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军书十二卷(万字(3/3)

看着身后的人,刘盛脸色很不好,这一次,独孤部算是残了,男子死绝倒不至于,因狄那城有刘盛之前留下的一千三百人,再加上突围而出的三百余人,也就一千六百人,在一万多女郎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到时候都不会缺新妇了。

入了城,刘盛也不打算走了,他要防备大檀打进五原郡,如果大檀打来,他将固守塞水,大檀既然拿了盛乐,他无论如何也要坚守三日等待拓跋焘的来临,而拓跋清怜让尉迟候头和八堡堡主返回戌城守备中道,留下大量部落族郎跟随刘盛守备狄那。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如诗一般,始光元年,秋八月,丙寅日(初三),从盛乐而来的侯人让整个平城哗然,柔然竟是举族南下,太祖建国的国都盛乐城这座大魏的西京已被柔然攻破。

这一消息让无数将领愤怒异常,尤其那些上了年纪,随同拓跋珪征战的老将军,更是一个个请命前去征讨。

而朝堂上,拓跋焘也是连连下令,让诸部聚兵直往盛乐,他则亲自率领四方四维的兵马连夜赶去,现在是谁劝也没用。

皇命一下,平城内的大酋长皆收到加急军书,他们也不敢耽搁,纷纷遣派伯鸭传令四方被离散的分部酋长。

整个平城在这一日是一个忙碌且动兵戈的日子,四方四维八国内的良家在始光皇帝拓跋焘的带领下尽皆发兵盛乐,他们将日夜兼程三天两夜到达盛乐,当真是“天下兵起”



忙碌的则是伯鸭,不断有伯鸭从日出到日落自平城出发告令四方,即便是夜晚也是伯鸭遍地走。

两日后,戊辰日,傍晚。

云中郡的情况很不妙,已经成了柔然人的欢乐海洋,刘盛在狄那驻防,塞水处建营,守备塞水之地,一连两日唯有柔然小股部队来此,倒也没大部队,让刘盛安稳了两日,他只需再坚持一天,就能迎来北魏的大老板拓跋焘,但柔然大檀好像要对刘盛动兵了......

自故都盛乐被柔然攻破这一消息传达朝堂,这两日以来,侯人不断星夜赶程,至一处,便让此地伯鸭启程下一处传达,整个大魏到处是伯鸭入城、出城,带来的消息也让大魏震惊,一位位酋长连忙点兵前去盛乐,此时已有无数男儿披上战甲、跨上战马从四方赶往盛乐。

这日夜里,亳州营廓镇,最大的一个村子,大周村外,迎来一位锣鼓九连敲的伯鸭,但见这伯鸭一边敲锣一边大喊着:“边关告急,柔然可汗郁久闾大檀与乙丑日大举犯我大魏,白道失守,盛乐失守,单于已亲率四方四维三万轻骑前往盛乐,现令诸部起兵即刻前往盛乐阻敌!”

听闻伯鸭的话,无数百姓纷纷从家中出来,有一位女郎也搀扶着她坐在土台上的阿父,因为她阿父坐的,正是宣事处土台上的凸台,凸台上还有十几位中年男子。

而此女,正是刘盛在此遇到的女子,并且,还送了她一副簪子......

宣事处,伯鸭将军书贴满告示牌,但见告示分成九宫格,那伯鸭一边指着最上方的书帛,一边对众人大声说道: “此帛是步六孤部落可汗 征召火头军之军书,1 此帛......

医官之军书,2 此帛......

侯人之军书,3 此帛......

伯鸭之军书,4 此帛......

轻骑之军书,5 此帛......

重骑之军书,6 此帛......

运辎重之军书,7 此帛......

守辎重之军书,8 此帛......

后勤之军书,9 此帛......

旗手之军书,10 此帛......

令兵之军书,11 此帛......

备军之军书,12(我居然真写出来12个?

) 此帛是贺楼部落可汗......

军书, 此帛......

此帛......

此帛是丘穆陵部落........

军书!

诸位自行查看,领兵牌即刻启程前往盛乐,若有迟误,粉身碎骨!

贺楼......

是连......

若干......

贺若......

丘穆陵......!”

(若干内入75姓) 伯鸭在土台上连连点名,被点到名的人无不前去领上军牌,转身回家前去准备了,下一刻,被女郎搀扶的男人也应了一声,一边咳嗽,一边跛着脚前去台上领取军牌......

夜已深,阿父在整理兵甲,也取出了绢帛,准备明日开市便前往村头购买马匹,再前去盛乐,但绢帛好似不够,仅够买一匹下肥马,阿父直摇头叹息。

见阿父如此,其母与阿姊沉默着走向织布机,她们要连夜为她阿父织出布匹,虽然这是要交赋税的,但战争来临,作为镇户,她们可以免除赋税了,希望明日前可以为她阿父织出 足够的布匹…… 第二日,天不亮,忧心忡忡的女郎也坐至织布机旁,与其母、阿姊一同织布。

织布机唧唧唧唧的声音一直未曾停歇,女郎织着织着,不禁停下来,叹气一声。

她想起了伯父家的阿姊......

PS:感谢各位大佬的月票!!

大Eday、朝颜流年、书友160808204222637!!

明后两天是花木兰专场,所以,我决定明天的章节放到23:50,后天的0:10分,这个样子,可以衔接。

剧情有点赶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