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29章 提议(2/3)

这里围聚的人多,国人最喜欢哪里热闹往哪里凑,人越多越挤,就越吸引人。

不过一个小时不到,520斤货就全部售光了,要不是称货收钱耽误时间,早就没了。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买到,还在问,都是拼单的,叶耀东让他们明天也这个时间过来。

“同志,你这一车有几吨啊?”

叶耀东看着有些年轻的男人,手里还拿着一捆称好的20斤海带,随口道:“一车5吨,已经被预定了。”

说完他又朝还没有散去的人群说道:“没买到的不要急啊,这些货已经被人定了,不能拆包,明天同个时间再来啊,明天还会拉一车过来。”

年轻人没有离开,继续问:“你这一车是同一个人预定的吗?这么大的量是不是能更便宜一点。”

叶耀东这时才正色的打量这个年轻人,刚刚看他年纪小,可能都还没他大,所以他才没有认真对待,只敷衍了一句。

听这话看样子是在询价,果然人不可貌相,不能因为人家年轻就小瞧了。

他笑着说:“当然了,每次买个几吨大批量的肯定更优惠,老板是要大量吗?要多少数量,价格好谈的。”

“你可以叫我俗人”,他拎起手上的海带示意了一下,“我拿回去看一下品质,明天再来谈。”

叶耀东笑容更深了,“行啊,好啊,明天我再拉个几吨过来,量大价优,价格好谈的。”

“本来明天的货也被预定了,不过对方不着急。谈拢的话,可以先给你,谈不拢,我就送去给下家。”

“你也可以进去我那边店铺看一下鱼干跟鱼露,都是新鲜海鱼,自家渔船捕捞的,更新鲜。”

管他叫俗人,僧人还是熟人,能买他货的都是好人。

这名字一看就是在外行走随便取的。

看来还真是潜在的老板。

“好,那就先看一下品质里面再说,原来那家店是你的。”

“你放心,这都是这两天刚晒出来玩,上面白色的霜可是甘露醇,不是脏东西,外行的人都会以为是脏东西。这个可以降血压,利尿消肿,多吃海带可以预防缺碘性大脖子病,这可是好东西。”

这年头没几个人知道海带上面的霜是甘露醇,都会以为是脏东西,海边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还没有全面科普,即使有资料科普了,大部分的人也不会知道。

“原来是这样,我还不知道上面白色的霜是好东西,还真以为是脏东西,但也是觉得应该天然就是这样,洗干净就好。”

“洗肯定是要洗的,但是有这一层霜也说明了海带的品质,拿回去吃过就知道了,又厚又鲜又有嚼劲。”

俗人笑了笑,“谢谢啊,你这一解释,都让海带成好东西了。”

“本来就是好东西,能预防疾病的都是好东西,而且价格又便宜,泡发开了一斤才几分钱呢。万一得病了,吃药治病都得倾家荡产。”

“有道理,那我先走了。”

“好,慢走不送啊,明天再来聊。”

俗人点点头,拎着用绳子绑着的一捆海带往人群里走了。

叶耀东也收回了视线,看着周围还没离去的群众,挥着手打了一下招呼。

“大家明天这个时间再来啊,明天再拉一车。”

林父抹了一把汗,笑着问:“还挺好卖的,20斤起卖,没多久就卖光了。”

叶耀东让陈石上去把绳子重新再捆上,固定好上面的一车货,顺口答。

“一斤一斤的话,得卖到几时?二十斤一起打包多省事,能早点卖完,宁愿卖的便宜点,同时大家也会觉得赚到了。”

“确实是这样的。电话里也说不清楚,你们村是种了多少海带啊?这一车得有好几吨吧?明天还有?”

“有,会连续收个几天,接下去大半个月我都会在家里捕乌贼,东升号交给我爹开出去了,我正好在家把最近收的这批海带处理了,应该有个30来吨。”

“30来吨!”林父震惊到了。

他只知道去年叶耀东建议村委会养殖海带,今年大丰收,皆大欢喜了,但是不知道只是试着养殖,在头一年就能收获这么大。

听说也就几个人干,圈起来的试用养殖基地也没那么大,毕竟也是试着干一干。

“就是这么多,所以这两天村子里上上下下都高兴的很。”

“啧啧啧,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全村都跟着一起养殖,那不是都跟着一起挣钱吗?这比干啥都强了,可不是上上下下都高兴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嗯,我先把这一批货送去先,晚一点再回来。”

“好。”

