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意象(2/2)

还有一个词,好像是silent majorities.

啊。。

突然想起,在古代,诗人词人会用物象比喻自己。

借物言志?

相比于坚定而强大的灯塔。。

我是更想把自己比作烛火或火柴的。

这里隐含的思想也蛮有趣。

从前用的那种旧式钨丝灯泡,比较容易熔断。

所以家中常备复数。

人们接受了它“可能无法长久照明”

的事实。

现在的led灯已经很耐用了。

号称可以照明十万小时?

因为耐用,所以习以为常。

takefor granted.

如果有一天突然坏掉了,也许会得到这样的评价“怎么坏了?

到十万小时了吗?

质量不行!”

(只是打个比方,别太当真) 哎。

它每天都在燃烧自己以发出光和热,怎么就不能坏了呢。

每一次夜里不小心睡着,都会先心疼电灯。

其次,为白白浪费的电感到自责。

生命是脆弱的。

我渴望传达这样的信息。

生命是脆弱的,所以请好好珍惜当下。

请好好珍惜重逢、reunion。

想到电影台词,seize the day.

想到歌词,if i had onlyhourslive, what would i do.

而不是像我家人说的:绝大多数的人都能活到寿终正寝,意外发生的几率不到1%。

这两种态度之间,就隔绝着永恒。

笃定了不会失去,又如何能够珍惜?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人们会说,明天太阳依然会升起。

若是行夜路时提着烛火,可能就不会如此从容乐观了吧。

你要一直小心呵护它。

如果不这样做,它就会被风吹灭。

lifelike a boat.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总是适用的。

you can nevertoo careful.

当然,这世上很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

问题不是发现了就能解决。

道理也不是懂得、就能成功实践。

(想到apply theory into practice) 至少。。

认清事实吧。

人们谈学习,谈教育。

我却觉得,对自我及其他个体的了解与认知,才是更要紧的。

知己知彼。。

那个灵魂的核心啊。

如果看不到的话,接下来的一切,都可能是南辕北辙。

这只是个理论。

在现实中。。。

我看到的情况几乎都是这样:人们一方面渴望理想、梦想,一方面,又终究要屈服于现实。

这样的话,又该如何去认知他人呢。

其实,无论是选择理想/梦想,还是选择现实,都是两难。

人是总会痛苦的。

选择现实,是众望所归。

选择理想,是顺应内心。

负自己、还是负他人?

又及。

瞎逛的时候发现,原来第一粉丝的数量远比之前说的多。

只是,都是些陌生的书。

关于这一点,还挺有趣的。

前几日就有很久以前打赏过的来回访。

要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一生?

能说出来的评价,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吧。

很多时候,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对他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正面负面都算),是没有人能去统计的。

the answerfriend~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