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心态(2/2)

如果对一个人而言,某件事真的那么重要的话。

那别说不能赚钱,就是分文不取甚至倒搭,ta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所以,扑街有什么大不了的?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想到,“立仆”

和“以头抢地尔”



) 如果真的喜欢一件事。

那就心无旁骛,专心把这件事做好。

想成为强者,就得耐得住孤独。

网文的商业化,是一个无奈而又既定的事实。

就像这个快餐(fast food)时代一样。

要我说的话,一天一更就挺好的。

要数量,可能就无法保证质量。

好东西要慢慢品尝, 囫囵吞枣,有什么意义呢。

不去迎合潮流,就要付出代价。

如果你只是想要好好讲一个故事,那数据什么的,就不容易成为你的绊脚石。

你就能走的更远。

静水流深。

still water runs deep.

这并不是说物质和精神无法兼顾。

办法之一,就是之前说的: 先写完,再自己好好修改,同时可以参考一下他人的建议。

最后才是发布出来。

经典之作,是百读不厌的。

想百读不厌,就得精雕细琢,而不是匆忙赶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想到姜太公钓鱼。

) 有没有鱼,无人知晓。

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撒网人的经验、技巧、力量,网的大小和强度,和所能捉到鱼的数量和质量,成正相关。

(想到《老人与海》。

) 我来这里,就有些仓促。

初衷,应该是:留下存在的痕迹。

(见过好几个这样的,想留下点儿什么。

想到林肯公园的leave out all rest.

) 点一根火柴,或一根蜡烛。

至于能燃多久、能点亮几方时空间,不是我操心的事情。

这话听起来有点悲伤,可就是事实。

就像,没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一样。

夸张点儿说,每个人拥有的,都只是当下。

上次说写文以外的东西是额外的馈赠(bonus).

最开始想到的是这个词:副产品。

by-product.

人的心态需要自己调节。

打个比方。

写到自己的本子上,和写到这里,哪个更好呢。

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觉得这里所获甚微,那写到本子上,可能更加一无所得。

像我过去的那些文字,自己已想不起来都写了些什么,也不太想拿给其他人看(因为驾驭文字的本领太差,差到现在的自己都看不下去)。

胜败乃兵家常事。

讨厌一个平台,可以换一个。

如果换来换去还是不开心。

就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几乎没有回报,还会选择开始么。

这里想稍微展开讨论一下。

就上面说的“纯粹的乐趣”



想到书法。

硬笔书法里,是不是有个“抑扬顿挫”



我爸喜欢这些。

钢笔、毛笔书法。

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练过一段儿时间。

只是,没能坚持下来。

倒是超喜欢英语里的意大利斜体字。

(圆体字也不错,但有点花哨。

) 高中时,英语老师握着我的手教我写。

哎。。

恩师与亲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到哪儿了。

哦书法。

《兰亭序》。

诚然,这世上流传着不少名家之作(或真迹,或仿或赝)。

现代人也有很多“一字千金”

的。

但,那终究是别人的。

倘纠结于这些,也许会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

这世界,就是不公平。

像有的人生在和平国家,有的人生在战乱之地。

它又是公平的。

只要你愿意走下去,即便是永夜之中,也终会涌现光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