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里纯真年华 1(1/2)
“哎,孟婷。”一阵刺耳的女声喊来。这一下喊声惊吓到了孟婷,霎时间将她从思索着高文翔的情思网中唤醒回到了现实。孟婷望去,在不远处的大树下,一个女人正推着儿童车站在那里。这是孟婷一个村中的儿时姐妹,小名叫做莎莎。她与孟婷同岁,初中还没有毕业,就选择了弃学打工的道路,工作了几年之后,在孟婷读大三的那年就与另外一个镇上的男人结婚,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女儿。
孟婷看到是莎莎,心中激起了喜悦,快步朝前走去并大声喊着莎莎的名字,那一刻空气中尽是回荡着孟婷的喊声与莎莎的回应。
莎莎是一个很热情的人,见到皮肤雪白、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孟婷,就开起玩笑来。
“婷婷,你这简直就是明星一姐驾临我们人间。”
孟婷知道这位儿时姐妹性格直爽幽默,听到这话,两人相互对笑了一番。
儿童车里的女儿与自己的妈妈一样活泼开朗,明亮的小眼睛带着童趣的笑脸,一直看着眼前美丽的孟婷。孟婷看到这位可爱的小女儿,便情不自禁地抱在怀里,逗她玩笑。
一个远在上海读书发展,一个在山中小镇过着婚后普通的生活。数年不见,自然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欢喜,两人站在大榕树下便畅聊了起来。时间的脚步总是那样飞快,不知不觉间已将你我带到另一个彼岸。
莎莎知道眼前的孟婷过去几年间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悲伤,想到了这里,总会泛起一丝又一丝的同情。聊天的过程中,每当静止片刻,偶有微风吹过的时候,这种同情之心便会更加强烈。
“不想待在大上海,回到家乡发展,也没什么不好的。”莎莎面带着微笑说道。
孟婷平静地点了点头。
“莎莎,事情既然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其实我也慢慢释怀了。你说的对,或许繁华大都市不合适我,回来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一时刻孟婷虽然想和自己的儿时姐妹倾吐一下自己心中压抑的落寞,可看到莎莎可爱的女儿,怎好意思在孩子面前忍不住流眼泪。何况,雨后就是彩虹,今天也是自己回到家乡重新开启人生新旅程的日子,不能再想过去的伤心,要一心只对未来满怀憧憬。
“你什么时候去接高文翔。”莎莎又一次打破停顿了片刻的宁静。
“明天去接。”
莎莎望着眼中闪烁着期待未来的孟婷:“你们能走到今天挺不容易的,相互爱惜对方吧。这么多经历都过来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孟婷带着微笑向莎莎点了点头,听到这句话,一阵包含着暖意的幸福感缓缓汇入心田,对于受伤许久的心灵深处或许是一种安慰。
孟婷与莎莎在树下尽情地畅聊,分享着这几年来的生活点点琐事,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一个多钟头。分开的时候,莎莎告诉孟婷现在她们两人同在家乡,等孟婷稳定下来之后一有时间就聚一下。
走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不少的乡里乡亲,看到孟婷一身清新雅致的打扮,都不禁夸耀起来。
孟婷是一个独生女,在山里人家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父母都是茶农,有着几十亩的茶园,在整个村子里家境还算比较殷实。孟婷从小性格善良,学习优秀,而且肯吃苦用功,父母也对她予以了厚望,在对孟婷的教育上没有丝毫的吝啬,只盼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够走出大山,去外面的繁华世界过上一种全新的生活。
爷娘闻女来,自然是欢喜非常。孟婷也是入乡随俗,换下了自己的连衣白裙。这一天的下午,孟婷随着父母到家中的茶园游走了一番,春日之下,生机盎然,置身于山中的茶园里感觉如同偎依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美妙的空气,望着养眼的绿意,这是一种与自然之神最近的距离。
那天的当晚,尽管经过了千里旅途,可是孟婷没有感到任何的疲倦。
于是,孟婷拿着熟悉的照片向着村前熟悉的山坡走去。
夜色十分温柔,漫天群星璀璨。
这片山坡是孟婷与照片上三位发小玩伴过去经常聚集的地方,从小到大,从童年到少年,可以说不大不小的山坡承载着诸多的回忆。
