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铢(2/3)

“生怕主上问起,明德每日皆有随身!”

说着,贾虔将东西亮了出来,并凑向刘盛。

随着贾虔的接近,刘盛顿时闻到一股异味,扇了扇鼻子,朝异味看去,最终,目光落在的贾虔的手中。

这是带着一股子味道的小荷包。

‘又是一个不经常洗澡的人啊!

’刘盛摇了摇头,对贾虔道:“分与众人观之,莫要来了!”

说罢,连忙将头扭了过去。

贾虔见之,顿生冏样,刘盛的嫌弃他又不是看不到,看了眼手里的荷包:“哎!”

摇了摇头,走向众人。

众人不明,见其来此,连忙作辑:“贾使君!”

“贾使君!”

“贾使君!”

“......”

“诸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贾虔至前,抬起手来回礼,那荷包正对着小老头朱曾。

本欲起身的小老头朱曾突然一愣。

:“这,这是甚么味道?

怎如此,如此腥臭?”

“阿翁,贾使君手里的物件好腥臭啊!”

一旁的少年口无遮拦,对朱曾小声说道。

朱曾闻言,连忙朝贾虔觑将一眼,见其无有异样,才低下头对少年道:“莫要多言!”

说罢,便直起了身,少年瘪了瘪嘴,也不再言语,只是看向贾虔的目光有些嫌弃。

贾虔不知,拆开荷包,将里面的铜钱取出:“诸君,此币,便是我朔州之货币了!”

捏起一枚五铢,朝上扬了扬手。

众人目光随之上移,唯独少年与朱曾撇开了头。

贾虔捏着钱币,迈着悠哉步伐朝众人走来,三五人与其一枚,直至手中钱币剩余两三枚这才回返。

此时,拿到货币的人身边都围上了百姓,他们三五一群,对着五铢左看看右瞧瞧的,时不时的指指点点。

听着众人对钱币的议论声,贾虔很是惬意,可这惬意并未持续多久,就在他路过几位大汉之时,就听人群里面人有人说道:“此币与彼之货币相比,却是精美许多啊!”

这是一位颇有长见的人说的,听此赞扬,贾虔忍不住的看了一眼。

“甚么精美?”

有一大汉未听清,对那人问道。

“这字,这铜!”

捏着货币的人将其朝上,指着五铢上的字体。

那问话的人看了一会,挠了挠头,有些尴尬的说道:“吾看不出如何精美,此币在吾之眼与彼之货币别无二致啊!”

“也不对!”

说着,这人朝前凑了凑,鼻子吸了吸,:“这货币的味道不同!”

“啊?”

捏着货币的人眨了眨眼,朝手里的货币看了看,情不禁的凑到鼻尖闻了闻,这一闻,登时一愣:“咦,还真是不同啊!”

忍不住的点了点头。

可随后眉头一皱,:“不对,这味道,怎如此熟悉?”

说着,那人朝自己腋下闻了闻,这一闻,登时露出恍然之色。

“我道是甚,原来是吾腋下之味啊!”

大汉忍不住的笑道,还有些心喜这钱币的味道和他腋下的味道一样呐。

众人闻之,皆是吁了一声。

有一汉子说道:“你这奴子,你那可是狐臭,这钱币,这......

这......”

说着,大汉不禁一愣,回想起那钱币的味道.....

呃,还真是如此!!

念及于此,众人不禁面面相窥。

怎这钱币是带着狐臭的?

“咳咳!”

贾虔尴尬的咳嗽了两声,夹了夹咯吱窝,狠狠的瞪了眼那几个人。

那几人听闻贾虔的咳嗽,连忙转顾,见其夹了夹咯吱窝,又朝他们挖了几眼,登时就想起来,这特么的是从贾使君腋下掏出来的啊?

众人眼睛一瞪。

坏事了坏事了,这要被贾使君记恨了。

想到这里,众人对视一眼,下一刻。

“哎呀,我就说这味道怎这般好闻,原是如此啊!”

反应极快的汉子连忙大声叫道。

众人一听,立即领会。

“是啊是啊,这味道,竟是这般好,我得多嗅一下,不然,下回可就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嗅到了!”

“是极是极,我也要闻下!”

这几人一边说着,一边往人堆里走,一双眼睛时不时的偷瞄一眼贾虔。

坐在案几前的刘盛笑了笑,连忙招朝后招手。

一位甲士连忙上前,“将军!”

刘盛脑袋一侧,指着那几人,对其笑道:“你去寻那几位丈夫,问其可愿为我效力!”

甲士望了眼那一头扎进人堆的人才,“这几位丈夫也无异与常人之能啊,将军怎会看上他们?”

甲士眼中有着浓浓的疑惑,但并不敢问刘盛,因为这不是他该问的,对刘盛俯身称了声是,也便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人才啊!”

甲士方走,刘盛便忍住不的赞叹一声,像这种会见风使舵的人,总是让他欣赏的,因为聪明啊!

这时候,贾虔面色微红的回来了,刘盛问道:“如何?

众人可有怨言?”

贾虔摇了摇头:“未曾听闻!”

“嗯,那便好!”

刘盛点了点头。

遂即,看向下方的人群,他们无不在观看着那平平无奇的五铢,这五铢,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和其他的五铢一模一样,当然,文字肯定不同,因为这是写着天朝五铢的铜钱。

刘盛并未以朝代或地名而命名,直接以天朝做其名,也就是天朝五铢了。

虽然说私自铸币是不对的,对百姓也是有伤害的,但刘盛心里并没有丝毫的罪恶感,因为铸币这件事情,他非做不可。

因为一个体系,势必要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语言,以及统一的货币,只有这样,这个体系才能发展壮大,也既是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了。

当然,文字一说,他现在是不敢奢望的,唯有用时间来同化,但语言和货币,却是他可以现下施行与朔州的。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货币那么多,干嘛不用?

反而要自己冒着风险去铸币呐?

这主要是刘盛有两个想法,其一,这可以算是他留人的一种手段,既是,我这里干嘛都是发钱,但这钱出了朔州别人不认的,你也只有在我这里买东西。

嗯,这是刘盛留人的一种手段。

这其二吗,是他不想朔州的百姓们以后还要背着绢帛上街置换东西,那样无疑会增加百姓们的负担,带着荷包、带着小巧的货币来买东西他不香吗?

嗯对刘盛来说,香,它肯定香,一来嘛,这让百姓间的物品流通会加快,会节省出很多时间来。

这二来嘛,咳咳!

就是满足他的恶趣味了。

21世纪不是经常有人说:“你家是开银行的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