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独孤(1/2)

日上巳时末,日头渐近中。

阴山山脉朝南一向,被阳光照耀的山头下,是一望无际的穹庐群。

穹庐内,三五毛毡,分分散散的从拔那山一路向南蔓延,左右分列各不同,毛毡上各色的帆布被吹的飒飒作响。

整个穹庐群贯彻南北,南方还有部落在扎着毛毡,北方寂静而无声。

这靠近北方山缘处的,是独孤刘盛一部,也是朔州独孤可汗的汗帐所在。

当然,咱们也可称上一句汗庭,或是王庭。

此时,这座可汗账内,聚集了独孤部所有的落主,他们正在向刘盛汇报着各自部落的情况。

刘尔头带着八国诸落的落主在后方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抬头望上一望,看看那坐在上方的可汗是个甚么表情。

账内落主一站一坐,一坐一站,这刚有人坐下,便会有人站起来,议事的气氛良好且和谐。

“君等为何来此,应当都知晓了,目下,中道、白道兵力皆是不足,还需诸君遣派人手戌边了。”

说了许久,刘盛终是开门见山的说道,此话一说,众人纷纷对视,随后微不可察的相互点头示意。

一人站起来,扶胸笑道:“回可汗,我这一落,有阿郎百六十三人,可入军八十人供可汗驱使。”

刘盛闻言,抬眸望向那独孤落主,露出善意的笑容。

那独孤落主见状,报以微笑,再扶胸一礼,便坐了下去。

其他人一看那人坐下,身子一动便欲起身,可有一人比他们还快,操着那大嗓门说道: “可汗,我这一落啊,有阿郎百三十七人,萨阿在京都时,便常闻可汗之勇,朔州儿郎之勇,世人都说咱天下独孤是一家,我听着,可是喜欢。

今来朔州,那这朔州日后便是吾萨阿之家,朔州有难,便是吾萨阿有难,吾落当全助之,可汗为吾落留些养马放羊的儿郎便可,余下阿郎,可汗尽管招其入伍。”

这名叫萨阿的汉子倒是极为豪气,看得刘盛甚是喜欢,对其笑道:“萨阿仗义也,这天下独孤是一家,说的好啊......”

闻言,萨阿的都笑得眯成了线:“可汗谬赞了,吾........”

“行了行了,独孤萨阿,你快快坐下吧,我等还得报于可汗呐。”

就在独孤萨阿还要说甚么的时候,其身后冒出一人,笑眯眯的按着独孤萨阿的肩旁,将其按到了坐位上。

独孤萨阿耸了耸肩,没再说话。

那扶着独孤萨阿肩旁的人见其消停了,便朝刘盛扶胸说道:“可汗,我这一落,有阿郎百六十八人,可入伍几何,但凭可汗吩咐。”

这人比独孤萨阿还爽气,但却引得他人有点‘不爽’了,后面一人指着他笑骂: “哈,你这奴子,可真会讨好可汗哈,我这一落,老幼较多,可是吃大亏咯。”

说着,朝刘盛一礼: “可汗,我落有儿郎百七十七人,可其老幼较多,唯以六十阿郎入伍了,望可汗莫要嫌弃。”

刘盛笑着点头,并没有嫌弃之意。

“可汗,我这一落.......

五十阿郎,任凭可汗驱使。”

“可汗,吾落阿郎.......

余者,但凭可汗驱使。”

“可汗,........”

刘盛的笑容随着这些落主的话是越来越少了,他快笑僵硬了…… “可汗,吾........”

“可汗,我这一落........”

“可汗,........”

“........”

“可汗,我这一落,有阿郎百二三人,可入军四十余供可汗驱使。”

最后一人躬身行礼,其说出来的数字,只有四十个人了。

刘盛不禁暗自摇头,但也没说甚么。

毕竟,这些落主并没有不支持他,反而很多人是在鼎力支持。

刘盛摇头也不是有甚么不满的地方,而是人还是太少了些。

他算了算,新来的部落有二十个,平均每一家的阿郎大概在一百三十个左右,二十个落下来,预计也就二千六百个阿郎。

看起来这和迁过来的万人有很大的出入,但真实的情况是并没有。

因为他们口中的阿郎是指青壮男子,儿郎是指所有男子,这里的二千六百位,是说的这些部落里有多少可以随时征战的青壮男儿。

根据镇户、营户的规定,家中只要一人从军便可,一家两子或是一家三子的,会留一到两个阿郎在家,毕竟,部落,也是需要青壮年来做事的,所以这些阿郎是不可能全部入伍的。

换句话说,有些人是可以随时为刘盛征战,但寻常的时候是不入军队系统的,可以理解为编外人员。

呃......