车上的货都已经又捆绑固定好,叶耀东继续开着拖拉机给周老板送货,这也是事先约定好的,今天送过去。

5吨都是尼龙袋包装好的,他已经提前称过了,重新再过秤给对方入库数量也只多不少,因为加上的尼龙袋的重量已经超出了本身的净重。

跟周老板这边做生意向来都是现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不讲定金尾款这套。

入库完,拿了钱后,他看着时间还只有2点,才刚到上班时间,他就先去了渔业协会报道。

市里头离得近,他还是有经常过来报道转一圈的,顺便了解一下当前渔业协会都在干些什么。

刚成立,大多都在那里规划的规章制度什么的,其实也没有干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他提出本市扩展养殖海参鲍鱼,大概会是第一个重磅。

还是得先跟领导商量过后,得到支持才能去跟渔业协会商量,开几趟会才能得以实现,才能打报告申请。

叶耀东去协会里坐了一下,其实也就是一个小门面,然后又紧接着去到附近的海洋局。

公事当然得在单位里说。

陈局长看他来了也不意外,反正现在隔三差五的,叶耀东就会上门。

“来了?坐,今天穿的这么干净,不像是刚出海回来的啊。”

“呵呵,也不能给你丢人啊,来单位肯定得穿的干净整齐一点。”

“来单位应该有什么事吧?”

“凡事瞒不过您的法眼。”

“别戴高帽了,说吧。要是私事,你肯定直接在家里等我了。”

“是这样的,我想咱们这里是沿海城市,靠海吃海,但是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出海捕鱼。想着温市那边已经研究海蜇养殖了,免得坐吃山空,我想我们这边也应该开展养殖,提高全民经济……”

他嘴巴巴拉巴拉的讲着,又讲到自己村子去年养殖海带的成功,产量如何惊人,自己今日拉着货来市里被疯抢。

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串自己想的理念,大多都是结合自己上辈子知道的。

“所以你是想全市推广养殖海带?”

“不不不,我是想着打申请报告,派人去参观研究院,然后申请养殖适合我们周边海域的物种,不一定要是海带。海带对海域潮水有要求的,不是哪都能种,咱们得选合适的。研究院肯定研究不少的物种,咱们可以申请参观,再让研究院派人过来查看试验。”

陈局长沉默的思考着。

叶耀东再接再厉,“试一试没什么,再不济,去参观一下,也能拓展见闻。要是能发展起来,那不是也是一项大业绩?能提高全民劳动生产能力,增加海洋资源,满足劳动人民的生产跟日常所需,这还是长期的。”

“这个成了倒还好,失败了……”

“所以把研究员请过来啊,专业的事当然得专业的人干,咱们只是提出方案,专业的人再针对方案去解决,去生产试验。失败了也没什么,再继续试验罢了,研究的人不就研究这些物种吗?我们这种实地试验也是支持研究,要是能够生产的话,这也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肯定。”

陈局长沉思的想了想,“这个不是小事,你这个想法是好的,海洋研究是一直都有存在,推广一些能够养殖的也是迟早的。”

“我琢磨琢磨,你先打个申请报告,晚一点内部再开个讨论会,看一下其他人的想法,一致通过的话,再提交申请试试,上头也不一定会通过。”

叶耀东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说服了,高兴的道:“好嘞,只要试着申请,讲的有理有据,上头肯定也希望养殖这一块能有突破。”

“对了,我还带了一大袋,大概有百斤的干海带,您看着办给亲朋好友送一点,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也尝个鲜。”

“还有,我们周边一带海域也是有生长海参鲍鱼的,还有许多种鱼类。我是想着,要是开展养殖的话,可以试一下海参鲍鱼这种高端的食材,它们以海带为食,养殖的话倒是不用去琢磨投喂的东西,呵呵。”

陈局长呵呵的笑:“你这也是想解决海带销路问题?”

“也不能这么说,海带绝对不愁卖,它优点一大堆,又容易保存运输。不过决定推广养殖什么,还是得研究员考察后决定咱们这儿适合养什么,不能盲目的瞎决定,我只是提个建议。”

“嗯,行了,我知道你的想法,全面开展养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提议。”

“好的,我回去就写个报告,到时候给您瞧一下,我不懂咋写,反正就把想法写一下,到时候您给指导一下。”

“这个会的,你简单的先写一份,等开会通过后,到时候再整理写一遍提交。”

“好。”

养殖的想法,他提出来了,接下去的讨论就不是他考量的了,得看领导们的想法了。

毕竟渔业协会刚成立,还没有什么权利,怎么都得听领导的,等成熟以后才能有独立的体系跟单独决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把事情说好后,他就把带过来的一麻袋海带放到门卫,跟陈局长说了一下,让他自己安排处理,自己就先走了。

他赶时间的很,交通道路真的太差了,他的时间都浪费在来回的路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