这天晚上,大山里放眼望去,零星家中灯火点缀其中,让人感觉以安静,安静之中充满着某种诗情画意。
群星如此的灿烂,星辰这么美丽,在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很难享受到这星光装满夜空的神秘仙境。
孟婷走上星光溢满的山坡,周围远处还飞舞着萤火虫。站在这座山坡上仰望着夜空里的星星更为清晰明亮,仿佛头顶上的星星触手可得。在天与地、人与星辰的特有情境下,一切都是如此的可堪铭记,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只有星光相随的静意;没有了往日的浮躁,只有我与星空的点点物语;更没有悲痛落寞,山里淳朴的生活犹如眼前的星辰,原生态的世界里才是一个人心灵深处自由绽放的月光之盒。
坐在布满矮草的山坡上,借着明亮的星光,孟婷看起了一直带着身边的照片。看到最左边的自己,十八岁那年,穿着朴素的衣服,扎着马尾,一副山里女学生的样子。左边第二个,孟婷将目光徐徐落在高文翔身上,虽然那时衣服老旧,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位俊小伙的帅姿,平头高个,五官端正,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高文翔对于孟婷来说,时刻能给女孩子一种难得的魅力,并且他的身上还带着说不清的某种气质。
照片中第三个人是一位天生丽质的“西施美女”
,名字叫做刘晶晶,与孟婷是前后邻居。
她身材苗条,皮肤如雪,长发披肩,双眼明亮如清泉,脸颊艳丽如桃红。
刘晶晶不仅长相出众,还有一副清致的好嗓音,歌声所到之处,尽是掌声。
色艺俱佳的她,一直以来身边都跟满了追求者。
照片中最后一个人是一个长相憨厚的男孩——王乐天。
黑黑的脸蛋,瘦弱的体格,眼睛里涌现着自卑的神态。
王乐天是有名的贫困户,父亲瘫痪,母亲靠务农为生。
因为出身的原因,从小便形成了自卑的性格,身处人群之中也是木讷无言。
一直以来,身边仅有孟婷、高文翔、刘晶晶这三个朋友,用王乐天自己的话说,只有这三个人从不歧视他,从不把他作为开玩笑的工具,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三个朋友总能伸出援手。
凝视着照片,不仅仅是多彩的回忆随着夜间的微风荡漾在自己的心头,白天已经走远的伤心落寞又再次卷土重来。
透过这张承载着淳朴幸福的照片,孟婷似乎重新看到了曾经难忘的点点滴滴,从儿时到少年,从欢声嬉闹到心声琐事,无一不勾起对逝去记忆的万般怀念。
人的一生之中,有时只有伤痛的现实才能倒映出曾经的美好。
面对只可怀念的过去,又无力改变当下已经发生的窘况,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内心深处都尘封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回想起来有些令人心怀幸福,有些令人凄楚连连。
而孟婷就是属于后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后者。
过去几年里,对于孟婷来说,抚慰伤痛的方法,就是选择拾起伤痛之前的幸福瞬间。一直以来,孟婷始终是一个恋旧主义者,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可这种人格性质在面对伤痛的时候承担的负重永远比乐观主义者更大、更持久。
今晚的星空仿佛定格在此时此刻,光芒四射。曾几何时,孟婷他们四人就喜欢在春日或者仲夏的夜晚聚集在这片山坡上,聊八卦,谈生活琐事。又是曾几何时,快乐的时刻就来这里分享,不高兴的时候就来此“怨天尤人”。在孟婷的心中,满天繁星就是大山世界里最美的一个符号。只是现在,星空一直在,可是现实已经物是人非。
孟婷起身环顾着四周,一切都是事物都是如此的静谧,比起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多彩多姿的生活节奏而言,大山里的生活方式就是享受世外桃源的淳朴。
两个月前,季节的脚步还定格在冬天的时候,山里下起了几场雪,将绿意葱葱的大山涂成了白***。
随着春风的到来,覆盖的积雪开始融化,大山再次还原了以往的绿色。
雪花融化成了天地之间馈赠的源泉,滋润着山里的万千林木、万千花草。
孟婷是一个爱白色、爱雪花的女孩,一直以来,她都认为雪花融化之后浇灌的茶叶永远是最天然、最鲜美的的,因为茶叶里汲取了山里的雪、山里的空气以及山里的水源。
那天夜晚,孟婷一直待到九点钟才返回家中休息。星光的色彩依然没有褪色,明天又是一个花有重开的时候,新的生活,新的旅途就要开始。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孟婷一有时间就书写曾经星空下的我们,寄托幸福的写照,定格以往的瞬间。
