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罗斯切尔德家族史(2)(4/8)
这篇文章提到的时间段大约是星期一的凌晨一点半到四点。
一个即将影响每一个美国人的每一天生活的重要法案就是在这样一种仓促和压力之下进行的,绝大多数议员根本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修改之处,更别提提出修正案了。
22日凌晨4点30分,最后文件被送交打印。
7点整,最后较稿。
下午2点,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了议员的办公桌上,并通知下午4点开会。
下午4点,会议开始。
6点整,最后联席会议报告提交,此时大多数议员已经去吃晚饭了,会场上议员寥寥无几。
晚7点30分,格拉斯开始20分钟演讲,然后进入辩论阶段。
晚11点开始表决,最后以298对60通过众院。
23日,圣诞节前两天,参院表决以43对25票(27人缺席)通过了美联储法案。威尔逊总统为报华尔街的知遇之恩,在参院通过美联储法案仅一小时,就正式签署了该法案。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顿时一片欢腾。
银行家们对这个法案却好评如潮,美利坚国家银行(AmericanNationalBank)的
总裁奥里弗(OliverSands)热情洋溢地说:
“这个货币法案的通过将对整个国家带来有益的影响,它的运作将帮助商业活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繁荣时代的开始。”
美联储的始作俑者奥利奇参议员在1914年7月《独立》杂志对他的采访中透露:
“在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之前,纽约的银行家只能控制纽约地区的资金。现在,他们可以主宰整个国家的银行储备金。”
对美联储法案持坚决反对意见的议员林德伯格(Lindbergh)在这一天对众议院发表演讲:
“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授权了地球上最大的信用。
当总统签署这个法案后,金钱权力这个看不见的政府将被合法化。
人民在短期内不会知道这一点,但几年以后他们会看到这一切的。
到时候,人民需要再次宣告《独立宣言》才能将自己从金钱权力之下解放出来。
这个金钱权力将能够最终控制国会。
如果我们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不欺骗国会,华尔街是无法欺骗我们的。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民的国会,人民将会有稳定(的生活)。
国会最大的犯罪就是它的货币系统法案(美联储法案)。
这个银行法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立法犯罪。
两党的头头和秘密会议再一次剥夺了人民从自己的政府得到益处的机会。”
经过与美国政府一百多年的激烈较量,国际银行家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彻底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的模式终于在美国被复制成功了。
8.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支吾其词。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对股东情况严守秘密。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Patman)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
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尤斯塔斯(EustaceMullins)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Organization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纽约城市国家银行(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即花旗银行前身,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股;
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FirstNationalBank)拥有15000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NationalBankofCommerceofNewYorkCity)拥有21000股;
罗斯切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noverBank)拥有10200股;
大通银行(ChaseNationalBank)拥有6000股;
汉华银行(ChemicalBank)拥有6000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MorganGuarantyTrust)9%,汉诺威制造(ManufacturersHanover)7%,汉华银行(ChemicalBank)8%。
美联储纽约银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联储的账户上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发行纸张”。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讥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既不是“联邦”,又没有“储备”,也不是银行。
1978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GovernmentAffairs)发布了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拥有470个董事位置,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6个董事位置属于银行家们。
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了96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1914年9月3日,纽约时报在美联储出售股份的时候,公布了主要银行的股份构成:
纽约城市国家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股;约翰.洛克菲勒1750股;
纽约国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乔治.贝克拥有10000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玛丽.哈里曼5650股;保罗.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谢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
大通银行,乔治.贝克拥有13408股。
汉诺威银行,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这些华尔街的银行家都与伦敦城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银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Trust)的总裁本杰明.斯特朗被选为第一任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会主席。“在斯特朗的控制下,联储系统与英格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形成了互锁(Interlocking)关系。本杰明.斯特朗作为纽约美联储银行董事直到1928年他突然死亡,当时国会正在调查美联储董事和欧洲中央银行巨头们的秘密会议,而这些秘密会议导致了1929年大衰退。”[注3.9]
9.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
威尔逊后来自己承认,他只被允许指定一名美联储董事,其余都是由纽约的银行家挑选。
在提名和任命保罗.
