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洗脑怎能没托(1/2)
待静下众人,刘盛回头看了眼库狄之辈,对众人说道:“侯莫陈允一部,犯者诸多,然其部队主悬崖勒马,并有检举之功,其部可功过相抵,念众将士初犯,闲时从宽之规,我也可许尔等检举之事,以抵所犯之罪。”
说着,伸手指向库狄等人:“侯莫陈队主曾言,众将士本不欲触犯军规,实乃此辈相逼,我允尔等之机,检举其人之罪,可回落,可留此戌边,不入奴籍,战死沙场者,家眷吾养之。”
说着,扫了眼众人,冷声道:“警醒诸君,侯莫陈队主及其队兵与尔等相处日久,不说与诸位皆相识,但大数应当识得。
诸君可莫要说谎啊,若不愿检举,吾也不强人所难,说出自身所犯何罪于军中领罚,可倘若言不由心,但有隐瞒,待由侯莫陈队道出,哼,那吾也只好与其斩首之刑了。”
众人闻言,浑身一颤,看向库狄等人的脸色极为痛苦。
库狄之辈,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部落,他们这些将士,也都是来自这些部落的阿郎。
换句话说,库狄等人能当领头的,可都是他们极力拥簇的,他们或相识、或玩伴。
现在,刘盛让他们告其罪,能不为难吗?
这就相当于你兄弟知道你生活艰难,非常仗义的带着你卖粉。
有一天,哥俩都被逮了。
他们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检举你兄弟、提供他的犯罪证据,你不仅无罪还有功,你会怎么做?
仗义的呐,咬紧牙关,咱哥俩一起死。
不仗义的呐,自然会说出来。
就像那一首童谣: 星期天的早晨雾茫茫,十八岁的小孩抢银行,我抢金,他抢银,我跑了,他抓了,我在家里吃馒头,他在牢里挨拳头,我在家里嗑瓜子,他在牢里挨枪子,我的瓜子磕完了,他的小命玩完了.......
虽然是个童谣,但也说明了两种人格。
这里面的我,显然是自私的性格,不然不会仅跑了一个‘我’。
而里面的那个他,是个仗义的性格,没把‘我’供出来,不然那个‘我’不会那么安稳的坐在家中又是吃馒头又是磕瓜子的了。
所以,是要好好活着,还是玩完?
这是一个深奥且自私的问题。
如果是私下来说,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好好活着,自私是天性,仗义是人性,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换个角度来讲,人的自私也是会被削弱的。
比如,众目睽睽之下,你是供还是不供?
不供,完蛋。
供了,那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不仗义的完蛋玩意,并且会越传越广,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唾弃你,可能某天走在路上,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这是一个深奥且自私的问题。
令他们陷入两难的,便是这仗义在作祟。
俗话讲,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讲义气呐,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
而他们,大多数都是那屠狗辈。
倘若,刘盛不以家国大义来压,这些人并不会犹豫,他们会坚决的保持沉默。
可刘盛上来便是拿独孤部的忠义来讲话,暗示他们甚么叫大义,然后再道出关隘的重要性。
这明里暗里可都是在说:你们推选出来的人都是在破坏国家的稳定,而我独孤部为了家国的稳定现在连女人都上战场了,你们还要再捣乱吗?
身为部落的人,他们可以不顾国家的存亡,但身为男人,他们可不想连女子都比不了,可这,却需要他们将个人仗义放置一旁,这也是他们不愿的。
场面寂静无声,唯有那风儿刮过吹出些响声。
刘盛目光平静,在人群里不断扫视。
卢长宇说,他队里有个很聪明的人,昨夜情况危急之时他让这人混入了这些人中,以保安全,他不知道这个人能否帮到刘盛,但却也将他的名字告诉了他的郎主.
那个名字,就叫王憨字锡山.......
刘盛找的,便是这个人。
自他知道俘虏里面有着这么一号人的时候,他就想出了一条更好的办法,当然,这个办法得需要那个叫王锡山的人来配合。
刘盛不知道这个人到底聪明到甚么程度,但能当得卢大一声聪明人,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突然,刘盛笑了,在他视线的某处,倏忽之间伸冒出来一只手臂,这只手臂在半空划了一圈又落下,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很是快速。
“还蛮谨慎的吗”
刘盛笑道。
他没有贸然行动,那地方的人很多,手臂也仅是一闪而过,他没有确定到底是谁。
他瞪着眼睛,目光锁定那块区域,静待那手臂的再一次出现,他知道,如果是那个聪明人,他一定会看到自己在找他。
如其所想,等了一会儿,那手臂便再一次出现、落下,刘盛看清楚了,大声叫道:“既然诸君不愿当那为首者,那吾便点兵了。”
说着,指向那手臂的主人:“汝来!”
