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3章 谋金州(下)(2/2)

祖父评价道。

韦扶风微怔,祖父又道:“就说西川讨逆之事,皇帝很不会用人,宰相是治国之臣,他却让你的伯祖领兵征伐,武事岂能重托于文官。”

“皇帝出于顾忌武臣叛逆,例如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韦扶风驳说。

祖父点头道:“前车之鉴,是我之想法偏颇,还是内心里,不喜你的伯祖去了西川。”

韦扶风道:“孙儿认为皇帝的失误在于是非不分,不能守住大义行事,造成朝廷威信大损。

例如西川之事,皇帝欲求铲除陈敬暄,居然认可王建的叛逆合法,他图谋两虎相争能够得利,却是忘了与虎谋皮反受其害。”

祖父微怔,若有所思点头,道:“朝廷一而再的承认叛逆合法,确实是最大失策,不能制之,不如不理。”

韦扶风又道:“同样的道理,皇帝响应其它藩镇讨伐李克用,必然令天下群雄寒心,尽人皆知皇帝不可信。”

祖父点头,说道:“你的黔中节度使虽然虚官,也是难得的大义正统,就像祖父的长史官位,在一般人眼中,就是能够投效的高官。”

韦扶风点头,祖父又问道:“川南节度使之事,你对伯祖说过吗?”

“没有,说了无用。”

韦扶风回答。

“为什么无用?

川南军力支援你的伯祖,你的伯祖或许能够摆脱不利。”

祖父说道。

“川南节度初立,人心不稳,孙儿曾试图率一万军力去往成都,行至南溪县,发现军心低迷,逃走了数百,若是真的去往成都,必然发生哗变崩军,不得不变通的止步戎州。”

韦扶风回答,他不愿主动承认是川南节度使,装糊涂的想与祖父达成默契。

祖父轻哦点头,韦扶风又道:“后来孙儿带着十名护卫去了成都,了解成都的情况之后,孙儿庆幸没有率军前去,伯祖在成都的局面过于弱势。”

“你的伯祖获得一万军力,或许有可能扭转劣势,毕竟你的伯祖才是西川节度使。”

祖父说道。

韦扶风摇头,道:“假如一万披甲的善战将士,或许能与王建争雄,一万乌合之众去了,不过是给王建送菜罢了。”

“哦,你是说王建翻脸敌对?”

祖父恍然道。

“王建是田令孜的义子,他能翻脸讨伐义父,同样也能翻脸进攻伯祖,王建骁勇善战,入西川时仅有三千军,三千军就战的陈敬暄退守成都,如今王建拥兵数万,在西川的大势已成。”

韦扶风解释道。

(本章完) /77/77185/23589547.

html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