孟婷的小学时光是在山里的一所希望小学度过的,全校师生不到五十个人。
麻雀虽然小,五脏却俱全。
学校里的老师大多都是支援山区的毕业大学生,他们都心怀奉献的理念来到这里,他们身上蓬勃的朝气一直影响着孟婷所在山里的孩子。
许多山里的孩子正是通过这些青年老师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甚至是从雪花纷飞的北国到到南方的碧海沙滩,从东海之滨到西部的戈壁沙漠。
这些青年教师一直深受山里老百姓的喜爱,因为有了他们,为人父母者才有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
记得那时,有一位叫郭美琪的老师,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
这位女老师富有文采,办公室的柜子里总是放满各类散文小说。
孟婷和刘晶晶一直备受这位女老师的喜爱和关照,孟婷经常从她这里听到关于千里之外上海滩的点点滴滴。
这位郭美琪老师也会经常给孟婷分享她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往事,外滩夜色,东方明珠,金融中心,大厦林立,这些对于生长于大山里的女孩来说简直就是梦想的天堂。
一有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孟婷儿时的心里就不断地在幻想上海的大世界,漫步在繁华的都市街头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
那时的山里许多人家还没有电视机,对于外界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
孟婷记得直到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山里的人家赶上了社会发展的快车,彩色电视机才开始在自己的家乡落户。
在课余的时间,孟婷也会向郭美琪老师询问上海的孩子平时都玩什么之类的问题。
每当郭美琪老师讲到航天馆、动物园、科技馆的时候,孟婷总会在心底里憧憬着羡慕与幻想,并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通向远方的种子。
年轻的郭美琪老师在周末的时候特别喜欢拿起相机在大山里穿行拍照,绽放的鲜花、夏日里的绿荫、层叠起伏的山峦、山里人家劳作的场景、微风吹拂的田野、山间凌晨的日出、雪花覆盖的山峰以及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都一一被她拍了下来。
每当走进她的卧室,墙上总是挂满了她所拍摄的照片。
色彩鲜活的照片犹如一个个散发着生命力的自然符号,将整个房间映衬的像一个浓缩的大千世界。
后来,孟婷听说自己的郭老师还拿到了摄影奖。
不仅人美心美,而且富含诗意生活的情怀,很久以来,孟婷都无比喜爱这位老师,将她当成心里学习崇拜的对象。
许多时候,孟婷也经常从她这里借课外书,听她讲《格林童话》、《海底二万里》。
当到了收获的季节,孟婷总会将自家种植的茶叶和水果拿来,让自己的老师尝尝鲜,享受这份自然的礼物,劳动的成果。
当然,学校里的其他几位老师也会收到山里村民的谢意,收获的时节在学校里俨然成了一次热闹的庙会。
曾经的那个时候,有种疑惑一直存在孟婷的心里。
郭美琪老师一直对大山的生活表现得十分热爱和向往,并在某些时候对她和刘晶晶说自己是多么喜爱眼前的生活。
年少的孟婷想到大山里的生活与大城市相比差距这么大,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孩童玩闹,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可是为什么自己眼前的这位老师却表现得令人感到反常。
孩子时代的人总无法看到表面之内的本质,而看到本质的时候总会不停留恋逝去的时光。
这是孟婷多年之后得出的最深刻感悟。
说完自己的老师,孟婷就想说一说自己的好姐妹——刘晶晶。
她自小与孟婷一起长大,与孟婷家一样,她的父母也都是茶农。
童年的时光,两姐妹一起成长,一起玩闹。
彼此都把对方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有时候孟婷睡在刘晶晶家里,亦有时候就是刘晶晶睡在孟婷家里。
天生丽质的刘晶晶一直被大山方圆的几个村子所夸耀,甚至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有人来上门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