或许说预备役会更准确些。

综合来说,除了独孤萨阿几个力挺刘盛的,其他部落多多少少都留了几近三分之二或者一半的阿郎在部落当预备役。

能待在军队的,大概是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九百人上下,两幢不到的人马。

这是二十个落的所有阿郎,如果算上老头和十五岁以下的娃娃,应该能达到五千人这个样子。

当然,具体的,还得通过人口普查过后才能得知,现在,他也只能从刘尔头那里入手。

但刘盛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昨天刘尔头就和他说过,这二十落,并不是常规的二十落,这些人原本也并不属于这次迁徙计划,是他们这些落主毛遂自荐而来。

这些落主或多或少都和刘盛的部落有些牵扯,得闻刘盛的事迹后,他们更想为刘盛做些甚么,所以,这些人,刘尔头让刘盛不要担忧他们会起别样心思。

这话反过来说,不担忧这二十落,那是不是就得担忧那还没到的三十落?

嗯,刘尔头的意思,还真就是这个意思。

独孤部离离散散许久了,刘罗辰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还对独孤王庭保持着敬意。

当然,这句话,刘尔头是没对刘盛说过,但刘盛也非曾经的刘盛,这一点,他在早上的时候就想到了。

“吁......”

刘盛长出一口气。

这些支持他的落主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兵员,让他有些索然无味,即便事后还有三十落的人马,他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了。

因为这些人对他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

他更是觉得,这二十落出的兵,还会比那正在路上的三十落会多些。

他看了看诸位落主一眼,心中不断琢磨着,该怎么样添加更多的兵员,以前,他只想着汉人入军,昨夜刘尔头的话,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那便是,收天下独孤人。

想了想,刘盛觉得此事,应该可以行得通,不过却需要迈过一座大山---刘罗辰。

具体的细节,他还得等秦无殇回来后再好好讨论,目前,他的任务是让他的五行部由暗转明。

想通这些,刘盛也来了精神。

‘啪啪’ 他拍了拍手,对众人说道:“诸君以诚待我,我当以诚还之,诸君只知我部骁勇善战,二败柔然,却不知,我部之伤亡,却是连一幢之阿郎都没有了。”

众人闻言,没有惊讶,他们都觉得刘盛在开玩笑,也没生气,反而笑嘻嘻的看着刘盛。

但见独孤萨阿身后的汉子调笑道:“哈哈,可汗如此说笑,可非诚啊,莫非可汗对诚字是有甚么误解?”

“哈哈,阿干说的是,可汗如此说笑,非诚也,误解也。”

有人附和道。

“若如可汗之言,那戌城的守卒,莫非是我部儿郎之英魂?”

独孤萨阿作怪的张着嘴,歪着脑袋左一扭停一下右一扭停一下的,一双眼珠子也是作怪的很,引得众人是哈哈大笑。

“哈哈,若真如此,那可真是我独孤之福啊。”

“是极,是极,前段时日可汗还上表平城有部作乱,眨眼间却又给平了,这平乱的若不是我独孤儿郎,那又是谁?”

另一位落主也站起身来说道。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朔州的真实情况,只知道刘盛的功绩,而不知其他。

也是,世人只知称赞胜利,哀叹战败,听闻战死的人多了也会惊叹那么几句:啊!

死了好多人啊!

谁还会理会你还剩下多少人呐?

我想,除了当政、当权的,以及当事人,或许并没有多少人想去了解。

又或是,因为消息探查、传递的阻弊,而没去探查,这种事情在这里屡见不鲜。

毕竟,连当朝皇帝的消息都不怎么灵通啊。

看着下方并不相信他的诸人,刘盛也没生气,指着胡落主等人叹道:“哎,既然诸君不信,便听一听我部还余阿郎几何吧。”

转过头,对胡落主等人说道:“汝曹将我部之人说上一说吧。”

胡落主等人闻言,神色一暗,却也扶胸道:“是,可汗。”

说罢,那落主率先起身,他没有看向众人,而是低着头说道: “我那落经中道、狄那一战,落中儿郎仅余一十三残肢,为戌中道关隘,吾之大女与落中百余女郎入赤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