明前期几代的国力根本。
塑造了一个自耕农为主体的国家。
对比元末各地几乎要回到奴隶社会,各地豪门占地千亩,百姓没有立锥之地,简直是天壤之别。
很多手段,或许残酷的一点。
善良与否,不是用来评价政治家的。
甚至朱元璋杀功臣,也是发现,他将元代留下的门阀大户给干掉之后,新成长的门阀大户,就是他功勋旧部。
他明明已经给他们赏赐了不少田亩。
但依然贪得无厌,各种办法占田。
这是坏他法度。
三令五申之后,自然要行之以法了。
他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骨子有一个老农民的信念,那就是耕者有其田。
而完成这个过程的办法,就好像老农民除草一般,用锄头熟练的锄掉杂草。
不会觉得自己锄掉的杂草太多,而有什么悲悯之心。
朱元璋对马皇后一时间也解释不清楚,说道:“外面的事情,你别管,妇人之仁。”
马皇后冷笑一声,说道:“朱重八,你长办事了。
而今说我妇人之仁了。
好,好,而今是朱元璋了,不是等我饼子救命的朱重八了。”
朱元璋长叹一声,说道:“妹子,妹子,是俺不对,是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