沃伯格担任董事的过程中,参议院要求他于1914年6月到国会回答质询,主要是了解他在美联储法案拟定过程中的角色,结果被他断然拒绝。
他在写给国会的信中宣称如果他被要求回答任何问题,都会影响他在美联储董事会的作用,因此他宁愿拒绝出任美联储董事的提名。
纽约时报立即跳出来为保罗鸣冤,1914年7月10日的报道中谴责参议院不该无中生有地质询保罗。
保罗自然是美联储系统的核心人物,没有他只怕当时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美联储到底该如何运转,在他强硬的态度面前,国会只有低头,提出可以事前提供所有问题的清单,如果保罗觉得某些问题“会影响他的作用”,他可以不予回答。保罗最后勉强答应了,但要求非正式见面。
委员会问:我知道你是一个共和党人,但是当罗斯福先生参选时,你却成了威尔逊先生的同情者并且支持他(民主党)?
保罗答:是的。
委员会问:但是你的哥哥(费里克斯.沃伯格)却支持塔夫特(共和党)?”
保罗答:是的。
有意思的是库恩。雷波公司的三个合伙人却支持了三个不同的总统候选人,其中奥图(OttoKahn)支持老罗斯福,保罗的解释是他们三人彼此不干涉对方的政治理念,因为“金融与政治无关”。保罗顺利通过国会听证,成为美联储第一届董事,后成为董事会副主席。
除了保罗以外,另外任命的四名董事成员是:
阿道夫.米勒(AdolphMiller),经济学家,出身于洛克菲勒资助的芝加哥大学和摩根资助的哈佛大学。
查尔斯.哈姆林(CharlesHamlin),曾任助理财政部长。
腓特烈.戴拉诺(FrederickDelano),罗斯福的亲戚,铁路银行家
哈丁(W.P.GHarding),亚特兰大第一国家银行总裁
威尔逊总统自己提名的托马斯.琼斯被记者发现正在被美国司法部调查和起诉,后来琼斯自己提出退出董事会提名。
另外两名成员是财政部长和货币审计员。
10.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FederalAdvisoryCouncil)
联邦咨询委员会是保罗.沃伯格精心设计的一个秘密的遥控装置来操控美联储董事会。在美联储90多年的运作中,联邦咨询委员会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保罗当年的构想,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机构和它的运作,也没有大量文献可供研究。
1913年格拉斯议员在众院大力推销联邦咨询委员会的概念,他说:“这里面不可能有什么邪恶的东西。每年(联储董事会)与银行家的咨询委员会谈四次,每个成员代表自己所在的联储地区。我们还能比这种安排更加保护公众的利益吗?”格拉斯议员自己就是银行家,他没有解释或提供任何证据来表明银行家在美国的历史上何曾保护过公众的利益。
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家联储地区银行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在华盛顿与美联储董事会的成员会谈四次,银行家们向美联储的董事们提出各种货币政策的“建议”
,每名银行家都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在理论上简直无懈可击,但在银行业激烈残酷的现实中却全然是另一套“潜规则”
。
难以设想一个辛辛纳提的小银行家和保罗.
沃伯格、摩根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坐在一个会议桌前,向这些巨头提出“货币政策的建议”
?
这两个巨头中的任何一个随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支票划上两笔就足以使这个小银行家倾家荡产。
事实上,12个联储地区中的每一个中小银行的生存都完全取决于华尔街的五大银行巨头的恩赐,五巨头有意地把和欧洲银行的大笔交易化整为零交给自己的在各地的“卫星银行”
去办理,“卫星银行”
为得到这些高回报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耳,而五巨头也拥有这些小银行的股份。
当这些“代表各自地区利益”
的小银行们和五巨头坐在一处探讨美国货币政策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知道探讨的结果了。