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常羲计划的帝国大典与混沌时空的四个最初阶段(2/2)
鸿钧听了女娲的话显得有些无奈,而后仅是伸出左手直接握住了女娲的手腕,并“强扯”
般地朝前继续走去。
“哎,师尊,你可真是小气。
本娘娘还想与常羲妹妹,再交代上一句呢。
还有,师尊,能不能走慢点!”
女娲“抱怨”
地嘀咕了两句后,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与鸿钧一起往着混沌时空前行下去。
同时鸿钧没有再说话, 他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甚至感知到了女娲有些跟不上步伐的节奏便裹携着她一起跨越时空。
如今的鸿钧比起在自己的记忆之中, 某次的追溯过往更加强大,速度自然也更加的快,但鸿钧依然没有对于无尽时空有任何的轻视。
在所有洪荒仙神, 包括后世的道门圣人以及大部分明了道门至理的凡人心中,他们都是认可了太清老子的一句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其有名万物之母,其无名万物之始。”
随后又有道门圣贤列子,出言自问:“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他先认可了太上圣人的《道德经》所言,“道”
为所有道门之人认可的至高存在。
其于“无”
中生“有”
,即是“一”
,“一(有)”
生“二”
,“二”
为阴阳,圣人以阴阳进行统御万物,“二”
则生“三”
,为万物兴盛之征兆,随后有“三”
则生万物。
然其有问:“有形的事物是从无形之事物产生出来的,那么有形的天地万物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而后解答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简而言之, 便是为太易,是指没有出现元气时的状态; 所谓太初,是指元气开始出现时的状态; 所谓大始,是指形状开始出现时的状态; 所谓太素,是指质量开始出现时的状态。
而在元气、形状、质量全部具备,却还没有分离开来的时候,便叫做浑沦(混沌),即“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在列子看来, 所谓浑沦(混沌),说的便是万物浑然一片而没有分离开来的状态,同时也是时空无序的状态,如同眼前的混沌一般。
......
同时在后世传说中, 如此的混沌未分而一切混乱的时刻,传说是盘古破开鸿蒙,而眼前的世界被认为是一片混沌的元气组成,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
由此凡人们还把这个混沌时代叫鸿蒙,混乱状态叫浑沦。
而从鸿钧的视角可以了解到, 混沌不仅是无边的,同时最初确实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这四个阶段,不过四个阶段却非常“短暂”
。
或者说什么东西形成之前都会有的一种阶段,四个阶段不代表比混沌时空的灵气高级,只是一个必然诞生过程。
当然就算是灵气高级,也仅是对于大罗之下的仙神境界而言。
在洪荒世界之中, 太乙金仙面对于灵气已经如同凡人进行呼吸,氧气的浓度若是大一点,或许会感觉舒服一些。
但是只呼吸空气也还可以,而且不管是吸收什么气,并不能变得更强。
更有甚者, 对于洪荒大罗而言,他们看待灵气是为可有可无,不仅自身无形,直接摆脱于时空。
有如同水中再强大的鱼儿,若还不能摆脱于水与空气,一切的强大皆为虚妄罢了。
当然即使混沌时空之前的四个阶段是非常“短暂”
的,可也许在见到了那个时刻的过程便已经有希望去追寻混沌时空的尽头。
毕竟鸿钧相信抵达了“太易”
之后, 假若再往前便必然是可见得“至道”
,当然或许还需继续前往无穷的虚无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