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不干了(1/2)

大军在一周后抵达长安,同时也知道了来自渔阳郡的消息。

比起上谷郡来,直面单于大军的渔阳郡,军民损失是确确实实的不小。

最终虽胜,但却是惨胜!

还多亏了伊稚斜被赵信的消息影响,误判了渔阳郡的实力。

李广又和上谷的李光、陈佑部配合着演了场戏,加上赵信部“溃败”

的消息吓坏了伊稚斜,马不停蹄的宣布撤军。

这才彻底缓解了危机。

和上谷郡的一路顺风比起来,渔阳郡的战绩就不显眼多了。

不是李光拉胯,而是兵力悬殊太大!

谁都意料不到伊稚斜发疯,就南下打个草谷而已,居然倾巢而出!

军粮凑得齐吗?

不怕亏本?

面对匈奴王庭几十万大军的围困,渔阳郡孤立无援,又没有唐奇这个挂逼相助,李广已经尽力了。

好在结果是好的!

匈奴历年秋季进犯当中,今年朝廷的损失最小!

并且赵信部一半覆灭一半分裂,让匈奴人大伤元气,对汉庭明年的春季攻势来说是大利好。

几个主将也都收获不小。

李光封侯了!

虽说是个亭候,但从此也算踏入了勋贵的大门。

前途无量!

霍去病刚升了官,品阶暂时升不了,刘彻本来也想给个候位,但被小霍给严词拒绝了。

他觉得此战之所以大胜,大部分得归功于唐大哥给的神兵利器。

和他霍去病的英明神武没关系!

就算要封侯,也得等立下含金量足够的功劳再说!

刘彻无奈,只得任由小霍造作。

倒是赵破奴跟着沾光,不仅洗清了身份,还被派到霍去病身边当了个亲兵。

作为票姚校尉第一波亲信,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值得一提的是,李广又没能封侯!

没办法,谁让上谷郡的战绩太过耀眼,反倒显得李老将军平平无奇。

对此李广虽然失望,却也没啥好抱怨的。

不过真正让朝野内外轰动的,却不是这些武将们的封赏,也不是叛徒赵信的首级,更不是上谷郡那几万俘虏。

而是另一件事。

一件大事!

大汉最年轻的九卿、大农令、安定候唐奇,辞官了!

不是做做样子!

唐奇发了话,如果不准他此去大农令的官职,他就回小岛种田,此生再不回大汉!

这可让君臣上下嘴巴急出了泡。

尤其是刘彻。

年轻的天子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这官当得好好的,怎么就要辞呢!

丞相公孙弘也很懵逼。

他是想打压唐奇,甚至恨不得这小子直接战死。

可没想到唐奇这么主动!

明明上谷郡一行大获成功,朝野内外都在讨论,天子会怎么封赏这位大功臣。

他居然要辞职?

那可是九卿!

幸福来得太突然,公孙弘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

老家伙担心这是个阴谋!

是以退为进,逼迫天子惩罚丞相,给他唐奇做主的阴谋!

事实上连刘彻也这么想。

他把唐奇召到偏殿,赶走所有的內侍护卫,大门一关,语重心长谈心。

“先生呐,朕也知道你受了委屈,上谷一行太过危险,公孙弘这事的确不地道。”

没人在,刘彻开始肆意使用跟唐奇学的骚话,“你看这样行不行,朕让他给你赔礼道歉,罚俸三年,再升先生的爵位。

从此以后,绝不逼迫先生做你不想做的事!”

堂堂一个天子,这么低声下气的的确很给唐奇面子了。

丞相是外朝一把手,除非犯了大罪,否则不可能轻易罢免。

让公孙弘给大农令赔罪,其实已经很重了,这体现的是天子的意思!

以丞相的身份给九卿之一赔罪,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说个不好听的,以后丞相这个“百官之首”

,还能管得动大农令吗,上下尊卑还要不要?

这是对公孙弘威望的重大打击!

唐奇却无动于衷:“陛下不要再劝,我心意已决。”

上谷一行让他悟出个道理,刘家的官,能不做千万别做!

自从当了这大农令,他好好一个本该人见人爱的“哆啦A梦”

,瞬间变成了人见人酸的靶子。

不仅莫名其妙多了很多政敌,还得尽心尽力给最大的封建地主干活儿。

前世的社畜们996,大汉朝的官员,007!

不做还不行,谁让他是大农令呢?

做了也不定能讨到好。

比如这次,你一个主管农事公事和财政的官员,抢了武将们的风头算是怎么回事?

而且真就怪公孙弘?

公孙弘是个典型的政治生物,打压竞争对手属于本能。

刘彻把自己扶起来,难道就没有利用自己,和公孙弘分庭抗礼的意思?

以刘彻的脾气,不可能容忍外朝有丞相一家独大。

本来这个角色该由大将军卫青担任,奈何卫青太过“不争”

,似乎脑子里除了打仗就没其他的。

唐奇就正好嘛!

虽说他也没啥权力欲,可“能干”

本身就足够竖敌!

20岁的大农令,还隔几天就来个大功,想干什么,准备几年当上丞相?

公孙弘是老了不假,可暂时还没兴趣退休!

而朝堂上其他的官员呢,不满公孙弘的,可不就会去巴结唐奇?

“唐党”

不就来了?

想清楚之后,唐奇更坚定了辞职的决心。

平衡朝堂的工具人谁爱当谁当,反正他唐奇不当!

刘彻也没办法:“先生既然如此坚决,朕也不好再留。

只有一个请求,官职可辞,爵位请先生一定不要辞。”

“朕爱慕先生才华,此心意半点不掺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