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冷(5/5)

?

宋代·晏殊《清平乐》 春来秋去。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

五代·李珣《南乡子·相见处》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

元代·贯云石《清江引》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

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

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

宋代·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

五代·孙光宪《河传·风飐》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

唐代·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

其中两首的赏析(复制粘贴的)。

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

蝉与竹一样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洁高志的意象之一,蝉与竹、松等自然之物构成的自然意境是许多文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

骑象:李珣笔下的岭南风光有着神奇的异域色彩。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远古时就与象结下了不解之缘。

象崇拜渗透到百越族生活的各个领域。

骑象少女是岭南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之美的结合。

背(bèi)人:指避开别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