众人闻言,登时回望,想要看看刘盛指得是谁,可那一片区域有不少人,谁也不敢确定是谁。
被刘盛所指的地方,人群一片恐慌,唯有一人却是慌乱中带着平静,他便是那王锡山,但他没有主动站起来,反而在尽力的和其他人保持一样的姿态。
刘盛笑了笑,随手指了两个将士,对其说道:“去,将那臂束红带之人押出来!”
二人朝人群看了一眼,登时便看到那手臂束着红带的王锡山,忙应命道:“是,将军!”
言罢,便冲入人群,直奔王锡山而来。
看着甲士奔来,王锡山周边的人都慌了起来,王锡山见状,也连忙装作慌乱的样子,直到被甲士架起来。
周围的人看着挣扎且无助的王锡山,不禁松了口气,也为王锡山默哀着。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王锡山,特么的是个暗托啊......
洗脑,怎能没托呐?
刘盛笑咪咪的看着眼前的小郎君,那灰头土脸的样子掩盖不住他的书生气。
“汝先来。”
刘盛指了向库狄他们。
王锡山闻言,朝后看了一眼,表现的慌慌张张,有些犹豫的样子。
这演得,可以啊。
刘盛心里赞道,但他已经不想浪费时间了,走上前来,拍了拍王锡山的肩旁,大声说道: “汝是何人,吾不问,何人部下,吾也不问,你只需道出其人何时何地所犯何罪便可,一罪抵一罪,说的越多,罪责越轻,待讲完,去军令官处上报名姓即可!”
王锡山抬头看了眼刘盛,眼中满是笑意,但身子却是颤抖着,礼道:“谢将军!”
说罢,他便指向一人,缓缓道出他‘所了解’的事情,说完一人,他未曾罢休,又指向一人说道:“此人如前者一般,于..........”
一个又一个。
看得刘盛是目瞪口呆,这王锡山做的,比他想的更好,他以为王锡山顶多也就是开个头,随着指着一个人说上一番就好了,哪成想,这是要把一十六人全给说一遍啊。
说完,下一个,说完,下一个。
下方人群,开始有人对其怒视,说一个,怒视他的人便会多一些。
直到,他除了侯莫陈外全说了一遍,那充满愤怒的目光已是多不可计。
但王锡山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的脸色全特么是灰,谁认识谁啊?
刘盛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道:“做得不错,卢大在医官处,你可去寻他。”
“谢将军!”
王锡山满是喜色的说道,但却不见其身子动,也不见其嘴唇张开,还在极力的表演着。
刘盛挥了挥手,笑道:“去军令官处定罚吧!”
“是,将军!”
王锡山扶胸一礼,便径直前往那山羊胡所在。
此时,山羊胡军令官处早已摆设了十六张案几,案几旁竖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部落,正对应那一十六人的部落。
诸多人看着小郎君安全得离开,不由得心动了。
刘盛回望,心道:“差不多了,有了人开头,你们的罪恶感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吧?”
想着,刘盛便道:“已有阿郎诉其之罪,所言罪者诸多,吾有言,一罪抵一罪,阿郎无罪之,而此辈,仅凭阿郎供词,我便可定其之罪。
我念诸君不易,予尔等之机,诉其罪者,少一人不少,多一人不多,若过巳时,该斩之人当斩,该杀之杀当杀,诸君好自为之。”
言罢,刘盛便转过身,朝那医官走去。
.........
随后的事,也如刘盛料想的一样,有人踌躇的站了出来,战战兢兢的诉说着一些罪状。
起初,很多人心里还过不去那道槛,忿忿的看着那些上前诉罪之人,可慢慢的,人数多了,他们也便麻木了。
毕竟,是选择日后的衣锦还乡,还是选择现在的狼狈模样,他们都有各自的计较。
而那些被其怒视之人,心中好似有着些许的愧疚之感吧,说话时倒也是实话实话,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诌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可慢慢的,事情就变了,很多人为了减轻罪责,开始往库狄等人身上按放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都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后面的就不怕了,越来越多的罪状,让人听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