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933 跨物种文化传输(2/2)

鲸声虽然吐字连绵,却也清晰可辨。

甚至有少年的声音喊道:“小纾纾,再来一个。”

兰纾笑得很矜持。

维持淡然处之的高端逼格。

水中的聪明“少年”

,居然把不同的鸣叫方式混合在一起,模仿了间断音的发音和人类少年的音色。

听起来,就像有人躲在了水里。

兰纾微笑退后,坐下为自己报幕,来了一曲舒缓的《良宵》。

小民站起身,退到兰纾身旁。

脚上打着拍子,一开口,直接就是《春江花月夜》古诗。

兰纾责怪地瞟了他一眼,又不以为意地一笑,继续拉琴。

二胡曲《春江花月夜》更加幽怨一些。

应该算是古诗的“正版”

搭配。

实际所有的胡琴曲,都是远在古诗后面的后人所做。

现在他演奏的曲子,婉转曲折,哀而不伤,和古诗的精神气质极为接近。

搭配起来,也没什么不行。

卫妖精为鲸孩子们安排的不是什么文化盛宴。

充其量可以称其为文化家常菜。

跟直接播放录制节目的文化盒饭相比,水平也远远不如。

唯一的优点就是互动性强。

小民是鲸阿姨们看着出生的。

有点像是“我们部落”

出去的鲸儿子。

兰纾从小就对禽兽有亲和力,和鲸鱼的关系相处得蛮好。

鲸鱼都喊他“小叔叔”

了。

滚滚捧着一杯热茶,守在妈妈身边,忧郁地隔窗望着栈桥上的哥哥和弟弟。

兰泽也和他们坐在一起,喝着热茶,看着热闹。

入夜了,外面冷得很。

小民和兰纾却和鲸鱼一样,对寒冷毫不在意。

鲸鱼其实还好,水是暖的,水面稍凉。

而一月的冷空气,是真的冰寒彻骨。

玩到后来,学生们也跑上了栈桥,排了队念古诗。

大家都是年轻人,对着大海配乐诗朗诵,莫名豪情万丈。

兰陌不记得什么古诗,但他《道德经》背诵超熟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经文背出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不明觉厉。

比古诗的逼格更高。

只可惜,兰纾正拉着的《二泉映月》平时练得少,用时总出错。

搭配道德经……这个组合有点诡异。

兰纾挣扎到了一半,放弃了。

改成了轰轰烈烈的《钢铁洪流》。

咯吱咯吱拉大锯的前奏一出现,兰陌被吓了一跳,背到哪都忘了。

气得他想揍弟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